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neray wrote:剛看到43rumors...(恕刪) 這價格太跳水啦你看人家芬蘭都賣8999https://www.verkkokauppa.com/fi/product/9615/hhndm/Olympus-OM-D-E-M1-Mark-II-runko43rumour 下面回文說歐洲常隨便標個價等官方公佈再改希望到時不要太貴阿。
Olympus 的耐候我是很信任的。我是做生態調查的,以前用 E-5 的時候常常淋的一塌糊塗。晚上不是住帳棚就是了,但是一次出差至少是 4 天 3 夜。機器也就濕濕乾乾的四天以上。如果是做潮間帶調查,每天調查結束相機一定都是泥沙,用水洗是跑不掉的。後來換 E-M5 因為沒有買耐候的鏡頭,就不太敢操了。E-M5 用沒多久就換成 Samsung NX1。NX1 也是淋的很兇,上大雪山時幾乎是暴雨了,連續淋了兩天。Gore-Tex 都進水全濕了,NX1 還是頭好壯壯。只是每次鏡頭都會有水滴,要一直擦一直擦。如果 E-M1 II 的 4K 錄影是貨真價實的,那我可能會再度跳回 M43 的陣營。畢竟真的是輕便的裝備啊!這幾天用學生的 E-5 拍照時就覺得好懷念當年輕便出門的日子。所謂的輕便是要比較過後才知道的.......
accentor wrote:Olympus 的...(恕刪) 您的經驗是最接近我期望的一位不過E5真的比APSC輕便嗎或許是在鏡頭方面加總的感覺?(不去動SHG,就用14-54\50-150\11-22加某支macro打天下?)
jenhoxen wrote:有人能解析一下,影...(恕刪) 應該是12-40mm F/2.8 PRO沒錯,頂多是把對焦環切到MF模式讓鏡身的輪廓跟平常看起來有點不太一樣(更正:仔細看發現似乎沒有切到MF模式)
jenhoxen wrote:您的經驗是最接近我...(恕刪) 所以我才說是比較級的。我當時 E5 是用 12-60 和 50-200 兩根,至於拍鳥是 E-M5 轉接 Canon 500/4.5L。光是 50-200 這支涵蓋的焦段、光圈和成像素質就很難有更輕量化的對手了。現在用 Samsung 的 50-150,雖然輕了 100 公克,但是焦段真的差太多了。也就是說雖然 E-5 加鏡頭整體重量不會輕到哪邊,但是如果考慮 APSC 或是 135 片幅的話,要達到鏡頭等量的焦段與素質,那就是重的不得了的配備了。不過 43 終究有物理上的限制,只是拍生態的比較希望長景深、耐候,所以綜和評比下,個人認為設計成耐候性佳的 43 或是 M43 在出野外時是很有競爭力的。其實或許和我的 135 片幅用的是 Canon 1ds2 有關吧?真的重的像石頭一樣.........所以才會特別懷念 E-5、E-M5 的輕盈。
isamuplus wrote:應該是12-40mm F/2.8 PRO沒錯...(恕刪) 感謝您的回應確實我越看越覺得"看得到字"的畫面裡就是12-40,但在連續畫面中(尤其這個橋段剛開始時的短暫畫面)真的有鏡筒比較長且直的感覺希望幕後的真象不要是這邊真的換過鏡頭或整組(因為前一台掛了、或要重度淋水前換台不用開機的"替身"上場)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