自從發現可以DIY將老RF相機的固定鏡頭取下, 轉接到E-P1之後陸續發表了Olympus S以及Olympux XA鏡頭的轉接文.
最近又思考著其他的可能性.
對我來說, 如果能夠把自己所擁有的底片相機鏡頭轉接到數位相機上,
其意義和樂趣是最大的.
除了上次已經完成的XA以外, 我最常用的旁軸相機是Contax T3.
T3上的那顆Zeiss Sonnar 35mm F2.8鏡頭的表現自然不在話下,
無奈T3是自動對焦的相機, 鏡頭上沒有光圈跟對焦環, 完全沒搞頭.
於是將腦筋動到了T系列的老大哥"Contax T"身上.
上網收集了一下資料, Contax T的鏡頭Zeiss Sonnar 38mm F2.8,
跟Contax T2上面用的應該是同一顆鏡頭,
全開光圈銳利度以及最近對焦距離(1m)比不上新設計的Contax T3鏡頭,
但是許多人都認為他更有蔡司鏡頭的味道.
重點來啦, 光圈跟對焦環全部都有!
更棒的是, Contax T是鏡後快門不是一般常見的鏡間快門.
這意味著我處理這顆鏡頭的時候不需要拆鏡組結構.
但是Contax T在二手市場上不但稀有而且價格高昂, 零件機也是可遇而不可求阿.

終於有一天讓我用佛心價收到了一台品相不太好的T,更讚的是還附贈一台零件機.
真的是究肝心耶

拿到手之後就迫不及待的把零件機大卸八塊!
拆鏡頭的過程並不複雜,小心的卸下螺絲之後就可以把鏡頭連同吊橋式的鏡頭蓋機構取下

從中可以感受到Contax T在結構上的巧思及工藝

接下來拆下鏡頭蓋


在拆下剩餘機構並且固定快門之後,
最關鍵的就是測試對焦並且調整鏡頭以及對焦環的距離。
很幸運的,只需要在事先準備好的超薄型c-mount轉接環上將鏡頭墊高即可

為了美觀,將墊高的部分噴上和轉接環相同的啞黑色

Contax T內部用來消光的絨布也加到轉接環之後

完成囉~~


接到E-P1上面的英姿



再來看看實拍的效果,轉接到E-P1之後38mm變成76mm的小人像鏡








測試這顆鏡頭轉接到E-P1的結果蠻像一般老Sonnar的特性,
光圈全開F2.8的成像偏軟, 對比也有點下降
縮到F4之後銳度和對比明顯上升
再縮到F5.6之後就相當不錯了
不過銳利度跟Panasonic 20mm F1.7這顆M43鏡頭還是沒得比
但是用同樣的色彩模式同一場景,T鏡頭的發色就是一貫的老菜頭的溫潤厚重
跟20 1.7的鮮艷明快的現代風完全不同。
就這樣,我的M43轉接大隊又多了一名新成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