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模式就是一切讓你自己來,相機不參與決策,但它可以提供參考,就是它顯示的過曝、曝光不足的表尺,以前FM2這類傳統相機就是這樣操作的,你可以根據相機給你的測光表尺,自行判斷要調整快門、光圈,自行判斷要不要增曝或減曝,或是維持相機表尺所顯示的曝光適中狀態。但正如我們所知,相機的測光有些盲點,關鍵就在於它無法正確判斷18%的灰色值,過黑、過白都會引起它誤判。加上光圈會影響景深,讓照片出現效果和變化,所以很多人喜歡用M模式,一切靠自己的經驗調整。
以前的手動相機,除了自己調光圈、快門外,還要顧對焦精準度,拍張照片要轉好幾個東西(對焦環、光圈快門轉盤等等),然後才能按下快門,遇到很趕的情況,就會手忙腳亂。如果你經驗不足,對焦調個老半天,光圈快門顧此失彼,女王擺好POSE,等了好幾分鐘,笑容都僵掉了。回家沖洗照片,才發現曝光不足或過曝,就來不及了。
數位時代,DSLR幫你搞好了對焦,甚至全自動模式下,也幫你決定了光圈快門。不過,它多了「白平衡」,多了一個選項,讓創作添加新的樂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