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為何E-620這麼讚 路上卻很少見?(雞腿多 不喜勿入)

Roadstar wrote:
雜訊還不是行..O家...(恕刪)


有看過Dpreview的評測
就知道E-620的高ISo和現在同等階級的機種500D D5000
大約只剩下一個level的差距而已
hughkk wrote:
我覺得3/4系統以及...(恕刪)


4/3 系統…Four Thirds System,不是 3/4 系統。
問相機廠牌有很多原因……

除非你用的是C、N家的全幅機,我不覺得 APS-C 有什麼好跟 4/3 系統比感光元件大小。

使用的系統是大眾或小眾,對使用者有實際的影響嗎?我不覺得。

http://blog.yam.com/nuanua
hughkk wrote:
下山之後,我們交換了彼此拍攝的作品
我當時使用的相機是Canon 350D
他看過我拍的照片以後,就馬上問我相機是什麼機型
因為他用1:1下去檢視照片的細節
而且我拍的照片都只使用400萬去拍攝(還沒開到最大像素)...(恕刪)


350D 可以算是當時犯規的機子,入門機就有傲視群雄高ISO畫質與高寬容度,不過我覺得歷史已經過去了,已經開始有廠商追上這段落差。

這次O家推出E620,用的7點對焦系統,讓我感覺是台威力加強版的350D(也是7點),多了翻轉螢幕,防手震,除塵,Live View,而且體積做的更小,我個人是覺的4/3的理想與優勢,終於在E620 上完整實現了。

hughkk wrote:
我覺得3/4系統以及...(恕刪)


說到數位檔解析度總是比較軟
的確是4/3容易讓人不信賴的地方
話說害我跳進4/3系統的朋友
以前他在某家攝影私塾上課時
有幾堂老師都規定只能拍jpg不修改,然後相紙輸出交作業
課堂上大家交流成果時
包括老師都覺得很奇怪
他這台相機怎麼洗出來就是比較紮實
明明規格就是比較差
當時也是E1 vs 好多台20D和D70
(我朋友不是O家親衛隊,他是個完全沒有品牌忠誠度的人,除了機背,買得起的他都玩)

也許數位時代大多數人都不輸出
電腦看最重要
那也無所謂
只是想提供一些實際上的經驗
可以參考參考
E-30的細節跟D700差不多,只是高iso差太多了,這也是4/3的致命傷,所以o家才給你五級防手震來彌補阿...
overspeednet wrote:
E-30的細節跟D7...(恕刪)

買到這種等級的應該也會配個IS 鏡頭吧

O 家在低階C/P 很高...高階方面可能真的只有體積上的優勢吧...
又在打嘴砲戰~~
快樂拍照不是卡實在~~
管那麼多雜訊 全幅 之類的文章
為何不快樂拍照??比較實在一點?
唉~~~
gn02357142 wrote:
又在打嘴砲戰~~快樂...(恕刪)

其實在討戰的都不是O家人
查一下就知道
O家版可沒有這種風氣
K-7, DA21, FA35, Tamron A16
Alvin T S Leung wrote:
其實在討戰的都不是O...(恕刪)

把他的發言調出來一看就知道不是元佑就是台閩的。。。。
我覺得沒什麼好比的,我3月份還不是買L1
那更是小眾中的小眾,自己用起來順手就好.

重點在相機後的腦袋,不在品牌.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