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540901 wrote:那意思是我的11-2...(恕刪) 這支應該不會賣吧! 除非還會出6-12 mm 越廣越好~~~其實你可以考慮買魚眼 8mm 這支夠廣了! 只是會變形 剛開始看會頭暈但是看久就習慣了
這顆7-14mm我也考慮好久 好幾度想下手雖然桶狀變形非常輕微但透視變形超嚴重看了好不習慣 我知道這是DSLR/SLR的特性之前用過sigma 12-24在SLR上就領略過用過RF後 深深體會 超廣角 還是RF深得我心因為鏡後距離底片/CCD很近 透視感小很多當然 一定有人超愛那種透視感的~ 個人不慎喜歡啦但可惜的是 RF數位化之牛步VC12在R-D1s上 變成18mm而Kiinoptik 9.8mm 換算後也才15mm 而且還找不到開始擔心 若五年內 沒有一台像樣的D-RF機出現RF系統將式微 滅亡嘛~應該倒不至於
四方形見竹C wrote:因工作關係小弟以往常...(恕刪) 理想廣角鏡的光學設計是對稱式, 即鏡頭的入射光視角為 90 度, 則鏡頭輸出到 CMOS 的射出光也是以 90 度範圍輸出, 著名的例子是 Hasselblad SWC Zeiss Biogon 38mm. 但是 SLR/DSLR 的廣角鏡都是採用 Retro-focus 的光學設計藉以避開反光鏡, 這種設計鏡頭輸出到 CMOS 的射出光範圍角度小於鏡頭入射光視角, 拍攝近距離物體容易產生失真, 透視感也有影響, Nikon 135 FF DSLR 鏡頭接環到感光元件的距離是 46.5mm, 而 4/3 DSLR 鏡頭接環到感光元件的距離是 38.67mm, 比起 4/3 DSLR 系統反光鏡的大小, 這個距離被刻意地增加, 使得進入 CMOS 的光線更垂直, 用以達到在 4/3 DSLR 使用廣角鏡時改善 CCD/CMOS 的邊緣畫質, 但是相對地造成 4/3 系統廣角鏡的光學設計更困難, 透視感也比起 135 廣角鏡的成像更不自然.
颱風過後的星期日.帶著這顆7-14來到溪頭..想說台中市出大太陽..溪頭應該也不會差到哪裡去..結果人算不如天算..一到溪頭就陰陰的不過陽光有時有小露臉..但沒有多久..就收起來了..到了下午三四點..我勒..開始下起小雨..接著就是中雨..然後...就是大雨拉..不過..趁陽光出來時..意外拍到一隻小昆蟲..他的觸鬚好可愛..沒想到7-14這樣的廣角鏡頭也可以如此近拍...跟各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