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下數位相機的功能強大,拍照、錄影、情境等功能一應俱全,按下快門啪!啪!啪!的馬上就可以拍出不錯的照片,其它的光圈、快門等問題全部交由相機演算,照片儲存在記憶卡上,不喜歡砍掉重拍就好,沒有底片機的限制,可謂數位攝影時代所帶來的便利。
不知何故,我一直懷念著底片機時代那手握 Nikon FM2 底片機的感覺,在那個攝影幾乎全手動的時代,自己選定鏡頭,手調光圈、快門時的感覺,於觀景窗取景構圖,然後旋轉鏡頭對焦後按下快門瞬間的那種感覺,那種發自內心深處所呼喚的渴望與滿足感,讓我在現今發展快速的數位攝影時代,雖然功能性、便利性等功能一直正在快速的發展,但我確找尋不到過往時發自內心的那份期待與渴望。
在數位攝影時代的發展洪流下,我相繼的敗了幾款數位相機,從類單眼DC、DSLR、隨身小DC 等,雖然方便使用、功能強大,但在每當我手拿相機拍照的當下,內心總覺得缺少了些什麼?也許是懷念過往拿著底片機拍照的那種豐富內心的感動吧?
數位相機不用裝傳統底片的優勢,即拍即見等的功能,讓我沒辦法再回頭去玩底片機,而那過往手拿Nikon FM2 相機的感覺,也許注定要成為我內心的一股遺憾吧?這樣的念頭一直在我心中持續著、等待著,直到被朋友勸敗 Olympus EP1…
有質感兼復古的機身,拿起它讓我回憶起過往手拿 Nikon FM2 時的手感,4/3 系統無反光板的設計,縮小了機身的體積,讓我更容易帶著它出門,不會像 DSLR 般的不是重要外拍等日子,就懶得帶出門,讓 DSLR 一直沉睡在防潮箱的狀況,接上了 M42 等轉接環,在 EP1 上用 M42 老鏡手動設定光圈、快門等,旋轉鏡頭手動對焦,按下快門的瞬間,屏息的渴望!終於藉由 EP1 讓我找回過往的感覺,也滿足了我內心的渴望,讓我藉由 EP1 找到傳統的攝影感覺與現代攝影便利性之間的平衡點。
現在常丟在防潮箱睡覺的,反倒是買 EP1 時的那對擁有 AF 功能的 17MM 與 14-42MM 雙 KIT 鏡,而比較常帶出去的反倒是一些 M42 的 MF 老鏡頭,當然,一些需要快速對焦的場合,我還是會帶 AF 鏡去拍(不然買它們幹什麼?),不過隨身還是會帶著一些 M42 老鏡。
我在真正擁有 DSLR 的時後,曾經三年快門次數不到三千次,並不是我不喜歡拍照,或是常把 DSLR 丟到防潮箱,而是我拍照的習慣比較不喜歡快門一直按,反正又不用花底片錢等方式,而是我比較喜歡手動設定光圈、快門,然後再思考構圖,最後再按下那屏息的瞬間。
當然我並不是什麼攝影高手,只是想回憶過往,記錄自己從鏡頭看出去的世界,供自己以後坐在搖椅上細細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