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
對岸網站的翻譯
轉載如有不妥請告知,會盡快刪除。
簡單的不詳盡(只翻主要的)翻譯下,水準有限,可能會有不正確和不通順的地方,大家湊合看吧。
晚些時候photofan.jp的站大應該會有詳盡的翻譯。
問:E-P1今年成為了話題機種,大受好評,這是不是超出了期待了呢?
答:確實是這樣的,獲得了超出期待的結果,發表後E-P1的產量是月產2萬台,一般能夠售出80%就是非常好的結果了,但實際上E-P1是供不應求,後來我們調整了生產線,但這需要時間。直到E-P2推出前兩周都是產能不足。
問:雖然宣稱是“優先供貨給日本市場”,但實際上m43在海外市場上銷售不佳,松下公司也是同樣的情況,m43是否被海外市場所接受呢?
答:這是出貨比例的問題,主要供貨給日本地區,其他地區的量很少。日本以外的市場,自上市以來,一直沒有現貨,年末將會增加海外供貨量。
問:能夠外接EVF的進階機種E-P2已經投入了市場,因為這方面的呼聲很高,將來E-P2是否會成為主力機種呢?
答:E-P2計劃月產1萬台,加上E-P1的2萬台,共計3萬台。會以價格不同的兩條產品線共存。E-P2增加了2種artfilter,外接mic,追焦AF,HDMI,i-finish等相當多的功能,所以應該貴15000日元。
問:之前提到了海外市場供貨不足的情況,在世界範圍內,是否感受到了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的市場的擴大?
答:m43的需求日本是中心,所以賣得非常好。這跟pen在日本有較強的品牌號召力是有關係的。而海外對pen的認知並不是很高,所以海外出貨非常謹慎。但是供往海外的貨也是全部售空。E-P1北美發表時就獲得了3個月量的定單,所以優先向北美供貨,即使如此,也是供不應求。北美經濟不景氣的原因,市場預估很保守,但銷售卻是想像以上的。店裡連展示機都沒有。
問:只要把握好銷售機遇,m43就可以在世界範圍內被廣泛接受並擴大規模,有這樣的自信嗎?
答:是這樣的。現在正在做用戶調查。發售時預計的購買者主要以有一定經驗的攝影愛好者為主,年齡在40到50之間,或者更高。但實際上,8月後,原來的DC用戶也開始購買E-P1了。E-P1一半以上的用戶是由DC升級過來,海外市場也是同樣。其他品牌單反用戶購買E-P1的情況也很多。綜合以上,我們有著各自信。
另外,根據用戶評價,除了輕小這個因素外,金屬機身的質感也獲得了很高的評價,每個地域都是如此。
問:為何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發售E-P2?
答:實際上當初並沒有發售E-P2的計劃。因為原來認為能夠滿足要求的EVF要明年才會出現,另外為了能夠使用高清晰度的EVF,必須要實現高速通信,很多方面都有較高的難度,年內很難實現。
E-P1一個較大的問題就是,眼花的用戶用起來非常困難。因此這些用戶沒有購買E-P1,因此我們認為應該儘早推出外接EVF的機型,從而進行了開發。
問:這麼說E-P1,E-P2有很大的區別了?
答:為了能夠使用144萬像素的EVF,必須實現數據傳輸的高速化,因此保持E-P1的設計是不可能的。硬體上有相當大的變動。具體的有XX,XX,XX(不明白,翻譯不能)。本來是計劃明年春季發布的。雖然知道會有發布間隔太短的批評,但是技術上的問題既然解決了,就應該更早的向用戶推出。因此,成了與E-P1一起銷售的情況。
問:雖說E-P2是進階機種,但各方面都跟E-P1非常的相似。本以為會漸漸的過渡到E-P2上,將來E-P1的位置會如何變化?E-P2中新加入的功能,以軟體升級的方式加入到E-P1種的呼聲也很高,O將會怎樣對應?
答:這樣的呼聲會出現,我們當然也預計到了。但是之前已經說了,E-P2的硬體有相當大的變化,並不是以單純的刷韌體的方式就能解決的。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實現,我的技術層正在研究,(省略若干看不懂的技術層面上的話)總之,很難。但是E-P1的用戶對我們也是很重要的,技術可能的範圍我們會努力的。
問:m43這麼牛,會不會影響到43系統的開發?
答:m43規格發表以後,我們也推出了E30等機器。原來在E3,E520之間有很大的斷檔,E30,E620的出現補上了這個空間。如果沒有這兩個機種的話,一定會出現將來43系統會怎樣的疑問吧。
我們兩條腿走路的方針沒有變,即使是在E-P1,E-P2出現後的現在也是這樣。
問:原先預計m43會銜接單反和DC之間的市場空間,現在開來,m43獲得這以上的成績。
答:賣得這麼好,我們也會重新研究m43的市場定位。m43和單反在各有各的優點,用途也不盡相同。m43並不能適用於所有的場合。就像其他公司推出了FF和APS一樣,各有各的需求,我相信m43和43也是如此。
問:您認為應該怎樣評價m43的特點呢?
答:(這段沒把握)DC和單反之間空隙很大,而m43成功的縮小了這個空間。另外,比如說,在餐廳吃飯的時候,拿出個單反來會很不自然吧,而m43就不會。
過去,單反市場只是DC市場的2成,m43的出現,會使更多的人進入到可換鏡頭相機的領域來吧。
問:今年的年末商戰,O和P兩家的m43席捲了市場,這股熱潮是否會在世界範圍內擴展開呢?
答:在日本,m43賣的非常好,這也給43帶來了好的影響。比如m43的用戶用過了artfilter後又購買了E620的例子也是有很多的。現在m43在日本很熱,我認為那是認為市場有這個需求,今後m43會繁榮起來的(這句把握不大)。不仔細分析市場,是不能判斷有怎樣的需求的。
問:為什麼說m43會繁榮起來呢?
答:在評選今年最佳產品的雜誌中,E-P1在30個商品中位列第15。這是綜合了產品魅力,市場和新穎性而得出的。現在各種新功能和機能進步競爭很強,但現在並非推崇機能的時代,跟生活更加密切相關的產品更容易被人接受。以前也說過,因為不景氣,與功能很多的機型相比,購買普通的,更容易使用的傾向出現了。
問:明年還會發售m43的新機型嗎?43會新的機身嗎?
答:現在的43機種,應用了很多的技術。E3發表時E系統已經完成了一輪的更新,今後還會繼續升級。這麼說意味著,現在的43機種是集O技術之大成的產品。今後會繼續發展下去吧。
至於m43,m43的硬體自由度很高,我們在考慮要不要推出不同類型的機身。
問:就是說要推出內置EVF的機身嗎?另外,與43相比m43的鏡頭資源非常少,今後這會是m43的發展中心之一嗎?
答:內置EVF的機身當然也是考慮之一,現在還沒有定下來,還有很多種可能。考慮到明年的前半面必須強化m43的鏡頭,所以可能會暫時集中力量搞這個,當然並不是永遠。明年中也會繼續研究(發展?推出?)43系統。
問:43系統開始時給人重視畫質,參數的印象,m43則是輕,便攜和畫質的均衡,是這樣的吧。
答:推出能夠充分利用描寫力進行攝影的鏡頭對每個可換鏡頭相機品牌而言是理所當然的事。我們正在充分利用機身放抖,開發小巧的鏡頭。比如說定焦頭不是一定要大光圈。變焦的情況最求光圈就會加大體積重量,所以我們考慮調整到F4~F5.6開發小巧的鏡頭。
問:m43積極的使用了電子補正,是不是以後畸變和色散的問題就交給電子補正了,這方面是怎麼打算的。
答:既然電子補正技術可行,就應該在適當的範圍內應用。但這並不符合我們公司的風格。我們的文化是製造高光學水準的鏡頭,有一個好的基本性能後再輔以電子補正。
問:攝像功能今後會有什麼樣的發展?
答:作為一個長期計劃,進會會改善攝像功能。雖說如此,但現在的用戶主要還是使用拍照功能。另外DC用戶也有要有傳統單反使用感的要求,因此我們不能在拍照功能上落後。
另外,一般我們並不是要提供那種面向一般家庭戶所需要紀錄性的攝像功能,而是以要可以達到電影級效果的攝像功能為目標。與長時間的攝像相比,提供短小的,富有鏡頭表現力的,深刻的片斷是可換鏡頭相機所具備的(不太通順,請湊合看)。
再有,artfilter方面,這次追加了XX(看不懂)功能,今後還會有更多。
VICCHEN2006 wrote:
內容摘要:
1,EP-1,E-P2在日本和海外都賣得相當好,超出預期。
2,EP-1不能透過韌體升级到EP-2。
3,明年會推出類似G1内藏EVF的M4/3相機。
4,4/3並沒有放棄。
謝VICCHEN2006兄
整篇重點放在M4/3上
雖然提到並沒有放棄4/3系統
但還是要等明年Olympus有無動作才能確切知曉
繼續等
我的個人網站 goo.gl/bbs37a & 我的 www.flickr.com/photos/elf0724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