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認真問,M43在2024還有什麼優勢?

centerseed wrote:
然後,在體驗過全幅的動態範圍後我就把M43滅門了XD
畢竟我的拍攝取向還是有點什麼都拍


我都是甚麼都想拍一些, 所以我是雙修。想要高畫質或低光常用焦段就交給FF, 剩下全用M4/3, 畢竟FF如果要湊齊這些焦段, 那價錢, 體積和重量不是我可以承受的, 反正只是業餘愛好, 沒錢收。 有時為朋友拍, 一般人還真的沒法區分片幅的分別, 他們要求只是人足夠清楚(景深足夠), 有時拍到氣氛感(指引動作, 構圖和一片黑霧濾鏡的影響比片幅更大), 他們就很滿足了。有時要去比較遠的地方, 我真的不會犧牲小我帶那麼重的器材....(從前為了拍朋友婚禮買了70-200/2.8, 但之後的使用率真是一言難盡)
flody

只剩專業化和同級的業餘用家了

2024-02-20 22:21
mahoro1046

flody 就像釣魚一樣, 回歸小眾興趣

2024-02-21 9:12
轉為隨身DC取代1"是不是還有看頭?
fulosunny

GR甚麼都好 但GR對焦能力簡直悲劇

2024-02-21 11:46
ironguy

GR對焦比m43入門機差不只一點半點,我當時一開始用m43就是為了在家會拍貓,所以把GRii換成GM1的。

2024-03-08 9:08
第一時間購入E-510 + 1454 + a、後來有很短一陣子用過E-P2,
但現在已經十多年沒摸相機。
收到OM寄來的OM-1 Mark II上市電子郵件,驚訝M43還活著,就回來看看。

這是一位38歲日本人在2023年9月14日從Sony全幅α7Rii + SEL2470Z + 手動老鏡出清跳到OMD E-M5 MarkⅢ的心得文章,
文內有他的作品:
https://udokkoblog.com/fullsize-to-microfourthirds/

大概節錄略譯他的理由與心得:
1. α7Rii機身輕,但加上鏡頭後整個系統很重。
E-M5 MarkⅢ + 12-40帳面雖然只輕250 g,但在追五歲兒子跑來跑去時很有感,
機動力比α7Rii好太多,這是決定性關鍵。

2. M43無論畫質跟淺景深都夠用。
全幅畫質好無庸置疑,但若分開單獨來看其實也不容易辨別全幅與M43的差異。
加上Lightroom的AI去雜訊現在很強大,即便是M43(在使用上)也完全沒問題。

一般都說M43深景深,但選對鏡頭也能有足夠的淺景深,
甚至應該說淺景深不會太淺反而是優點。

3. 對荷包友善的系統
對一般有家室的上班族來說,實在沒有餘裕再買全幅系統的全新機身與鏡頭。
相較之下、M43二手即使是上一代旗艦也不算貴,
鏡頭也能夠以較低廉的價格買到品質不錯的二手。

作者總結選M43的理由就是「機動力高、畫質佳、便宜」。
Nelson626

M43的用家沒有很多人願意浪費時間使用軟件修圖,反正M43的機身都做到跟FF差不多了,倒不如再做大一點與FF持平,將修圖的功能都藏在機身當中,再加上鏡頭輕便的優勢,才能真正突顯優勢吧

2024-08-18 11:04
P家等到現在都沒有GX9(GX7 MARK III)後續機種
再猶豫要不要跳來O家等type-c接口新機種

目前有P家這組鏡頭
Panasonic LUMIX G X VARIO PZ 14-42mm F3.5-5.6 ASPH/POWER O.I.S.H-PS14042
Panasonic LUMIX G VARIO 14-140mm F3.5-5.6 II ASPH. POWER O.I.S.

比較常用的是14-140mm這顆
我看有些寫指定鏡頭防手震有再多1級,到底是搭配哪種鏡頭??
mahoro1046

我都覺得GX系列性價比最高, 不過我喜歡O機的外型和操作, 所以還是在用E-M5III, 唯一可以推動我換機的只有換新CMOS的OM5後繼機

2024-02-22 8:59
Wahaha214

我查了一下,G8除了不是2千萬畫素其餘GX8有的G8都有,G8還更輕更小,G8我當時買水貨2萬整,GX8當時賣多少不知道

2024-02-22 21:40
確實如果不拍生態,不用長焦和微距,FF現在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stanmkl wrote:
確實如果不拍生態,不...(恕刪)


我覺得要還要看價錢, 現在一台R8可以買兩台E-M10IV, 一台A7C2可以買四台E-M10IV。像我這樣兩台都嫌棄手感, 又認為價錢太高, 而選了NIKON Z5的玩家(或是s5玩家), 機身就會比E-M10IV, GX9這類重得多。
配上KIT以外的變焦鏡, 整個組合就是1.1kg起跳了。老實說了解自己圖片輸出的需要是很重要的, FF上限比M4/3高很多, 但是很多人連M4/3的上限都沒發揮出來。
真正沒有優勢的是, 我用Z5+40mm/2, 不會輸任何M4/3機身+17mm/1.2(色彩可以後製, 先不討論), 但是重量和價錢差不開距離。那麼大一些的片幅就更有利。
但如果是小型的M4/3機身配20/1.7, 那種輕便是很難複製, 當然有差不多的組合例如GRIII, X100V等, 但是價位不在同一層次。更好的有EOSM+22mm, 但是已經停產了。
mahoro1046

那麼看來是運氣問題。現在我還有一支15/1.7, 都是很滿意的

2024-03-09 21:15
ironguy

@wahaha214 我手邊這顆沒這問題,可能是特定批號的品管問題吧

2024-03-11 9:54
mahoro1046 wrote:
但如果是小型的M4/3機身配20/1.7, 那種輕便是很難複製


如果要搞到像GR系列那樣你要用GX1的機身,但是GX1是我手上第一台也是唯一一台LCD觸控自動掛點的相機

全幅SENSOR成本比較高是正常,EM10IV的對焦是比不上R8,還有4K影片這點,綜合來說R8是比EM10IV好上不少,但是萬惡CANON就是不給你機身防震
mahoro1046

[XD] 對我來說, C家最大問題是RF銀圈閹割嚴重, 紅圈很猛但很重很貴, 根本不是面向我這類業餘興趣者, 所以我就繼續用N+O更開心

2024-03-09 21:22
stanmkl

我會考慮sony,海量的鏡頭,副廠質素也不錯

2024-03-10 17:29
優勢可能就是...每年都可以期待pen-F的後續機型
如果可以上25MP的元件是真的還能打
加上1代的OP家PRO鏡頭群的價格
12-40跟35-100大概九千一萬上下(12-35再便宜個兩千左右)
火力範圍涵蓋FF等效24~200又F2.8
鏡頭相對又小,兩個鏡頭大概兩個巴掌大小(再隨手帶個75/1.8)
三鏡旅遊真的很方便
景深~對我來說沒那麼強烈的需求,有25/1.4跟75/1.8也是夠了
老實說大家都說他要G了,怎麼不會想拚一下呢
反正再爛也就這樣了
ROXSOUL

是12/1.4吧?

2024-08-15 9:06
@魷魷@

25 1.4才對,按太快了 哈哈哈(已改正)

2024-08-15 15:47
妳要有好的大光圈定焦 隨便都屌打 任何一款最高階手機
同級鏡頭m43鏡頭用料遠遠好於ff 價格大小也遠遠低於ff
flody

等效虛化同級的鏡頭可不多見

2024-09-13 10:40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