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各位高手,由於我屬於新手雖看了不少文章與書籍,但對於有些系統之間的區別不是很清楚,
希望了解的人能夠為我這新手指點....感激不盡。
個人使用EP1還覺得OK,但就是在於室內或是光線稍為欠缺一點的,開了最大光圈2.8或3.5,
ISO400左右,其快門最快也只能到1/6~1/10秒左右。感覺這跟我看了很多高手拍的照片的設定值差異不小。
我的問題是
4/3、M4/3、DLSR以其全片幅的相機,假設是不是儘管都是2.8的光圈
實際上,M4/3的接收光相對少,所以,一樣2.8光圈、一樣ISO值,卻造成有不同的快門設定????
這點對我蠻重要,因為都被家人說,怎麼在家裡拍人都模糊(因為低快門1/10~1/30)
是不是不同系統除了焦距的換算不同以外,還有我說的這個差別呢???
謝謝阿
wrote:
我的問題是
4/3、M4/3、DLSR以其全片幅的相機,假設是不是儘管都是2.8的光圈
實際上,M4/3的接收光相對少,所以,一樣2.8光圈、一樣ISO值,卻造成有不同的快門設定????
這點對我蠻重要,因為都被家人說,怎麼在家裡拍人都模糊(因為低快門1/10~1/30)
是不是不同系統除了焦距的換算不同以外,還有我說的這個差別呢???
「理論上」一樣的光圈、一樣的ISO也會獲得一樣的快門值,
會出現不同的數值往往是各家相機的測光系統標準不一,
或者是採用的測光方式不同使得結果有所差異。
舉例來說,相同的環境下,當A家認為應有的EV=8、B家卻測出EV=9,
若設為ISO100、F2.8時,A的快門1/60、B則為1/30,
兩者的快門速度就出現差異了。
如果不想拍到糊的照片,可以從焦段著手,比如用的是25mm的鏡頭,
在4/3系統下安全快門是1/50,故設定S模式,快門1/50~1/60,
並盡量開大光圈讓曝光足夠,不行再加大ISO......
無論是S95 DC的F2.8和EF 24-70L的F2.8或者Pana 20mm的F2.8單位時間內的進光量都是相同,這和相機大小及鏡頭大小無關.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