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壓垮我敗入E-P1的最後一根稻草

akihindo wrote:
我不是很懂這有什麼錯...(恕刪)


我有說EP1的設計有錯嗎?

隨便就說人家錯,人家頭腦僵化好像是01網友最愛用來反駁他人的詞句,通常自己找不到論點時就會出來了.

擁有復古的外型就要以強調復古方式作為宣傳手法?那O家的宣傳方式不也是一種僵化?

如果今天是設計一個純擺飾,只要有辦法傳達設計者的概念怎樣都可以做.

不過EP1是一個具有實質功能的器具,宣傳時不提實質功能卻只強調外型不會本末倒置嗎?況且加裝載相機上的東西還不見得有用!

你買一部車,結果儀表版上多了一排按鈕,結果車商說那排按鈕沒有功能,純粹只是方便宣傳,這樣你能接受?



chinn wrote:
可是這些鏡頭接在E-P1上等效焦距都要X2
21->42 , 35->70, 50->100
可能不太好用吧??
請已經敗入的大大開示!!


Pen 本身就不是 135 片幅
有人會在意買 Pen 鏡頭要乘幾乘以幾的嗎?


能接在 E-P1 的鏡頭又不是只有 135 鏡頭
有些攝影鏡頭,本身的片幅就比 4/3 還小了
也是可以轉接呀~
反而接在 APS 或者 135,只能看見中間一圈成相,其他都黑漆漆....

所以我覺得知道真實焦段就好了
不需要總是拿 135 的思惟來看全世界
不然 Pen 賣了一千七百萬台是賣假的嗎?
其實看了大家你來我往一番,心裡有點感言:

這本雜誌只是勾起我追求復古的那股熱忱,內容我看不懂,也從沒為了圖中那些裝備,才想去敗下E-P1,錢是我賺的,也是我花的,買了E-P1沒有後悔,它的表現也令我感到相當滿意,我很開心,分享給各位,就這樣,我要出去騎單車+拍照了,掰掰!
die666a wrote:
如果一部車有50年前的外觀及現代化的內裝我一樣會感覺很難過....(恕刪)

這是您的主觀感受,我想:所有的網友都會尊重的

die666a wrote:
這類人與其說真的喜歡老東西,不如說是比較想當一個復古雅痞,想摸老東西卻又放不下現代的便利,
我對這種心態很難產生認同.....(恕刪)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反過來說:己之所欲,又為何要時時處處張揚,彷彿欲強加於人。
那些 ...... 想摸老東西且又期望現代科技便利的人 ...... 又關您什麼事情呢???

die666a wrote:
樓主PO的雜誌卻是利用現代人想當復古雅痞的心態在介紹E-P1, 或許騙錢的是雜誌不是O家.....
如果有人真的被騙到......(恕刪)

那是讓樓主 feel Touched 的一個心動的點
您則是執著地在這個討論串上面,一而再基於您的主觀價值看法,說一些 "騙"、"古老"。
類似這樣,以您一個人的主觀,來詆毀網路上陌生人她(或他)的感動...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嗎??

die666a wrote:
我確實沒拿過E-P1......總之有些地方E-P1不符合我的需求就是了......(恕刪)

對焦速率的確比不上現行的DSLR,這點您說對了。
但是願意買的人,十個有九個半都充分了解,也會自己去適應抓拍時機的取捨。

取景好像會抖,這點您說的也沒錯,尤其對於想拍照卻懶得練習自身穩定手持的一些人。

外觀不夠紮實...等您在屏除成見的心情下,真的拿過之後,再做中性的評判也還不遲。

E-P1不符合您的需求......在這邊,就祝福您儘早找到您要的器材工具
die666a wrote:
EP1是一個具有實質功能的器具,宣傳時不提實質功能卻只強調外型不會本末倒置嗎?


Olympus 什麼時候只強調外型不提實質功能了?

總覺得你的想法本末倒置了
拿雜誌做的介紹
去當作 E-P1 的宣傳....

你怎麼不會認為這些宣傳是針對那些配件器材呢?
說不定是徠卡打的廣告呀~
這樣可以促銷徠卡的鏡頭配件呀~
die666a wrote:
我有說EP1的設計有...(恕刪)

首先,O記在宣傳上並沒有偏重外型的吹捧,就我參加體驗會的感覺也是完全在講性能的
再者,形隨機能的時代早就過去了,很多產品有一半以上的意義是在於好看,但EP1並不屬於那種
第三,拍照本來就很重fu的,您一定沒有體會過拿到好看的工具而提高創作欲的那種心情,這時性能已經不是一切了
看您的文章滿累的,要看兩三次才知道為什麼看起來很怪,主要是因為你寫的邏輯不連貫

die666a wrote:
我也沒批評E-P1的性能,只說這台相機讓我很不舒服,因為又是一個想靠著復古來噱錢的花招,如果一部車有50年前的外觀及現代化的內裝我一樣會感覺很難過.


你是因為雜誌行銷像機的手法讓你不舒服,還是Olympus的行銷手法讓你不舒服?
還是相機本身的設計理念讓您不舒服?
你說的汽車應該是指像是克萊斯勒的 PT Cruiser或者是Austin Mini一類的
你在路上看到這些車的機率應該比看到E-P1的機率多得多了




die666a wrote:
老東西通常不如現代製品那般方便,喜愛老東西的人通常也會喜愛上這些不方便,因為不方便所以用起來更有味道,真實的老東西即便外觀污損也有特別的質感,而E-P1這類東西充其量只是滿足現代人想嘗試復古風的心態而已,這類人與其說真的喜歡老東西,不如說是比較想當一個復古雅痞,想摸老東西卻又放不下現代的便利,我對這種心態很難產生認同.

你不喜歡復古雅痞,我也不看不習慣有人用大皮套裝著像機,總覺得很不方便,又重又沒有比較好看,但是我尊重他人犧牲便利性,去換得良好的保護,以及吸引人目光的交換

我要反駁你的部分是你的邏輯

你好像把東西跟人都歸類的太籠統了, 喜愛老東西的人,E-P1這類東西跟復古雅痞絕對是有重疊的部分,但是不見得是大部分,還有很多沒有交集的部分都被你說到了

我不是復古雅痞,曾經還是個科技狂,只是玩東西玩久了,慢慢會只取自己所需要的,


E-P1的優點其實不在外觀,而是在其他的地方,例如說
1.最小台的防手振M4/3,
2.可以轉接許多以前不能轉在別台上的鏡頭
3.優於同級機(G1)的可用高iso

你可以看到我買這台像機跟他的外觀或者復古沒有一點關係

貼這篇也不是要尋找您的認同,而是提醒您,不是所有喜歡或者已經買 E-P1的人都是您說的這種人,也不見得是這種心態下才去買E-P1


die666a wrote:
樓主PO的雜誌卻是利用現代人想當復古雅痞的心態在介紹E-P1,或許騙錢的是雜誌不是O家,可是我不相信雜誌在企劃前不需要跟O家確認企劃內容,定稿後也絕對給O家看過,雜誌為了營造一種古老的感覺而在E-P1上裝了許多不必要的東西(或稱沒有用),其實傳達的訊息是--買E-P1不一定要拿去拍照,它也是一個不錯的復古擺飾.

如果有人真的被騙到,允許雜誌這樣報導的O家並非完全沒關係.


這裡又有一個邏輯的錯誤,有多少人是看了這本雜誌才去買 E-P1,然後買了以後覺得被騙?
我看到的是有一些人以前買了一些怪機斯,剛好可以用在E-P1上,覺得可以物盡其用,又拿出來玩,
當然也許實用性不大,可是人家高興就好了

文學 葡萄酒 電影
請問LEICA M轉 E-P1的接環那裡有賣?要多少COCO?
chinn wrote:
請問LEICA M轉...(恕刪)


這裡啊
露X 尋找 M4/3 5xPhotos

LEICA M-Micro 4/3: 單價2650,這個我有用,還不錯用

Y拍找 Micro 4/3

LEICA M-Micro 4/3: 單價3500
文學 葡萄酒 電影
謝謝!!
原來是用錯關鍵字...

我用E-P1都找不到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