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這就是E-M5畫質的極限?


richard_huangtw wrote:
雖然e-m5到iso...(恕刪)


XP不能裝耶
我也有用過DxO 9

個人的電腦配備不算太差
i5 3570K (3.8GHz)
GTX 650
8G DDR1600 RAM
WD 1TB 黑標

結果跑Prime一張還是要70秒......

真的用不下去
我很喜歡DXO的處理效果. 不介意等多一些時間.反正如果我懶我會直接拍jepg
但用ISO 3200以上時. DXO真的解決了很多軟件油畫化的問題.以下是EM-1 ISO6400 RAW再用 DXO 9.0 轉出來.我還裁過圖


我自己是很滿意細節的表現... ISO6400 RAW的話,我是很放心拍下去. 如果縮圖.ISO12800也沒有問題
我還是會把Auto ISO定在800配合大光圈鏡頭,有必要時才手動設更高

5000轉檔的效果很不錯,但再往上擴展ISO的部份其實轉出來就只有雜訊的形態比較好看,細節都嘛差同時也沒啥後制空間了


用今天拍的照片測試了一下,12-50mm這顆鏡頭,微距模式,F14,ISO200

個人覺得DXO的Prime解碼確實在高iso的影像平滑度有不小的幫助,但是在一般影像不需要NR的狀況下,細節卻差了蠻多的。

大圖,左LR5,右DXO 9,NR都是關閉:
http://i.imgur.com/V2L63iE.jpg
白天是student,晚上是American Club Security Guard

aquawill wrote:
用今天拍的照片測試了...(恕刪)



細節看上去差別不大,聽別人說LR5默認會調整對比度。
luftbubi wrote:
我還是會把Auto ISO定在800配合大光圈鏡頭,有必要時才手動設更高


me too! 我是上限設在ISO400內.

我平時需要用到很高快門機會並不多, 目前只有非常少機會拍室內的運動遇到.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aquawill wrote:
個人覺得DXO的Prime解碼確實在高iso的影像平滑度有不小的幫助,但是在一般影像不需要NR的狀況下,細節卻差了蠻多的。...(恕刪)


試了一個晚上,發現似乎DxO預設的銳度比OV3低,所以看起來細節比較差,把Unsharp Mask開到200就比較接近了。不過,我還是比較喜歡OV3的顏色,同樣用自訂白平衡,調整到曝光接近(關掉Smart Lighting)即使關掉和顏色相關的設定(Color Rendering/Color Accentuation),顏色的飽合度和還原度OV3還是比較好。

不過在ISO3200以上DxO的除噪真的很威。
就如同crowdedcity兄所言, 其實PRIME並不會讓輸出的細節降低,
而是相機直出或是OV3預設的銳化值相當的高.

把DxO的Unsharp Mask調整一下, 能夠追上甚至超過OV的銳化感.

DxO測試的設定


DxO


OV3


原本在DxO被柔化的部分 又像OV一樣“跳”了出來. 當然還可以再更銳利,只是實在沒那個必要.

請注意看黑色把手的部分, OV3已經看不出把手粗糙的表面, 而DxO可以.


另外小弟之前說 iso-400以前沒有開PRIME的必要性. 但經過實際比對後, OV3抹得實在太不順眼.
即使iso-320, 我真的覺得都有用PRIME的價值. 若是在意銳化不足, 可以自行調強一點(其實非常多)喔!


至於顏色飽和度,小弟是認為兩邊差異不大, 主要造成差異的原因:

1. OV預設對比高. 各位可以注意亮部, 相較之下OV輸出常常都是亮部爆掉.
2. DxO Smart Lighting 會把亮部壓下去還原原本過曝的細節, 暗部又提高亮度. 所以造成畫面感覺較為"平".

所以簡單說, 剛用起來確實會有失去的O記的味道的感受.
但其實這些預設都可以改. 把偏好的設定放進Preset裡就好囉~

OV原本就免費, 為何要多弄這些事情...又要多花99美元 去搞DxO呢?


一切都是衝著 這個PRIME啦 XDDDD (其實Dynamic Range也很威)
Dxo 9還有個功能不錯

就是可以依照相機型號搭配鏡頭做校正,印象中有色散、暗角、廣角變形
畢竟他們也是以LAB自稱,數據應該也是一等一的多,M4/3自動鏡頭幾乎都有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