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世代交替 旗艦之作‧OLYMPUS OM-D E-M1

先感謝吉姆林大大這麼深入的評測
9月多台中的體驗會就聽說有Color Run一直在等大大的文
olympus強悍的防滴防塵優勢在EM1終於回來了~
EM1的性能個人體驗過的感想
是覺得操控性很便利的一台機子外部功能鍵超多
畫質跟高ISO也比EM5略好 實在是一台很不錯的機子
而且還有通過Color Run的考驗強大的防滴防塵

CUFOX wrote:
問題是現在A7縮那麼...(恕刪)

其實拿過EM1實機並不覺得他有多大 就跟EM5+第一階手把差不多大小
實際體驗過跟只看網路照片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一開始我也覺得太大了吧
看到實機後就覺得其實還好(個人感受)

brexchen wrote:
看來都是E-M1一面...(恕刪)

USB 三巨頭 B大回來關注本版了
B大的言語果然犀利 M43鏡群都發展起來了應該不至於變成夕陽工業
如果片幅小的微單就是夕陽工業 那nikon 1不就
我覺得不一定每個人都需要FF機種 反而是中低階的需求會是最大的市場 也是M43剛好能生存的市場像P家最近出的GM1+12-32就很有本錢去搶回被RX100攻略的市場
(當然olympus的售價能低一點的話接受度會更高一點 不過還有P家在一直跳水其實也不錯)
olympus要搶攻高階市場的話還是要發展FF不然就是X3感光元件
像B大有轉接老鏡的強烈需求 那A7真的是很好的選擇
像小弟這種一般民眾M43就夠我開心了 尤其是小弟手殘 五軸防手震對我真的很重要

EM1算有點生不逢時 剛好A7發表帶來的衝擊真的不小 不過就"鏡頭"的體積 重量 種類 二手價格來說 短期之內 M43還是有一定優勢 就看日後適用A7鏡群會不大爆發還是外星科技讓鏡頭縮小 這樣對於N C的FF 以及 O P 的GH3與EM1衝擊才會真的來到 機身部分就等吉姆林大大的A7使用評測 看EM1還能不能保有操控性(熱鍵多)防滴防塵的優勢 五軸防手震算是目前最大的優勢了 不過A7的後續機如果吸收了這技術 到時候olympus還沒發展全片幅就真的GG了
EM1雖搶不到新用戶 但有鏡頭包袱的人還是會買單的
感謝吉姆林大的測評,尤其是水洗影片令人印象深刻
用了EP3兩年多後,決定跳至EM1
防滴防塵,加上5軸,小巧的M43鏡,對我來說實用性遠高於高畫素相機
我又不開攝影展,高畫素有何用,看照片都用原圖來看不累嗎? 自己看得順眼就好
再者,此次Sony A7的定價雖然很殺,可是再看那鏡頭的價格,嗯~直接就不考慮了
感覺像是現在的印表機都很便宜,貴在墨水阿

如同有些大大講的,各有各的好啦~
恩 … 期待OMD後續機種:)

EM1 對於沒有43鏡的我 ,完全沒有吸引力 …
當看到A7/A7R發表的時候,我心裡也不禁喊了聲 "糟了!!是世界奇觀!!"

但是冷靜想想,連NEX的那些鏡頭群我都覺得大顆了,那FE mount的鏡頭...??

果不其然看到那些鏡頭,規格好的果然又大又重又貴,
便宜的,果然看起來也是沒啥好貨...

加上機身沒有防手震,然後也沒有觸控螢幕,
我就知道我可以繼續好好用新買的E-M1/12-40了。

Sony新的無反FF的確是個吸引人的產品,
但是一套新的系統要發展起來,沒個兩三年是辦不到的。
君不見NEX都出多久了那管旗艦級的SEL16-70才姍姍來遲??

也許兩三年後鏡頭比較齊了,副廠支援也到位了,
機身功能也可能更強大更便宜了,到時候要跳家再跳家吧。

現在買A7/A7R搭配第一批這些不合用鏡頭的人,
到時候還不是一樣要把現在買的出清再買新的??哈哈哈~~~~~
birdpon wrote:
當看到A7/A7R發...(恕刪)


+1

無反FF的市場,大概要過個兩年情勢才會比較明朗
也絕不會只有SONY一家
如果沒有轉接老鏡的需求
現在跳下去真得太早了

搞不好看個兩年
發覺自己的需求其實是FF DC 搭配 APSC or M4/3 EVIL
Nighteen wrote:
當初進入O,是因為E1大全套陷進去的......(恕刪)

E1大全套當年好像真的拉不少玩加入坑欸

wizardlee wrote:
很棒的測試文!!雖然...(恕刪)

在數位當道的時代,大家好像只在乎片幅...其它規格似乎都不CARE了...但其實有認真看文章的網友應該不難比較出E-M1的強項在哪,可惜的就是價格偏高,不然玩家的接受度應該會更高。

CUFOX wrote:
相較A7
E-M1的定位是:
1.對畫質要求不高
2.對景深要求不高
3.想要便宜龐大鏡頭群又要輕便

簡單的說就是同價位下犧牲畫質景深換取鏡頭重量減輕和更多的便宜鏡頭
這樣的關係很像 NEX V.S. 中低階M43

1.其實不僅感光元件,鏡頭影響的也很大。
2.這就要看用戶的需求了,畢竟原廠也有長焦段大光圈的鏡頭可選擇
3.便不便宜我不敢說,但比APS-C或是FF鏡頭輕便那是一定的。

SAM20030103 wrote:
先感謝吉姆林大大這麼深入的評測
9月多台中的體驗會就聽說有Color Run一直在等大大的文...(恕刪)

裸機在Color Run裡頭拍就是一個爽啊

雷恩小雞 wrote:
感謝吉姆林大的測評,尤其是水洗影片令人印象深刻

那種任何情況下都可以出勤拍照的感覺真的很過癮。
✍ɪɢ|https://www.instagram.com/jml888.photography/
小弟昨天看到sony的新聞也為之一震
不過看到鏡頭的價錢就消風了
m43的三寶12/25/45都是一萬多甚至幾千元就玩得起的優質大光圈好鏡,體積又輕巧
m43專注在輕便的市場還是大有可為
FF無敵論又開始廣泛的出現了

話說前幾天在國外玩時一直有個感覺
那就是....怎麼身上的相機包那麼重
(GH2+20mm+9-18mm+14-140mm+一小罐水)
但這已經是市面上算比較輕量級的組合了

有趣的是發現許多大陸人在景點區
都在比誰的鏡頭機身比較大
重量體積根本不是重要因素

總之,要上網打嘴砲時相機的畫質是最重要的
畢竟95分的畫質跟85分的畫質放大到100%去看絕對是看的出差異的
但相機要帶出門時,畫質/重量/體積怎麼抉擇只有自己才清楚
就算騙得了別人,還是騙不了自己的
SONY發表新機確實吸引不少人,不過EM1後來看評測發覺外觀也沒當初看那麼醜,只是看著身邊的EM55

覺得要是賣掉在換EM1其實也是有些小損失,加上加入M43之後,小奶好用的1.4光圈價錢也不貴之下

ISO質似乎很少可以開到3200,EM1比較吸引我的反而是那HRR功能,其他看起來就還好,還事先把EM5

摸熟一些,也許下一代機型又有更驚喜的傑作不然我看大家有入手的EM5應該也沒拍到幾萬張吧

照這樣拜新機下去其實滿傷荷包的.
色彩好棒~~~~~~
吉姆林 wrote:
OLYMPUS旗下的...(恕刪)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