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OLYMPUS E3的產地是JAPAN還是CHINA呢?

jin_hsu@hotmail.com wrote:
那看來 aaablu...(恕刪)


台灣的3系列我不清楚,
但X3產地應該是來自奧地利, 只有X5來自美國,
可能因為X3主要供應歐洲,X5主要供應美國
BamBamBam wrote:
還好你是女的...要...(恕刪)地毯強調純手工....產地反而在落後國家是吧


手工細不細緻基本上跟國家落不落後無關啦。
今天大家對 MIC 的產品特別感冒,我想已經不是台灣特有的現象了。
美國媒體這一年來也經常報導中國製品的問題。

我對 MIC 那麼有偏見,卻還是買了 Olympus 的相機,而且我覺得相機品質很不錯,證明我當初相信 Olympus 的招牌是對的。

因為 MIC 而不買 E-3 也不是啥損失,不過就是消費者的選擇嘛。
就像當初我會因為木村拓哉代言而考慮買 D80,對很多人來說這個理由也許愚蠢,
但每個人買相機的需求本來就不同了,也沒啥好爭的。

Olympus 的品質如何,使用者自己最清楚。
http://blog.yam.com/nuanua
BMW的價值在於他的科技與操控,
組裝品質就算是德製也不怎麼樣,
沒看到新的大5引擎居然還會吃機油,
更離譜的是德國原廠解決不了,當地免費提供加機油服務。

再來看看JD POWER無論是滿意度與新車品質,
在世界各地幾乎都是日系車獨占鼇頭,
今年德國的滿意度前三名分別為Lexus Honda Subaru。
撇開產地情結
MIC的品質不一定不好
不過 稍有瑕疵的不良品流出率卻增加了,相對終端消費者取得所謂的"機王"的機率也會增加,
這點有只要有幸可以看到工廠KPI report前後期(原產地 VS 移轉至大陸廠)的數據,
那就嘿嘿嘿...........數據還是會說話的

Anyway,我還是會儘量選擇有M.I. 原產地的產品,MIC的....就當作無可避免的備選吧

1. E-1 , MIJ , 買來LCD 有亮點, CCD 也有一顆亮點.
都是回元佑更換新品才解決.

2. E-330 , MIC , 買了兩台,都沒有什問題,組裝也OK.

3. E-300 , 買二手的, MIC , 接手發現可能快門有問題, 送元佑維修, 目前觀察中.

4. E-500 , MIC , 拍了2500多張, 目前已不在身邊, 使用期間並沒有任何問題.

MIJ *1 , 不良 * 1 , 不良率 = 100%
MIC *4 , 不良 * 1 , 不良率 = 25%

依我自己的經驗,好像O 家MIC 的品質還穩定些...

ruby6436 wrote:
就算是日本人也是在乎...(恕刪)


100%那個也不過是個行銷手法...難不成還要詳細報告25%從台灣, 45%從日本,....

我也可以跟你們說在澳洲這裡也很強調 100% made in Australia..尤其是蔬菜水果. 我覺得這個應該是牽涉到愛國心跟民族性有關吧...商人做行銷當然是要找當地明星代言, 當地的慣用語, 因為目標族群就是當地人阿. 用local products 比較容易打入locals的心吧

產地情結我有, 但是不要太迷信. 不要一昧的告訴自己日本的都好, 中國的都不好....日本人都是好人那中國人都是壞人囉? 好學校也是有壞學生的.
cake0715 wrote:
BMW的價值在於他的...(恕刪)今年德國的滿意度前三名分別為Lexus Honda Subaru


你要不要自己去查清楚,
1. LEXUS因為賣的數量太少, 根本沒在統計內
2. 就算把LEXUS改成TOYOTA, 排名也非如此
土豆+麵筋 wrote:
1. E-1 , M...(恕刪)


原來機率是這樣算的......
BamBamBam wrote:
原來機率是這樣算的....(恕刪)


如果只是分享自己使用的經驗, 自然是沒問題; 講到機率, 我真的也不知道機率可以這樣算...
拿個"無能"當圖示也違反板規? 也叫觸犯政治? 01文字獄到這種地步啊?
BamBamBam wrote:
原來機率是這樣算的....(恕刪)


不然您以為該如何算?

您只能說他的 sampling 方式不具代表性, 至於機率的算法, 還有第二種嗎?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