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4/3是全新系統,無需依附過去135規格,故Olympus 4/3全部都是全片幅?


amecat wrote:
說什麼鬼話

我不管...(恕刪)


這位大哥別這麼激動,好嗎?

首先,如果您迷戀大光圈淺景深,請直接考慮全片幅機種,
APS-C想必無法滿足您的需求,4/3系統就更不用說了。
小弟只能祝福您勤練臂力,並在大家合照時努力縮光圈增加景深,

小弟財力沒有您這麼雄厚,
只能仗著一萬出頭可以有輕巧機身+LIVEVIEW享受自己不在照片裡缺席的快感
同時合照放心開大光圈不用擔心有人糊掉罷了

還有,
您的500D&4/3解析能力計算基本上是錯誤的
因為兩種感光元件的長寬比根本不同,不是直接算就好

參照DPREVIEW
E-620 Pixel density 5.1 MP/cm²
500D Pixel density 4.5 MP/cm²
E-520 Pixel density 4.1 MP/cm²
450D Pixel density 3.7 MP/cm²
單論畫素密度而言,4/3系統依舊是比較高的,
所以如果不計鏡頭影響的話,4/3系統解析能力還是比較好的
"但是,這些比較意義不大,只是單純回應amecat大哥的論點而已"

畫素密度本來就不是越大越好,
不然小DC畫素密度都是DSLR的六七倍以上,
全片幅的畫素密度還更低。
但解析能力同時會受到感光元件大小&鏡頭影響,所以本來就不是套個公式就能算的



扯了這麼多,其實結論也很簡單,
影響DSLR表現的東西很多,不是片幅大就每項都贏
比了再多數據,也只是滿足心理的虛榮,換不到記錄珍貴時刻的感動

4/3用戶當然都知道高ISO普普、鏡頭閃燈選擇少,
但是選擇入手4/3系統就是因為他同樣有許多C家、N家無法滿足的優點
與其互相攻擊來攻擊去,倒不如大家一起開心拍照比較實在 :p
chenychen wrote:
還有人發明"135 思維制約症候群"
不過就是以多數人使用的規格來作為交流的基準
有這麼嚴重嗎?
那我可不可以說你是"4/3 思維制約症候群"
規格就是規格
沒有絶對的優點


若你不是來故意戰 4/3 E-P1 這類人,那麼請不要對號入座。
至於有沒有 135 思維制約症候群,大家心知肚明,只是有沒有人把他說出來而已。
歡迎來我的 Blog: http://www.masaru-vision.net
chenychen wrote:
還有人發明"135 思維制約症候群"
不過就是以多數人使用的規格來作為交流的基準
有這麼嚴重嗎?
那我可不可以說你是"4/3 思維制約症候群"
規格就是規格
沒有絶對的優點
只是方便眾家討論的依據...(恕刪)

同意
135的規格是由底片相機而來的
所以會延續到數位上也是為了方便使用老鏡
所以攝影有一定年資的會用135焦段作為標準去思考
也是絕對正常的
只要相機/鏡頭設計不受這種思維躓礙
規格沿用這標準也沒不妥啊
而且... 這也是攝影歷史的傳承啊 
K-7, DA21, FA35, Tamron A16
問題又不是規格好
相片就能拍得比別家好啊
還一堆的因素會影響到照片的成像
真的這麼強早就大賣變成主流了

MasaruRi wrote:
若你不是來故意戰 4/3 E-P1 這類人,那麼請不要對號入座。
至於有沒有 135 思維制約症候群,大家心知肚明,只是有沒有人把他說出來而已。

我當然不是來戰的,我都已經表達這沒什麼好戰的了不是?
我也想買一台E-P1來玩玩哩,因為我最近在玩pen ee-3
但平常是用450d,這有衝突嗎?各有不同巧妙不是?
何必只站在自己的器材規格上故步自封?
至於你發明的什麼症候群.當然知道不是說我
但我也不以為然
除非他也是只站在自己的規格上攻堅別人
然而你說他,豈不相同?
chenychen wrote:
我當然不是來戰的,我都已經表達這沒什麼好戰的了不是?


我覺得是你誤解了 4/3 的意思

4/3 指得是 採用 4/3吋 感光元件 所構築出來的 系統
跟你所指的比例是沒有關係的

4/3吋的影像也可以是 16:9, 3:2, 4:3....等等
chenychen wrote:
至於你發明的什麼症候群.當然知道不是說我
但我也不以為然
除非他也是只站在自己的規格上攻堅別人
然而你說他,豈不相同?


我想我至少不會去攻擊不同系統、不同廠牌,如果說當別人惡意挑起筆戰,我們連吭聲都不行的話,那麼這世界也就太悲慘了。
歡迎來我的 Blog: http://www.masaru-vision.net
450 wrote:
4/3 指得是 採用 4/3吋 感光元件 所構築出來的 系統
跟你所指的比例是沒有關係的


三分之四英吋是3.3866664公分是指對角嗎?我搞不太清楚
只看到有大大提供的資料如下

4/3
就是三分之四。它是2002年第三季由Olympus和Kodak聯合提出的一個新概念。
主要是想要統一感光元件的尺寸和鏡頭的接環。
4/3系統的感光元件尺寸是18x13.5mm,片幅比例為4:3。鏡頭的設計必須基於這個尺寸去進行,因此4/3可以說是一個定義了「感光元件」和「鏡頭規格」的系統,任何想加入的廠商都要照這些規格來設計產品,然後,就可以如他們當初設想的那樣:大家彼此可以交換鏡頭或機身來搭配。Olympus在新聞稿中強調,目前他廠用的APS CCD(CMOS)都太大了,而多半是搭配傳統鏡頭,在此情形下鏡頭的解像力遠遠追不上CCD(CMOS)本身的解像能力;此外因為CCD(CMOS)太大,會有光線進入的困難....云云。所以4/3系統就以較小的感光元件,輔以專門設計的鏡頭,達到最高的效能。此外最大的訴求就是讓整個DSLR系統輕量化。
阿.......大家一定是工作太忙壓力太大了.....

你今天拍照了沒?




4/3已經五年多了,當初是因為採用KODAK的"FFT" CCD才引起是否為全幅定義的爭論
但FFT之於4/3的定義在為CCD感光面積的最大利用,而不是在爭論哪顆CCD比較大...

至於樓上手機論者,我只能說,你用手機拍的高興就好,4/3的老用戶其實不那麼在乎片幅問題
天氣炎熱,別再挑筆戰,有空的話大家多出門拍拍照吧~

4/3是全新系統,無需依附過去135規格,故Olympus 4/3全部都是全片幅?

有錯的老梗......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