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動手玩】Olympus OM-D E-M1 Mark II 正式登台‧4K錄影、18fps連拍、121顆全十字對焦點!

跟A7R2比? 那跟H家中幅無反比要跳樓囉!? XD

想想自己用M43滿不滿意, 別家有沒有自己想要的功能/操控/效果再決定吧.

事件視界 wrote:
S7R2
就不同需求阿 想要的還是會買啦
硬要跟全幅系統的砲鏡比起來 這機身價格我覺得還好吧
而且規格算對的起這定價了 日本訂價都還比台灣高
有想要換機跳到E-M1M2
18fps連拍太吸引人了
另外十字對焦最近看粉絲團有影片出來 感覺也蠻實用
什麼題材要用到18連拍?有多少題材是8/10/12連拍都不夠的嗎?

jenhoxen wrote:
什麼題材要用到18...(恕刪)


AF-Lock + 電子快門 還可以60fps raw+jpeg. 夠不夠?誰又能說e-m1 mk1不夠?

追器材最常的說法就是,不怕用不到,只怕需要的時候沒得用. 預防萬一當然要多花點銀子.
jenhoxen wrote:
和01當年的EM1...(恕刪)


但看看片段中0:36被後面的模型干擾到,對到後面了,如果背景複雜一點會不會⋯⋯
https://youtu.be/zpw1hThXZgw?t=36
stanmkl wrote:
但看看片段中0:36被後面的模型干擾到,對到後面了...(恕刪)


您說得是,看測試片時我也注意到了,但這樣的狀況即使在D800等級的DSLR上(觀景窗對焦)也是會出現,似乎很難不管怎麼跑都百分百鎖在主体上;比例不高就視同過關(與評測者所下結論相符)了.

分析36秒處失焦的移動方式,是原鎖定對象快速移出畫面,而構圖範圍未隨之移動;或許預置的人工智慧判讀為原目標追焦任務已結束,後來指向的這個模型是新的主體,這也蠻符合實際拍攝時的狀況--例如打籃球,拍攝位置是底線,往左快速移動的模型是帶球上籃者,後面模型是搶到籃板的人

當然,還是得多一些例子才說得準.
拍運動類,最佳姿態往往稍縱即逝。

jenhoxen wrote:
什麼題材要用到18連拍?有多少題材是8/10/12連拍都不夠的嗎?
運動和鳥類攝影,是用量來追上品質問題。
動作愈細愈能夠找到best shot
這是常識,

若是能有30張,其中8張準焦,就有8張的範圍可以選,
拉高比例和每秒鐘拍攝張數,動作掌握度就更好了。

用不到的人就用不到了。

jenhoxen wrote:
什麼題材要用到18...(恕刪)
DavidWalther wrote:
動作愈細愈能夠找到best shot
這是常識(恕刪)


哈哈哈...我只是想確認:會對一家以[速度]和[準焦率]見長的廠商打出18fps這張牌而感到"很吸引"的用家,是真的了解您說的[常識],不是覺得高fps就代表"很厲害"、"很適合拍運動物体"

(至今運動場上照相機的王牌也不過14fps,歷史要改寫了嗎)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