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Olympus申請了一個很邪惡的專利...聽說能完全解放老鏡,而且還能AF!?

看了一下還沒有人貼,就恕小弟越俎代庖

原文 (日文Blog)
Zuiko-FourThirds あれこれ

節錄部分內容翻譯如下:

【公開番号】 特許公開2010-28328
【公開日】 平成22年2月4日(2010.2.4)
【発明の名称】 カメラシステム及びアダプタ

【公開番号】 特許公開2010-26120
【公開日】 平成22年2月4日(2010.2.4)
【発明の名称】 カメラシステム及びアダプタ

簡單來說,Olympus這次申請了兩個專利
第一個專利是內建廣角鏡的M4/3轉接環
第二個專利是在上述的轉接環內建電子接點,並利用SWD進行對焦

第一個專利等於可以完全解放老鏡的視角
似乎有點像讓老鏡接上去後,先變成原本焦段的1/2
然後成像在CCD上時按照慣例乘於2
這樣一來,所得到的視角就等同於鏡頭原本在135mm上的焦段
不過這位作者認為很難適用在M接環上
(似乎與鏡後距有關?我有點看不太懂)

第二個專利就更加邪惡,邪惡到連這位作者都覺得很難實現
就是在上述的接環上內建電子接點
並利用SWD讓接環(原文是helicoid,應該是接環吧?)伸縮以達到對焦的效果
但是這位作者不清楚的地方是,接上接環後的光圈與景深計算方式

以上

因為能力有限,故無法全文翻譯
若有任何翻譯不正確的地方,還請指正~
2010-02-08 1:23 發佈
NIKON有一個老東西...叫TC-16A...可以讓F-mount手動鏡變成自動對焦的1.6倍鏡...

鏡後對焦結構(後鏡組移動對焦方法)...這個東西很好玩,有商品化量產過,雖然是舊式接點,只要跳線兩條,新機一樣可以自動對焦...^_^...


Contax也有一個好玩的AX機身,利用底片室移動對焦,手動鏡接上去後通通可以自動對焦,如果有人申請CCD移動對焦,那所有手動鏡就通通可以AF了,但是會有一個大缺點機身要很厚...

這兩種可以約略當作是同一種概念:後焦平面對焦法...兩個都很好玩...而且是都還買得到...

越來越好玩,感謝您的資訊與翻譯...
偶是吉米王:橘子貓視覺創意實驗室(WWW.PCKING.NET)
感謝分享資訊

建議也可以到友站「寫真迷」上分享
那裏有很多Olympus的前輩

雖然不清楚這個專利詳情
但希望Olympus能維持這種創新的精神
這才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啊
我的個人網站 goo.gl/bbs37a & 我的 www.flickr.com/photos/elf0724
pcwang wrote:
CCD移動對焦,那所有手動鏡就通通可以AF了,但是會有一個大缺點機身要很厚...(恕刪)

這時我想到了M43的無反光鏡的特性,就覺得很有趣
再想到除二再乘二....就覺得好可怕啊~~
看了一下原文, 用google翻譯一下, 還是看不懂它真正在講甚麼?

如果是照樓主所講, 轉接環要套上135幅的舊鏡還要保持它的等效焦段, 就是原來135幅的焦段, 而不是X2的話, 唯一的辦法就是轉接環上要有縮小鏡, 這樣多了幾片玻璃, 勢必影響原來的光學效能的. 我想不出有任何別的方法可以不使用縮小鏡就可以把老鏡的成像圈全部都縮小顯影在4/3的感光元件上面的.

如果是用縮小鏡的話, 其實Nikon早就用過了. 早在1995年, 當Nikon跟Fuji合作生產DSLR Nikon E2/E2s時, 那時的CCD尺寸就只有2/3吋, 所以Nikon就在感光原件前面加裝縮小鏡, 讓全幅鏡的焦段完全不變的成像在2/3吋的CCD上. 但顯然此法不受歡迎, 所以當1999年Nikon推出D1時, 就使用了APS-C尺寸的CCD再加上APS-C專用DX鏡, 這就是現在APS-C尺寸的由來, 就不使用縮小鏡了. 難道現在Olympus只想把舊科技拿回來用?
vs3151user wrote:
第一個專利等於可以完全解放老鏡的視角
似乎有點像讓老鏡接上去後,先變成原本焦段的1/2
然後成像在CCD上時按照慣例乘於2

結論可能一樣
基本原理應該蠻簡單的

目前市面上只有增距鏡、近攝鏡
這些都是使用凸透鏡

只要反過來= ="
用凹透鏡來做接環應該就有這樣的效果

如果不是4/3系統的感光元件的特性
用一般的鏡頭接上這樣的接環
則會出現成像圈....近似拿D700接上N12-24 DX鏡,用全幅模式拍一樣
所以,以前很少聽過這種功能的接環@@


要是將來真的上市了
35-100/2魔王鏡應該是蠻殺的



以上如有錯誤,請前輩指正,謝謝
Monte920 wrote:
如果是照樓主所講, 轉接環要套上135幅的舊鏡還要保持它的等效焦段, 就是原來135幅的焦段, 而不是X2的話, 唯一的辦法就是轉接環上要有縮小鏡, 這樣多了幾片玻璃, 勢必影響原來的光學效能的. 我想不出有任何別的方法可以不使用縮小鏡就可以把老鏡的成像圈全部都縮小顯影在4/3的感光元件上面的.

如果是用縮小鏡的話,除了焦段和135幅一樣
我想到的其它效果還有
1.解放4/3系統淺景深的封印
2.同樣光源環境下,感光元件的單位面積受光強度增加----相當於iso感度增加兩級
以上想法如有錯請指正
123nelson wrote:
1.解放4/3系統淺景深的封印
2.同樣光源環境下,感光元件的單位面積受光強度增加----相當於iso感度增加

2的話嘛.....
那樣,原本O記自豪的直射光,應該就不是直射光了
經過鏡頭的光線,又要經過接環上的鏡片折射= ="

至於淺景深嘛
還是比較期待35-100/2的表現= =b

轉接環af這個東西應該也不是多新的技術.
16年前的pentax .yashica都有生產.

只不過會增加一片透鏡.畫質會有衰退的可能...

倍率要x1.6倍...差不多就是aps-c的片幅

機身內建廣角鏡的功能要能發揮作用,

首先得要原本鏡頭的成像圈範圍夠大,

不然加上廣角鏡後只會出現外圍黑的「廣角端」

不過能讓老鏡接在M43機身上

又有點失去機身小巧的優勢,

希望還是有「原生」的M43廣角鏡比較實在啦!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