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入手隨手拍E-P1+17mm F2.8E-P1+17mm F2.8E-P1+17mm F2.8E-P1+17mm F2.8E-P1+17mm F2.8E-P1+17mm F2.8E-P1+MMF-1+1260心得:真的巧,好厲害17mm F2.8 這顆定焦真的恰當好處愛不釋手MMF-1應該會休息很久!!
kkkkkk wrote:小弟我大部分朋友看了目前E-P1的成像都相當失望,包括小弟在內,但是隨著一些轉接照片陸續出爐之後,可以90%肯定目前許多成像不及格的問題是在那顆kit鏡上面 之前有用肉眼仔細比較過, Kodark CCD 和現在 Pana CMOS 許多照片,現在的 CMOS 已經表現的很好, 不過, 說實話, CMOS 的雜訊(類似)還是比較多,所謂的雜訊, 不太像我們一般常見的高ISO雜訊,他的雜訊讓人感覺, 好像髒髒的感覺, 可是要找雜訊又找不太到...以前大家都認同 CMOS 雜訊比 CCD 高吧,或許改良到某種看似比 CCD 雜訊優良, 但仍存在某種原本就有的特性吧。而 CCD 質感給人一種比較純淨的視覺感覺。這就好比 Foveon 又有另一種影像質感般,很奇怪, 有興趣的人多注意看看。Ps.還是 cmos 色階連續性(一致性?)沒有 ccd 來的佳? 或類似這種特性? 這就要請版上這方面的專家來探討看看吧....
jason206 wrote:之前有用肉眼仔細比較...(恕刪) 我也覺得大家可以開個版討論不同不同家CCD CMOS的發色 立體感等感覺九成九都是在討論鏡頭對於成像 發色 散景的影響..其實感光元件也應該是個重點卻很少人提及..可能是感光元件校能和機身電子性能跟晶片等等加乘影響跟底片機時代"不同底片"的感覺 差別性沒那麼大我個人是覺的Kodark CCD 和富士都滿乾淨的..C家 CMOS 感覺有種粉粉的感覺N家 沒用過不知道O家 大家都知道..不多提SIGMA x3(正在研究中) 立體感強 不過會有"死馬紅"現象..另外很吃現場光希望多點人討論各家感光元件上的差異最後..EP-1 真是很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