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值得思考一下->E5

grantyale wrote:
焦距有“等效”,光圈,感光度也有“等效”啊...(恕刪)

可以請教光圈大小、感光度要怎麼換算?
你換算出來的結果是.......?
回歸本質其實我還蠻不喜歡2倍等效焦距的
每次都要退好遠
不用手動老鏡想用KIT鏡時
室內常常拍不好
O家系統是出了名就是不給你大光圈 怎樣
的心態
非常認同O家機身做的這麼耐候堅固很適合野外業務使用
所以他才一直出小光圈吧
雖然他很適合野外使用
但是我又覺得畫素基本上還是有差的一項重要因素
偏偏同價位級的人家的APSC還是全幅畫素不知道都飆到哪去了
所以就算是在野外拍攝
優勢也還是不高
除非你是國家地理的攝影師
三不五時相機還要入溪入沙擋鱷魚的牙齒或者被斑馬當老婆用之類的
不然的話我還是覺得買一台全幅機解放手中所有135鏡頭
室內室外用的都很爽
這樓大家提到一個重點
我也覺得O家做法有問題
基本上他今天的路是自己逼自己上絕路的
哪有人一直堅持高檔機身價位
鏡頭也一起貴
可選擇的中低階鏡頭卻不多
應該要效法別家
機身便宜賣
鏡頭市場種類多價格選擇多才有坐大的可能
我只能說O家沒有什麼操控消費者的心態與能力
C家倒是操控消費者的高手
真希望他學著點

--------------------------------------------------
光圈值= 焦距 / 有效孔徑
現在我們拿同一顆50 F1.8的老鏡頭來換算135與4/3的進光量差距
假設135有效孔徑是R , 4/3有效孔徑是r
R:r=50/1.8 : 100/1.8 = 1:2
也就是有效孔徑比為1/2
我們知道圓面積為Pi*R^2
所以兩者進光量的比為1/2的平方=1/4
也就是說4/3用老鏡開F1.8其等效入射光量約只有135全幅的1/4
這是我推的
不確定對不對 哈
eychung wrote:
話說Canon 剩粉...(恕刪)


這個有好笑到.

大家會這樣批OLYMPUS樓主是否有想過,E-5有進步可是時隔二年其它家的進步幅度是如何?

而OLYMPUS今天推出的機子在性能上和大家的期望落差很大,而這個落差絕對不是出來的實品和RUMOR的不同,而是和大家認為時隔二年又身為旗艦的E-5所端出的牛肉僅是如此...

也當然這樣的機身賣個$35000我想是OK的,只不過看看現在的報價再看看元祐的利潤一定比美金報價高(照以往Amazon的報價和台灣的報價來參考).

一些用E3拍飛羽不夠用的使用者有的是雙機流,有的是E-3勉強用再等E-5出現.

而E-5這樣的規格能符合這些使用者嗎???喜歡OLYMPUS的發色結果因為性能不夠而多等了那麼久到最後只好有預算的搞雙機流沒預算的要換家.

請樓主思考一下這些問題,並且也看看60D和D7000大家給的評價是如何.
光圈與ISO
很大一部份是指"曝光的量"
這部份沒得等校吧...

4/3 與FF 在光圈方面要談到等校...
只有實際景深上的換算
就正確的曝光量來說沒有影響...

如果你拍照是"景深先決"
那才有所謂的等校光圈了...
alexander1027 wrote:
也就是說4/3用老鏡開F1.8其等效入射光量約只有135全幅的1/4
這是我推的
不確定對不對 哈...(恕刪)


F1.8 的光圈就是 F1.8 的光圈, 並不會因為是 4/3 或是 135 就不一樣...
不然大家的曝光值會出現很好玩的結果...
真正有差的是 DOF, 也就是景深...而基本上 4/3 與 135 大概就是差兩級.
4/3 F2.0 的景深大約等同 135 的 F4.0 的景深, 這樣去想就好了.
淺景深與深景深之間的問題就不多說了.

至於可選擇的中低階鏡頭卻不多這點我是不同意的.
中階 1260 跟 50200 基本上你在別家是看不到的.
C家 24105L 是 f4.0 而且賣比較貴, N家最近要出 24120 f4.0 那個定價...
而且低階 70300, 918 這些鏡頭都是很優秀的...更不用說優秀的兩顆 kit...
真正在貴的是銀環鏡...因為體積跟大小都是比足 135 的鏡頭...

至於大光圈...我只能說見仁見智吧...
至少我個人很喜歡最大光圈就是可用光圈這個事實.
常常看 NC 兩家的鏡頭做大光圈, 可是接在 aps-c 機身上又是暗角又是周邊畫質低落...
搞到我隨便都要至少要縮兩級光圈才有我要的銳利度...就會去想大光圈是否真的是必要...


cpliu60 wrote:
你可以用 E-3 去追會跑會跳的東西看看, 那時你就會恨 ...

基本上, 一台無法忠實執行攝影師指令的相機 (當然前題是他不是菜鳥), 能不能稱作旗艦是很有爭議的, 在一台磨了 3 年的相機上這更是讓人質疑 ...


所以勒!!!

我如果有這樣的需要~我會去買能滿足我的需要的工具!!

E-5我根本就不會去看~既然我不會選E-5~批評它對我有何益處??

講了半天~覺得不好E-5的人~你還有很多選擇!!!!

又不是全世界只剩OLYMPUS在賣相機!!!
日昇照晨霧、竹結枝上露、黃鶯啼浮雲、我心歸故土~

llflyingfish wrote:
至於可選擇的中低階鏡頭卻不多這點我是不同意的.


突然覺得,講到4/3的中低階鏡頭時,Sigma好像都會被自動省略…雖然不是原廠,雖然不像別家一字排開一堆任君挑選,但是也沒到「除了銀圈就是KIT鏡」的程度吧…

10-20 F4-F5.6
18-50 F2.8
70-200 F2.8
105mm F2.8 Macro
150mm F2.8 Macro
30mm F1.4
50mm F1.4

這幾管都是Sigma出給4/3用的平實鏡頭,性能規格也很出色,Olympus自己是不出,但不表示4/3沒有鏡頭使用。

就像大家非要等O家的百微,不出就覺得O家欠所有人錢,空著鏡群沒補完就跑去搞M4/3,彷彿Sigma出的4/3鏡就不是4/3鏡,各種焦段非得Olympus親自擠出來才算數。

難怪Sigma感覺也是出的很沒力…大概除了30 F1.4以外其他的真的很難賣吧…

alexander1027 wrote:
光圈值= 焦距 / 有效孔徑
現在我們拿同一顆50 F1.8的老鏡頭來換算135與4/3的進光量差距
假設135有效孔徑是R , 4/3有效孔徑是r
R:r=50/1.8 : 100/1.8 = 1:2
也就是有效孔徑比為1/2
我們知道圓面積為Pi*R^2
所以兩者進光量的比為1/2的平方=1/4
也就是說4/3用老鏡開F1.8其等效入射光量約只有135全幅的1/4
這是我推的
不確定對不對 哈


錯得很離譜!!!!!

N = f / D 其中 N 是光圈值,f 是焦距 (像距),D 是光圈開孔的直徑

這是比值~就算鏡頭大小焦段感光元件不同~比值不會改變!!!

日昇照晨霧、竹結枝上露、黃鶯啼浮雲、我心歸故土~
windarc wrote:
所以勒!!!我如果有...(恕刪)


因為當時相信老o

而現在手上滿滿是zd時

可不是可以輕鬆的說換就換....
llflyingfish wrote:
常常看 NC 兩家的鏡頭做大光圈, 可是接在 aps-c 機身上又是暗角又是周邊畫質低落...


常常?

請把實際的例子舉出來吧, 倒底是哪些N, C的大光圈鏡? 以免得我下次買的時候碰到地雷, 謝謝!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