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笨蛋,Olympus你的問題在4/3影像感應器!那我的問題?

450 wrote:
不同顏色的光 (波長...(恕刪)

所以你就知道我問這個問題的用意了
到底要多大的空間才能解決分光問題, 才能夠分的有效率?
4/3 sensor面積大概是1/3" CCD 13倍, 參考看看.....
meridian wrote:
所以你就知道我問這個問題的用意了
到底要多大的空間才能解決分光問題, 才能夠分的有效率?
4/3 sensor面積大概是1/3" CCD 13倍, 參考看看.....


這就必須改變相機造型了
可能得用類似攝影機的型式

攝影機的 CCD 好像是 135 的一半大
4/3 還比他小一半說....



---------------------------------

對攝影機沒研究
我只有隱約有印象 135FF 的底片是攝影機底片的兩倍大....
所以誤以為那些大台專業的攝影機就是那麼大

剛剛查了才知道
大多數是 1/3 吋....好一點的有 2/3 吋....... (售價都一、二十萬....)

換句話說,要是 m43 可以提供攝影功能
那可是不得了的一件事....
to 450 大大 光穿過物體,其吸收程度是呈現Exp(-Ux)關係,U是吸收係數 X是厚度,這也是萊卡鏡頭為何鏡片數較少原因。另外在不同顏色光的速率都相同,但頻率和波長不同,因此通過介質時候高 低頻率產生不同偏折產生色散現
從http://panasonic.jp/dvc/sd100/3mos.html看來,第二道後的反射光是綠光是有問題,因為只有折射光才有可能產生分光。而後續藍紅光分離則是有可能,然後在各自MOS偵測強度,但這裡中間光譜不就損失掉。
而以3MOS的設計來看,光損失量最多應該最後藍紅光分配後生下之中間光譜,應不會像圖中綠光在一開始就分出來;我們可以做出只吸收或反射單一波長之材料,但反射光是彈性散射,而不會光程差產生色散,或許有可能第一道時候就分離出綠光,但那樣應該藍光也會被分出來(偏折更大),那後面就沒有了。


不過,我覺得這示意圖只是表達概念,主要就是利用色散現象來一一分離實際需要偵測之顏色。因此,比起目前CCD/COMS一片的濾光片去吸收不要的顏色來說,效率應該是非常高,但這個機構太複雜,製作上成本高,不過如果是LEICA插手大概不會在意這個問題!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