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笨蛋,Olympus你的問題在4/3影像感應器!那我的問題?

meridian wrote:
X3看起來也沒有解像...(恕刪)


唉,
用dp1 2640x1760的解析度,
往上挑戰450D的4272x2848,
還能打個平手或小輸,
倘若有一日X3能夠達到4272x2848,
馬賽克CCD要到多密呢?

這就是贏在解析度啊.......

何況X3在測彩色線條的時候,
其解析力又比馬賽克好多了,
也是讓X3感測器在一些色階細節上感覺更自然細膩原因吧。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VIC http://www.flickr.com/photos/27490961@N07/
ddcatt wrote:
倘若有一日X3能夠達到4272x2848,
馬賽克CCD要到多密呢?

X3做到4272x2848的時候, 感光能力會低到什麼程度呢?
現在dp1 iso800就不能用了
4272x2848的時候iso400就不能用, 這是你要的結果嗎?
有一好沒兩好啦, 別期望有4272x2848的X3了, 至少延用幾十年的半導體"材料"有突破之前是看不到的
meridian wrote:

X3做到4272x...(恕刪)


現在X3相對於全幅(36*24mm)的 裁切係數約是1.74x,面積比約是全幅的1/3,如果技術有突破,Foveon能夠克服斜射光與發熱的障礙,用全幅X3,不需要再縮小每個像素的感光面積就可以達到千萬畫素,那麼繼續向上挑戰數位機背也不是不可能,而這也是Sigma/Foveon的願景所在。
當然,這全部是猜測,也許出了也買不起,也許先做出這個的是Canon也說不定,有夢最美
拉麵不拉麵 wrote:
"Minolta 從...(恕刪)


並不是硬凹, 我在回覆中已經加上 : "嚴格說起來" 以示區隔.

在我的認知中, 任何轉接只要光圈不能連動, 即代表完全沒有相容性, 因為光圈的控制 -> 測光(全開光圈) -> 拍攝(收縮到設定光圈) 是一個單眼機身控制鏡頭的最基本功能.

Pentax k 接環, Nikon AI/AIS 接環, 發展的時間都不比 Olympus OM 短, 但是即使到了 DSLR 時代不必透過轉接環就能使用, Pentax K 接環的光圈連動性一直都是相容的.

轉接過 Contax, Pentax, Pentax 645, Mamiya 645, Canon FD 各種規格的鏡頭到 E-500 機身, 與轉接 OM 鏡到 E-500 情形一樣, 後者完全沒有操控上的優勢, 我不能因此說 Contax, PK, Pentax 645, Mamiya 645 接環都與 4/3 system 相容, 只能說這是 4/3 小尺寸感光元件的優點 : 容易轉接, 但是轉接並不代表接環相容.

Olympus 出了轉接環轉接 OM 鏡頭, 代表他們曾經考慮過相容性的可能, 那麼 ZD 接環為啥不建構在 OM 接環的規格上? 合理的猜想 : 4/3 system 是全新的規格, OM 手動接環的規格有所不足, 同樣的理由也發生在 Canon FD 與 Minolta SR/MC/MD, 只能說早期這些手動系統的規格制定得太保守, 而且這兩家也都是 MF -> AF 前後代的接環不相容, 只不過當時都是底片機, 不像 O 家拜 4/3 小尺寸感光元件之賜, OM 鏡能轉接到 4/3 system 上, 但是轉接並不代表接環相容.
meridian wrote:
X3做到4272x2...(恕刪)


馬賽克結構發展了多少年,
X3感測器又是多少年?
我想讓時間來證明吧....

另外, 不說半導體, 一些用有機薄膜材料的設計也是著眼於三層感色層,
包括Fujifilm, Canon在內都有在研發,
等市場成熟吧,
現階段Dp1那樣的解析力已經夠好的了,
以拍攝樹叢來講,
我看過的比較裡, X3往往可以重現葉片形狀跟葉片反光,
更高畫素的馬賽克CCD則只能拍出一陀樹葉跟亮點....
這不用等未來, 是現在就做得到的事....

早年E-1的堪用iso只到iso400, iso800已有點勉強,
還不是用得很快樂,
沒有高iso也許不利於某些拍攝條件,
但還有更多環境仍然可以拍攝得很好,
早年底片多半只到iso400,
甚至很多人只用iso100, iso50的正片在拍東西,
也是用得很快樂.....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ddcatt wrote:
馬賽克結構發展了多少...(恕刪)




現代 跟早期又不能比
早期大家身體好 當然ISO 50 ISO 100 就OK
現代人 沒練過的 手持能力有這麼好嗎 當然是ISO越高越好@@
水兵大人 wrote:
現代 跟早期又不能比...(恕刪)


底片時代不像現在動輒都要100%來仔細看,對於手震的敏感程度應該是差很多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rtsi wrote:
在我的認知中, 任何轉接只要光圈不能連動, 即代表完全沒有相容性, 因為光圈的控制 -> 測光(全開光圈) -> 拍攝(收縮到設定光圈) 是一個單眼機身控制鏡頭的最基本功能.


就我的認知裡
相容性還是有層次區隔的

Canon EOS 連 FD 都不能轉接,這種大破大立的精神
Olympus 沒辦法跟他相提並論....
水兵大人 wrote:
現代 跟早期又不能比


很簡單,
就是畫質跟iso二選一了,
DP1剛出的時候蠻轟動的啊,
如果電子性能再強一點,
價格稍低一點,
應該會賣翻吧!

iso到不了800,
又如何呢....
要不要檢視我們手中的相片,
在一般拍攝環境下,
裡頭用到iso800以上的機率有多高?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