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OMD E-M1的缺點是...?

stanmkl wrote:
跟據你所講差不多可...(恕刪)


關注EM1好長一段時間了,從上市外型爭議(個人是很喜歡EM1造型)→2014春節大全套→2015 EM5II上市再降價,一兩年間幾次在準備衝坑前剎車;看到版友不斷回報新的問題,例如這次,連影像回放的[好看]與[即時]竟也不得兩全(如樓主所說,其實關乎對焦檢視,不僅止於爽度)覺得失望之餘,也有想到:是不是M43價格帶導致?

究竟O記要把訂價拉到多少,才可克服林林總總的問題,一次給個三年沒啥大問題、各方到位的機子呢?各位已買、會買的消費者,如果廠商有能力做更好,你們願意加碼嗎?
jenhoxen wrote:
從上市外型爭議(個人是很喜歡EM1造型

除了外型,價格也是一大戰點,因為比同期的A7貴10元

所以我很好奇,要是定價再拉高,(除了鍾sir)還會有人買嗎?
jenhoxen wrote:
關注EM1好長一段時...(恕刪)


不就是那幾句話
擇你所愛,愛你所擇
拍照重要的不是相機,而是相機後面的腦袋

即便是 pentax 645z 之類高貴相機,就能說 其價格對得起其性能嗎?

----
放輕鬆~~~~
小弟比較好奇的是
你怎麼會對 O家相機相關新品上市時,有便宜又大碗的期待呢?
願機會永遠對你有利 May the odds be ever in your favor.
Ramsa wrote:
不就是那幾句話擇你...放輕鬆~~~~
小弟比較好奇的是
你怎麼會對 O家相機相關新品上市時,有便宜又大碗的期待呢?(恕刪)


其實恰好相反,我一點也不期待O記便宜又大碗,反而覺得他還可以更貴一點,但確實把東西做好、而且永不跳水!(3C產品期末必然降價,但像D800E或5D3那種幅度就好,不要讓人認定它本來不值訂價,而是只有跳水價的價值/品質

當然,市場廣大消費者普遍用片幅衡量價值,所以我才問大家,EM1(Mk2)如果可以做更好,你們願意加碼嗎(加多少)?

我個人是6-7萬可以接受,但機身各部材質/組裝/反應速度要確實經得起職業使用(很多O家朋友不是稱EM1為小D4嗎),高ISO畫質/色彩/五軸防震效果等同EM5II但用上傳說中的20MP Sony BSI CMOS、快門微震徹底解決、且可以設定完全無聲、AF-C能力等同D810,不要fps十幾張但只有第一張對焦、或9fps當中一半沒對到焦,就誠實面對能力限制、給user[可靠]的感覺.另外,專業機也該給一款真正專業的閃燈吧,符合主流市場水平且具O家傳統氣質的燈皇.

jenhoxen wrote:
其實恰好相反,我一...(恕刪)

EM1的操作性能比初代A7好很多
而且Sony A7價格壓低是市場行銷考量
把玩家拉進Sony以及後面的鏡頭坑才重要

跳水價是M43系統的天命
一旦Olympus出全幅機,
跳水的狀況就不會那麼誇張了
小弟也一定會買單><

我本身拿EM1
原價69900太誇張, 正常人不會買XD
跳水後5萬出頭算很對得起他的性能
使用起來也非常開心
缺點只有高iso畫質差
這個無解

最後勸所有想入O家的人
01上版友(和行銷推手)的毒照僅供參考
不要新機一出就買
忍耐一年就會有很可觀的降價了
省下來的錢補定焦鏡剛剛好~
任仔 wrote:
原價69900太誇張, 正常人不會買XD
跳水後5萬出頭算很對得起他的性能
使用起來也非常開心
缺點只有高iso畫質差
這個無解


我的意思正是不要它"跳水後對得起的性能",而是對得起6-7萬的性能,把現存問題好好根治一下

也許一般M43機型必須跳水是市場屬性的宿命,但專業機總可以做更好一點吧!

jenhoxen wrote:
其實恰好相反,我一...(恕刪)



我的確是會錯意了
不過我還是要說:就算是價格提升後帶來性能與缺失的改善後,難道就因此不會有其他的缺點嗎?
pentax 645z 之類的高貴相機,仍可能存在使用者所認為的"缺失"
....

反正不就是在經濟許可範圍內,挑選自己喜歡的就是了
願機會永遠對你有利 May the odds be ever in your favor.
jenhoxen wrote:
我的意思正是不要它...(恕刪)

確實如此
但實際狀況就是
七萬塊電子性能突破天際的相機
ISO只能開到1600

只要感光元件一進步
價格立刻跳水!
這是怎麼樣提升電子性能都無法解決的問題

加上電子性能日新月異
所以他的價格就像手機電腦一樣跳!跳!跳!

出一個更威猛的EM1 Mark II
把Jen大的要求全部補齊
一樣等著跳水

只有出全幅機,
甚至於只比APSC大一咪咪的感光元件就好
二手價格絕對很穩定

嗯...幻想結束
還是對於EM1很滿意
畢竟性能/畫質相對於體積/重量
目前幾乎沒有對手阿^^
(PS.GX7也很棒就是了)

至於拍不起來的畫面,就用眼睛好好欣賞囉~
任仔 wrote:
只要感光元件一進步
價格立刻跳水!
這是怎麼樣提升電子性能都無法解決的問題


唉~~了解!

個人是器材揹了這些年,身体各部分零件磨損得差不多了,為了希望能多拍幾年,不得不尋求輕便但仍可靠的solution.

GH4租來用過了,不符合需求;為什麼寄望EM1呢?因為PRO鏡畫質好、還有OM造型對小弟有無法抵擋的魅力(人生第一台單眼就是OM1,少不更事時憑外觀選的)

如兄所言,片幅若大過APS,鏡頭大小必介於FF與APS之間,對小弟而言也是沒戲唱了.
jenhoxen wrote:
如這次,連影像回放的[好看]與[即時]竟也不得兩全


我手上的X100 EVF , Nikon DSLR, Nikon DC LiveView 也都是這樣啊 ,回放縮圖更細緻
猜跟目前硬體極限有關, 跟品牌沒太大關係吧

但是, 我唯一一次買O家(EP5)相機(剛買), 滾輪真得讓我頭痛 先修前面 再修後面
唯一可稱讚的是維修速度跟態度與便利都很好....只是唯一一次的經驗很可能定型成[漂亮但脆弱]的刻版印像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