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OM SYSTEM「OM-3」發表,同時帶來 M.ZD 17mm f/1.8 II 與 25mm f/1.8 II

M43還是有其優點的,而且這套系統在日本賣得也不差,
比如說,當你需要遠征極地或高山時,只有M43的長焦段與輕便的機身體積,
有辦法陪伴你上山下海,而且Olympus的機身性能滿強大的,耐寒且手持1秒拍攝都不是問題.
總之~這套系統有屬於他的族群在,個人認為嫌棄他的就不是他的使用族群,
我就問:用FF拍妹子當鍵盤俠的肥宅登百岳嗎XD?
我個人對Olympus改觀是因為我去上了他們的攝影課程後發現有很多銀髮族和退休人士,
常常出遊需要一個輕便帶出門不負重的攝影系統拍拍美景和人文照片,或是一些年輕的極地的年輕探險者需求,所以我實在不懂噴這個系統的人,不去試著瞭解這個系統就在那邊噴~好好去認識一下這個系統會發現他的機身性能有夠強大到完全不需要進到電腦後製,自己不會用不代表M43不行好嗎??如果哪天M43系統不再更新,才是攝影愛好者的損失!!!
flody

全幅也有拉下面做的幾支小光圈變焦,其實像素密度差距少了後m43優勢更沒了

2025-02-17 10:21
蘑菇先生

z8 24-105爬山 pen f 12-100百岳都有 還是自助所以呢

2025-02-17 21:27
雖然復古好看,但是這價位真的是很有自信。
請問大家 OM1 mark II 和 OM3 在各功能上的差別有多少? 對焦? 感光片表現? 錄影? 新功能? 有沒有別的網站有比較表格?
kenny72014a

感光用同一顆所以畫質跟對焦能力都一樣吧,主要就差防手震跟連拍速度

2025-02-14 10:44
jenhoxen

OM3的防手震級數少1,有可能是歐規新標準所致(以前各廠只要宣稱"依本廠標準測定"即可[笑])

2025-02-14 18:53
hsiao-hao wrote:
M43還是有其優點的


是有優點,但是優點目前只剩下重量和體積

如果松下G8改成2千萬畫素,防震弄到6.5級或是7級,加入相位差對焦,拍4K60P不裁切其他規格照舊一台水貨賣25000或是接近3萬我會買(當時G8水貨2萬整,後來連12-60 KIT水貨整組2萬),G8印象中有防滴防塵,也是部分鋁鎂合金機身(有錯誤請指正)

我出國帶M43只是為了輕便,但是我常在低光源下拍(出國也是),M43真的難應付,你說有1.2 1.4大光圈鏡頭,老實說也不便宜,還有帶M43是為了拍定景影片,用過R8,我幾乎可以用記者的拍法去拍照因為對焦強太多,低光源到ISO 12800也還算可以(沒經過後期軟體運算高ISO降躁用預設JPG直出看),可以拍4K60P無裁切(不過浪費很多記憶卡空間,人家4K60P流量150M但是CANON搞到230M),除了體積大還有重(因為我用以前留下的EF鏡頭)相比之下真的比較好用(我不用帶兩套出去了)

OM3的機械連拍6張和R8一樣,電子快門連拍差異也不大

有啦,我去錄飛機影片會用M43,因為我FF沒等效到600mm的鏡頭,但是AF能力實在................(我用松下沒PDAF的機身,有PDAF的實在太貴),你說M43景深深,掛100-300上去不用到300只要250端你還是有感覺100公尺到200公尺要重新對焦

不要噴我,我M43也用蠻久了,現在也還在用,不過主力慢慢轉移回CANON系統去了,至少CANON系統讓我有機會兼差賺一些錢(AF的關係)
hsiao-hao wrote:
M43還是有其優點的


優點不止重量和體積, 但也不一定是重量和體積。
不一定是指, 假設A7C配50/1.8, M4/3, 就隨便找一台有EVF的例如OM5配25/1.2才有接近(f/2.35左右)的淺景深效果, 那麼重量和體積都不佔優。
(當然鏡頭還有很多要素要看, 例如造工, 發色, 散景特色, 彗差, 橫向縱向色散, 四角失光, 變形, 放大率, 呼吸效應, 對焦速度和聲響, 三防等, 不可以單以淺景深一項來評論)
如果m4/3換上e-m5,gx9 配25/1.8這類, 這樣在重量和體積就佔優。可以選的範圍很廣闊。
如果一次要帶幾支鏡頭出去, 包含廣角和長焦等, 那麼m4/3重量和體積的優點就更明顯。
簡單總結就是, 在可以最低的預算中, 體驗最多的焦段, 而且可以把幾支鏡頭出去, 又讓重量不超過太多。
體驗是很重要的, 反正畫質都已經溢出需求很多, 也可以用DXO PURE RAW提升表現。

至於軟件的特點也明顯, 個人覺得景深合成, Live comp, Live nd, Live GND最有用。
看過有人認為用大的片幅收光圈可以代替景深合成, 但光圈太小是有衍射的, 而且不可以無限的收小, 景深覆蓋範圍很有限。還有Live comp就是現場疊圖, 加增加光源部份, 而且可以一邊看一邊調整。
不是所有機型都集大成, 但優點真的不止重量和體積。
M43目前有佔優勢的大概就鏡頭的體積重量、防手震效果更顯著,以及鏡頭群很完整。但目前很嚴重的問題就是中低階的機型沒吸引力,對焦太落後,別家二三萬的機型都有PADF和車輛鳥類等對焦模式,M43都要買到頂規,這樣對入門級的玩家真的無吸引力。。
t30314

有個說法是今年會有更新對焦的EP7,這樣對XM5還有一戰之力。

2025-02-17 13:44
ROXSOUL

真假,我只聽說有om1 iii而已

2025-02-17 20:57
t30314 wrote:
對焦太落後,別家二三萬的機型都有PADF和車輛鳥類等對焦模式,M43都要買到頂規


市場策略錯誤,M43的體積重量優勢適合女生當隨身VLOG機,但是就對焦........,松下系統就算用上PDAF能不能和R10差不多不知道(R10一台24000而已),還有看樣子兩家只想攻高階市場,問題是整體配套拚不過別人啊,只要一個對焦和價格就把你M43巴死了,S和C現在都拼命提升AF的能力就能看出趨勢,單眼快玩不出花樣,只有在AF上比較能拚出高下
t30314

松下做VLOG機應該最快,S9魔改一下就有了,但團隊都跑去做L環了,M43不知何時會想到要顧一下。

2025-02-17 13:45
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
阿彌陀佛

灰澤鵟 公幼鳥
OM SYSTEM OM-1 + M150-400mm F4.5 TC1.25x IS PRO + MC-20 手持
1600mm ISO1250 f/9.0 1/2000秒 無裁切
70張預拍 1秒50張連拍(AFS 1秒120張連拍)
兩張相片是連續疊圖
CNS有哪家的連拍規格比這好

只有A93
可是索家焦段最高600mm*2
千萬不要拿入門的果凍機比
用堆疊感光元件只有旗艦機
果凍機就是果凍機
如果不是背照式感光元件真的很入門
OM-3與OM-1差三年對焦應該更強

所以這張相片CNS都拍不出來


這影片CNS都拍不出來
OM SYSTEM OM-1 + M150-400mm F4.5 TC1.25x IS PRO
800mm
最短對焦距離1.3米
可以把綠繡眼拍的像雞一樣大


OM家預拍當成標配,就算以3年前的機種OM-1預拍70張,1秒50張連拍,預拍的時間1.4秒還是優於CNS。
α1 - 數位單眼相機 - Sony 台灣官方購物網站 - Sony Store, Online (Taiwan)優惠價$159,980
α1 II - 數位單眼相機 - Sony 台灣官方購物網站 - Sony Store, Online (Taiwan)優惠價$189,980
是不是覺得很幸福呢?在索家可能要花將近3萬元買預拍1秒。

α9 III - 數位單眼相機 - Sony 台灣官方購物網站 - Sony Store, Online (Taiwan)限時優惠價$179,980 原價 $184,980
索家只有這兩台有預拍,所以玩預拍最少要花$179,980,買預拍1秒。
t30314

兩家生態攝影還有一席之地,但技術再不下放,只剩打鳥族群了。

2025-02-17 13:35
現在堆疊底還不到普及時期
而且這台機身給個堆疊底有些不明所意
kenny72014a

問題是OM現在有相位對焦感光就這兩顆XD

2025-02-17 14:00
我覺得價格不是什麼大問題
反正不是生活必需品
只要肯等
價格會掉也會有二手可以撿
在O家旗艦OM-1 II往下就是OM-3
價格如果是以OM自家機種排行來看
會訂這價格也算正常
OM-3至少規格上算是集大成了
我本來還想說OM只會用OM5換個TYPE C就上市
沒想到還蠻有誠意哈
只希望OM不要搞減產維持價格就好~

是說台灣價格什麼時候要公布啊...

希望可以比照日幣
官網購買也有三年保固
預購也有送充電組跟電池還有10000日幣折價券
還可以用舊機折抵

我隨便說說的啦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