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43一開始主打的族群就是要輕便但對畫質有一定要求的人所以當初推出GF、EPL等入門系列也是很受歡迎的但在手機的照相功能越來越強大的情況下卻也逐漸侵蝕這類的用戶不管是P、O也都在往更專業的領域開拓新的客源E-M1X先不論體積大小,光看價格就知道不是鎖定在一般用戶O家五軸防震的能力真的是越來越強大
大家為何要覺得o記錯了,m43長處就是鏡頭能夠小(最重要),相機也小。這台出來是旗艦,大就大,專業人士就是需要大啊,拿來接43鏡頭不是剛剛好,要輕便還可以接m43鏡頭。一般因為鏡頭、相機而投入m43的人繼續用Em1系列啊。感覺這台是E1的後繼,給43族群的交代。這樣o記從專業到入門都有機種可供選擇。
到目前為止看了一些評測 (含 youtube 上面), 這台在靜態影相跟動態錄影規格上幾乎可以說跟同是 M43 的競爭對手或是其他片幅的對手比起來沒有什麼競爭力, 至於操控/對焦/防震/新功能 (ND), 對職業用家有多大吸引力, 個人是抱持質疑的態度, Olympus 這台是在 2019 年而不是 2016 or 2017 年推出, 這真是 Olympus "力推" M43 以來最大的遺憾.那顆 150-400/F4.5 pro 才是這次新產品的亮點, 但卻要 2020 年才買的到 !!?? 真的非常可惜 ...
我個人是D500、EM1和G9的用戶,同時持有這三種相機。要純淨度,ISO 800內我覺得都很不錯了,大家也不會差得太多。但是,ISO 1600以上,是會明顯地拉出差距。不過,對我來說都還好啦!各有所長。我出掉了CANON 5D II 和所有L鏡,就換來M43全部專攻中、望遠端。那個重量真的就是省事好多,背包可以放各式鏡頭來玩玩。我最愛的就是 EM1 + 40-150mm f2.8,外加電池手把。我真的要特別強調,這種長鏡頭,真的就是要電池手把啦 XDDD !! M43一般體積都偏小,掛載上長鏡頭,真的會有點難駕馭。這樣的配備,比起以前的FF相機,外加長鏡頭,我只能說OMG的好重,而且很吃土,吃到鼻孔都會噴出土來。現在這樣,我覺得經濟實惠,也可以到處遊山玩水,很不錯。EM1X 我覺得就是給講究行動力,且要兼顧頂級相機功能的人使用的。有種你背一個全福相機的 400mm f4 或是 800mm F5.6等等的給我看看?? 我想男生都當過兵吧,扛過機槍、背過迫擊砲吧!? 就是那種感覺 XD。即便是EM1X 這種,對真的想要好好拍照的人來說,片幅的劣勢其實還好,抓得住照片,到得了地方,真的比甚麼都重要,而且只需要一之T91步槍的小小代價。真的也不太需要在這邊嚼甚麼舌根,差去開心的拍拍照片,大家都開心不是更好。
我知道說實話沒人愛聽, 尤其是在 O 版講 XDM43 長焦在重量和體積的優勢我也是受惠者, 個人是個中年大叔, 原本的配置是 G9 + 300/F4 Pro, 後來 Leica 200mm/F2.8 出來才加購 1.4x + 2X 的組合也拍了一些山鳥, 也算高興啦, 一直到去年有天跟朋友去杉林溪拍小魯蛋, 那天車停好走 10 分鐘路到定點蹲了 2 小時到 17:00 才出來見客, 你知道山裏面光線掉的快, 小魯蛋又很愛動, 快門沒有個 1/100 之類的不夠用, 朋友的 1DX MK III + 600/F4 @ ISO 6400 比我 G9 + Leica 200mm/F2.8 + 1.4x @ ISO 1600 還乾淨 ......... 追焦 C-AF 之類的也是佔不了甚麼便宜M43 到後來, 用啊用的就是會在一些 condition 下盡顯劣勢, 你說那是 corner case 也罷, 但我好歹前前後後也投了 30 幾萬下去, pro 鏡, leica 定焦, 1.2 大眼睛之類的, GH4, GH5, E-M5, E-M1 防潮箱內也沒少過 ... 所以我前面說, 會有多少職業用戶轉向, 個人真的很質疑, 職業用戶考慮的面向更多, 說的白一點, 耐寒/防塵/防潑灑, Olympus 之前 E-M1 系列早就有了啊 (個人都入手用過半年以上), 手感加上握把後也不差, 但職業用戶呢 !?這次雙 CPU 看來的確是解決了 C-AF 的高速連拍的準度, 應該過一陣子就會有人拿來跟 G9 PK 然後結論應該是完勝 G9, 但高 ISO 呢 ? 說白一點, 我看了那個 E-M1X 配的 Live MOS 就 ... 有氣, 個人不負責任推測, E-M1X 這次如果賣的不盡人意, 那個 Live MOS 應該是禍首, 最後再講一次, 以旗艦的角度來嚴格看, 這台至少晚出了 2 年, 這 2 or 3 年說長不長, 但已經差不多讓 Olympus 在 mirrorless 這塊先機盡失了, 然後長焦鏡頭還在那邊給我慢慢磨慢慢出, 真是急死人了 @_@
cpliu60 wrote:我知道說實話沒人愛...(恕刪) 其實永遠不會有絕對的優勢,當然最好拿1dx加600/f4大炮來對應極端的環境,要追求極致得要付出體力和金錢,m43的存在就是讓環境合適下得到到足夠的畫質,而體力有限的人能有選擇,「有選擇」是非常重要的,硬要拿m43和全幅比畫質是跟自己過不去。今天你不滿足於m43又願意要付出體力和金錢那就上全副不是挺好嗎?那天你厭了拱10kg的器材又回到m43也說不定......以我自己為例拍鳥不過是閒來無事的與趣,如果不是有em1ii和dg100-400這樣輕便的器材,我根本不會進到這領域,就是現在也沒有可比較的器材
stanmkl wrote:其實永遠不會有絕對...(恕刪) 我要講的其實也很單純 就是O粉(包含我自己)都說 長焦 是m43系統的一個優勢 但是其實真的用起來 就是會在某些地方礙手礙腳 我當然不會因為這樣子回去買 全幅 因為我當初就是為了長焦 輕便跟體積 才進m43啊 , 你現在弄了一個東西叫做旗艦 為什麼不能用嚴格的標準來看他 給Olympus一個比較實際一點的回饋呢?
cpliu60 wrote:我要講的其實也很單...(恕刪) 說到底就要接受不了m43與全幅之間那2級無法拉近的距離,物理定律呢.......回饋也得面對現實,不想付出那種體力但又想拉近之間的距離,就有點不切實際了用7dii來比對, em1x也能夠做到少於一級的差距已經很難得,且給你7dii沒有的旗艦操控體驗,再多也許是苛求了相對於畫質,應該針對em1x的操控和對焦表現去批評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