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msa wrote:
1.除了第一張之外,剩下七張 iso 值拉高...拉高4ev 拍攝所需的總快門時間就少一半了
以目前看到的, 顯然他主要的時間瓶頸不在這裡! 而且它的演算法是對每個顏色都要完整的取樣, 所以這八張都是同樣的重要, 是不能把第一張外其餘七張用較差的條件來拍攝.
Ramsa wrote:
2.合併快門,把 8次快門,合併成一次長快門,減少快門與快門間的間距時間,與震動
假設,都用上了
同上, 這八張是同樣重要, 而且對應不同位置個顏色, 每次取樣都是得把資料初始. 如果不初始, 你是完全無法區分這sensor某個點上的資料到底是對應到哪個高解析輸出某點的資料, 如果不是採用八次完整拍攝, 那勢必得採用類似錄影的作法, 必須記錄下時間的資料, 實作上未必比較容易, 而且須儲存的資料更多.
我是覺得EM5 MK2的這個高解析度應用, 應該算是一個實驗的功能, 在現有的處理器上利用軟體的方式實作出來的, 因為運算能力所以有很多的限制. 後續應該會把很多運算的瓶頸, 用專屬硬體加速器去作, 到時理論上用電子快門時應該就可以把時間壓在單張拍攝的八倍時間內. 再搭配更強化的防手震, 應該是可以手持拍攝高解析照片.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