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

E-5 真的要來了 !!

Carlos Huang wrote:
剛看了N家的D7000定價及規格,這才叫大改版,相對於O家,感覺很痛心,O家的創新度已輸S家,規格又輸N,C家,這樣連我這個O迷都高興不起來,2010/9/14 就定為"O家感傷日"好了


離去的時候到了,反正Olympus似乎也不太在乎使用者的去留......

obicome wrote:



1199 美元...(恕刪)

是可以這樣算,不過~

泥坑的相機及xx怎麼看就是不對眼,規格再強也沒用。


沒錯 =.=
奶康的相機怎麼看就是看不慣 之前用了D3一陣子我還是覺得O家顏色比較對味


我對機身的要求可能比較不一樣 我要大一點的觀景窗阿阿Orz
labasmart wrote:
沒錯 =.=奶康的相...(恕刪)

剛好大光學觀景窗這點在4/3片幅上是無解的,就算是到1x了還是小人一號.
解決方案:
(1)倍率放大到超過1x
賠上OVF周邊畫質

(2)使用運動觀景窗設計
幾乎無法MF

還有不論是哪種方法,貴是免不了的.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我發現了
我發現了
Olympus E-5
DSLR史上從來沒有過的心酸

不知道O會不會玩全幅 OR 120
但是以他喜歡亂搞又死不用CCD的個性
下一台2手應該不會是O牌了
看到版上一些分享
現在超哈翻轉螢幕+Live View
下一台相機一定要有這功能
在構圖方便性上大大加分~
大隻佬 wrote:
各位前輩真是忠實客戶...(恕刪)


大隻佬兄,您有14-54MMII嗎?可否割愛?
spplkk2003 wrote:
大隻佬兄,您有14-...(恕刪)



報告...
不止14-54沒有...12-60也沒有
不過

今天去會場.....
@@小弟又轉向了...真是太好打發
最讓小弟失望的就是720P 同一塊LIVEMOS 5FPS
但E-5功能已可以滿足小弟需求(錄影部分原本就以A55+GH2為主)
現在左右小弟的因素....就剩"價格"....

不過,最大的原因
小弟是因為沈重的包袱
如果沒有的朋友,小弟還是推一下N,S,C......比較安全
大隻佬 wrote:
報告... ...(恕刪)


大隻佬兄,勸你不要太早出手,E-5的畫質很快就會被M4/3追平超越,92萬畫素的LCD也會被應用在M4/3機身上,加上更快速的Live View對焦,說不定還搭載了更好更新的感光元件以及圖像處理引擎,.....,往後的重頭戲會在E.V.I.L這塊,觀望一下比較好(我預估半年內)。

大隻佬 wrote:
報告... ...(恕刪)


我也覺得現在ZD鏡的二手價在谷底
其實不是賣出的好時刻
重點是 它們還是這麼優秀阿 並不會因為E-5出了 它們變不銳利吧?
本來廠商就有轉型過渡期
雖然我已經不期待O家有啥驚人之舉了

不過看到D7000讓我想到
機身固然是棒到沒話說 價錢也訂得很棒
但是哪支Nikon的標準變焦跟得上D7000的16mp sensor?
本來想跳家 想到鏡頭這一層
還是都冷掉了

出清跳家只有虧錢而已
14-35 + E-3繼續用吧
用到有出可以接ZD鏡的無反光鏡旗艦機身出現為止
感覺划算的多

大隻佬 wrote:
今天去會場.....
@@小弟又轉向了...真是太好打發
最讓小弟失望的就是720P 同一塊LIVEMOS 5FPS


幫補一下血吧…

這次E-5其實大概反應兩件事,一是「現階段」Olympus無力、或者無能在4/3上投注心力,二來是,其實Olympus倒也不是真的耳背,之前一些對4/3的缺失所表達的意見,他們也是有聽進去…

簡單的說,E-5是一台吸收了現階段所有Olympus技術的機體,遺憾的是,看起來這兩年是「M4/3」年,不能說E-5沒有進步,只是,在單眼的部份,進步程度為0。

所以沒有更快的連拍,沒有更猛的相位對焦,所有「只屬於單眼反光相機」的部份,沒有任何的進步。

但是無關DSLR的部份,進步是看得見的,至少在這一年,Olympus在影像處理、對比對焦這幾個M4/3的大項目上都有抓住,這股動能的豐沛程度,並不輸4/3草創初期,不過和4/3不同的是,Olympus這次在M4/3上沒有再往奇怪的方向跑,簡單明確緊咬著Panasonic的步調。

或許老4/3會感嘆Olympus被Panasonic牽著走,但其實這也表示Olympus慢慢的感覺不再像是過去那個「只顧著閉門造車」的公司,M4/3機身或許少了驚喜,但至少目前看起來,保持目前的步調,Olympus應該是可以在這條路上穩定前進的。

所以E-5我想可以這樣看:撇開LMOS的表現不談,Olympus在影像晶片的軟體上,其實已經是趕上一線的水準,在幹譙LMOS的同時,其實我認為這一顆新的Truepic v5+的表現,應該是符合當前的水準,距離,其實比起E-3時是靠近不少的。

對焦系統雖然保持不變,但是至少目前聽起來是有修正的,而且不是隨興的亂修正,之前的PO文裡有提到,就實拍而言,E-3的千鳥對焦最大罩門,在於啟動瞬間的猶豫,及C-AF的薄弱,這次E-5的對焦的修正,我認為方向看來是抓對了(終於)。

LCD就不用說了,這種再不換真的會讓人翻桌的東西…雖然規格上也沒什麼強的,不過看在可翻轉及防水的份上,加上顯示品質據說不錯,暫時就放過他們…有作有機會…

另一個低通濾鏡…嗯,或許部份人無法了解Olympus為什麼特地拿這出來說,但如果沒事就會到處去看英文評測網站的,就知道E-3出來那幾年,各大網站用來測試ZD鏡的居然不是Olympus本家的機器,而是Panasonic的L10,這一點就Olympus來說其實是個恥辱,因為ZD鏡中解析能力最高的50mm F2,最佳數據居然是接上L10才測出來的,那麼,原因呢?答案就是那片低通濾鏡(Low Pass Filter),幾乎所有網站一面倒的將ZD鏡無法完全發揮實力的原因指向Olympus強度過高的LPF。

LPF是整台相機最靠近感光元件的濾鏡,因為極度靠近,所以對畫質的影響也就極大,設計的好加不了太少分,設計的不好卻能嚴重減分,對影像細節的影響是很顯著的,所以,不敢說E-5光靠一片LPF就能翻身,但至少在無新功能可加的情況下,E-5至少在問題的改進上,作的很細膩也很全面。

所以我也不想對規格多說太多,與其說憤怒,不如說遺憾,遺憾Olympus磨了八年,看起來終於全盤掌握4/3系統的此刻,卻也是要向4/3告別的開始。

所以,罵歸罵,我想回到現實面看,Olympus其實不全然是麻木的,慢慢的也開始學到如何去聆聽客戶的聲音,決定改善的方向,只可惜,太晚。

或許沒有M4/3的橫空出世,今天所見到的E-5會更讓人感覺到「銘機熟成、更進一步」的誠意,但,趨勢不會變,方向不會變,現實如此,能屬於4/3的其實也就只有這短短幾年,下一個世代,不只Olympus,所有的人其實都不可避免的要思考SLR這個已經存在了這麼久的東西,到底現在還有多少存在的意義?

4/3系統絕對是會交棒給M4/3的,M4/3目前跟不上4/3的癥結,其實沒那麼難解決,只是,我心裡頭還是認為,4/3是會結束的,但ZD鏡、以及陪著4/3撐到現在的這群鐵桿部隊,Olympus應該不至於腦殘到放棄的。

不過說到這就想再踢一腳:其他部份逐漸從腦殘中復原,但定價的腦殘程度卻倍數增加,這在未來應該是個隱憂…

所以,賭盤已經開了:賭Olympus的,就準備撿銀圈,三萬多的714跟五萬多的35100,這一注不可否認會下很大,但是要是真賭中,可能大半輩子都不用再去煩惱鏡頭要不要攻頂的問題了…
  • 7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