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ones wrote:
實際上,這個 關>開>關 的動作不是不能改變的,Sony的NEX-5N跟NEX-7的前簾電子快門就是在改變這個動作,Nikon D3的快門延遲官方數據是0.04秒,所以理論上,CMOS的重置時間只要小於0.04秒,結合前簾電子快門,要比DSLR的快門延遲更短不是不可能。
alphones wrote:
但就算如此,沒有前簾電子快門的E-M5終究還是有著隱憂:快門耗損,即便E-M5採用與E-5相同強度的快門組件,但先天結構註定會讓E-M5的快門壽命遠比E-5或其他的專業級DSLR更短,我想,這應該就是Olympus不能將E-M5歸入「專業相機」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改變這點,讓E-M5真正跟上專業的DSLR相機,除了EVF的時滯外,終究還是改掉目前這種四步驟的曝光程序才行。
我很同意alphones兄的看法。
當我們來討論快門延遲的時候,得先從物理機構開始,如果這件事情並不能有更好的方式跟途徑來改善的話,基礎的特性並不會相差太多。
我們同時回到拿E-M5來做專業用途這件事情。
對專業用途或者職業用途來說,速度當然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以現在無反光鏡的物體限制(諸如alphones兄所說的關>開>關這個動作),或者對比式對焦與馬達的配合(AF速度),ILDC相對起DSLR來說都還有一小段距離,並不是不能拿來作專業用途,只是必須適應這個落差。
當然,ILDC這樣的相機並非是以職業用戶作考量,所以以職業用途來探批判這個物理限制是比較說不過去的。自然,我們可以探討因為這樣的物理特性,在家裡拍攝小朋友的時候,應該怎麼熟悉或者實際轉化應用,但用這種單機身三萬五的機器,一直攻擊它哪裡不足不堪職業使用,未能了解訴求族群的話,實在不是一件很明智的作法。
我們常看到人們談論,說E-M5擁有防滴防塵,也內建EVF,速度也相當迷人,為什麼Olympus的官方訪談說E-M5還不算專業機?
這樣都不算專業機,那什麼才叫專業機?
對專業/職業用戶來說,速度之外,還有一件事情很重要,那就是信賴度。
我們可以從一些模型看出來,E-M5即使是金屬骨架,但似乎是兩片拼湊起來的而非一體成形,另外也是alphones兄所說的快門耐用度。
如果這兩件事情(機身的強度、快門的耐用性),都比不上E-5的話,自然Olympus用很嚴謹的態度來說:E-M5還不是專業機種。
這也是相當可以理解的事情。
以這樣的觀點看來,Olympus其實還是把真正的專業機種放在E-5/E-7(如果有的話)上面。
OM-D這樣的機器,我們可以稱作是業餘用戶的最頂階,而職業用戶能夠兼具輕便與信賴感的折衷方案。
euyoung's soliloquy - http://euyoung.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