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chuang wrote:
這次228連假出遊為...(恕刪)
全臺灣你買的最便宜


Creative Cloud 定價和會籍計劃 | Adobe Creative Cloud

將 Lightroom 保持在最新版本

你用4.4版


正版長這樣


endlesslove731113743 wrote:
怎麼最近都是這種貼文...(恕刪)
我也是這麼覺得不管是用哪種器材
手機也好、相機也好 使用者開心就好
真的也沒有甚麼好比較
相機,不管是以前的600萬畫素還是現在的3000萬畫素
除了畫素差異外,相機還是有它的優勢在
而手機也有它的特點在,也許手機會吃掉相機市場
但是,手機無法取代相機這也是事實
天生感光元件與鏡頭的差異難以改變
而相機要加入智慧應該也不是難事...
只是大多數用相機拍照的人
應該不會想要相機加入手機智慧功能.....
翻出一些手邊幾台相機的JPG直出,雖然我這些照片不是好比照的範例~
我只是想說不管相機畫素如何變換,我拍的還是大同小異
因為我需要用我的方式來拍照,而不是交給相機OR手機來決定
也不會因為用相機就不會用手機~還是會用手機做生活紀錄
各有優缺 誰也不需要想去取代誰
CANON D60 600萬畫素

NIKON D200 1020萬畫素

CANON 5D 1280萬畫素

CANON 5D2 2110萬畫素

CANON 5D4 3040萬畫素

endlesslove731113743 wrote:
別整天三心二意比來比去換來換去。
問題是單眼買個機身和鏡頭不也是比來比去換來換去?
你也不能說比較這件事沒意義,我以前也覺得手機爛畫素都插值上去的,但是現在不是啊,要說進步手機的幅度的確比相機大,也不要說手機感光元件小怎樣的,如果手機大小和以前的黑金剛一樣大大家依然能接受那要塞M43上去真的沒啥,甚至是APSC也可以,要能換鏡頭真也沒啥,就是因為手機要輕薄短小先天就有體積限制,而這個限制是人給的,但是單眼相機從以前到現在就那麼大台,也是因為感光元件而小不下去,鏡頭也是
松下好像就有一台手機是用相機概念下去做的,只不過還是失敗
至於甚麼手機照片是算出來的,數位單眼也是算出來的好不好,用BAYER PATTERN的感光元件顏色就是算出來的,手機的計算攝影會被這裡的一些人砲就差在彈性不足,或是說可控性不夠,但是你要想手機是做給一般人用的,你要用單眼的使用標準去要求手機不也是很奇怪
松下單眼相機不是還有智能解析度啥的,這也是算出來的啊,你調銳利化就是在計算,只要透過數學式去計算的就算是計算攝影,事實就擺在那,是要怎樣去否認? AI輔助修飾也是計算攝影,只不過是AI來做而已
OLYMPUS OM-1的JPG超低雜訊也是算出來的啊,不然你撈RAW檔出來看看,保證高ISO雜訊一樣一堆
這連結就告訴你USM用甚麼數學式來做
https://jason-chen-1992.weebly.com/home/-unsharp-masking
去雜訊公式
https://vciba.springeropen.com/articles/10.1186/s42492-019-0016-7
用PS去做影像處理也是在計算啊,那些很排斥抑或是看起來很清高不屑計算攝影的人實在讓人想不通,還要反過來嘲諷別人,甚至說別人無知不是專業或是職業的,是有這必要嗎?? 還是說只能靠這樣來顯示自己的LEVEL與人不同嗎?
不要計算就只能回去用底片拍,不然你還有其他路可以選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