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Olympus E5將會模組化?


sincedoei wrote:
還要等到2011年啊...(恕刪)


e-system模組化的話,我想我應該會出清......
雖然說以前走過的路現在走不一定壞
但是,會被遺忘的東西,必定有不優之處.....

hedevil wrote:
e-system模組化的話,我想我應該會出清......
雖然說以前走過的路現在走不一定壞
但是,會被遺忘的東西,必定有不優之處.....


不是被遺忘,是那種相機我們用不起....目前礙於機構設計,只有中片幅以上機種能作到高度模組化。

你所謂『必有不優之處』的這個名單裡,包括『Hasselblad』跟『ALPA』....

看了半天還是不懂「模組化」是指什麼??有人可以再解釋一下嗎??
日本某4/3粉絲對於前述rumors的記事做了如下的推測
請參考連結

摘譯如下

1.従来のE-x系を引き継ぐフォーサーズのE-ライン
2.フォーサーズ、マイクロのハイブリッドとしてのE-M(E-0M)ライン
3.既に立ち上がっているマイクロのE-P(E-Pen)ライン

肝は何と言っても、2のハイブリッドラインである。私はこれは例えば、マイクロのマウントをベースにこれにマイクローフォーサーズアダプターと、EVFを装着してフォーサーズ機としても使えるものを想像する。この場合、簡略化すればEVFはG1タイプのように最初からついていてこれにアダプターがつくのでも良いが、場合によってはこのアダプターとEVFが一体化したライカのビゾフレックスの様なモジュールが用意されていてもよい。このモジュールをはずせば、小型なマイクロ機、そして装着すればフォーサーズ機となる形だ。

そして、これがE-P系+フォーサーズアダプターと違うのは、この撮像素子が前後駆動する新型AFを搭載しているというものである。アダプター非装着時(マイクロボディとして利用)にはフランジバック等ののりしろの関係でこの機能はオフとなっているが、アダプター装着しフランジバックに余裕が出来る状態(ZDレンズ使用時には)この機能がオンとなる。すなわち、全てのZDレンズで快速のコントラストAFが可能となる。


今後olympus的相機產品線可能有如下配置:

(1)型號為E-X之既有4/3系統(E系統)的專業(準專業)相機產品線。
(2)型號為E-M之混合4/3系統與M4/3系統的(模組化)混血相機產品線。
(3)型號為E-P的M4/3系統的普及型微型單眼相機產品線。

(2)到底是什麼型態的相機?就我個人的推測,應該是M4/3接環的相機經由一個轉接環轉接4/3之ZD鏡頭,並使用EVF觀景窗的相機。用具體的例子比喻,也許就是Panasonic最初出現的M4/3機G1的形式。也有可是能如萊卡相機visoflex接環(取景器+接環)的配件(請點連結)或這裡。只要拆下此配件,就是M4/3相機,裝上此配件,就成了4/3相機。

而這個配件最大的功效在於,接環搭載了畫素感應前後驅動式的新型AF對焦系統的電子接點。此AF功能在沒有裝上此配件時(即M4/3狀態時)因為flange back(鏡後距)制約上的關係無法啟動,但在裝上配件後由於鏡後距拉長的關係物理限制解除之故,可以讓所有的ZD鏡頭進行高速對比對焦動作。
------------------------------------------------------------------
亦即,
傳言中將在今年內登場之E-5(?)未必是模組化相機,
而是既有的4/3系統朝向專業需求發展(防塵防滴+高速對焦)的高階相機。
2011年出現的為4/3+M4/3模組化混血相機,將可能可以"解放"(偷用全幅信者的用語)所有的ZD鏡頭。

嗯...還蠻合理的推測。
只能說不愧是olympus,
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風骨。

不過,以上純粹為某日本粉絲的幻想,
各位參考看看即可。
IAN, Lin. http://blog.roodo.com/chejan
我不覺得模組化對4/3或M4/3有什麼幫助, 4/3和M4/3的出發點不同, 一個面對的是中高階DSLR市場, 另一個則是以輕便並有接近DSLR畫質的入門機型, 如果說某些周邊零件共用應該是有可能 (EVF, MIC ).

4/3和M4/3必須要有差異, 綁在一塊4/3沒前途.

FT3的謠言看看就好, 不必認真.....
其實出"高貴"的轉接環
(可能比索尼家 那個要上馬達的轉接環還貴)
的確是可以讓M4/3變身成4/3啦
其實 就是把它綁成一個EVF+adapter(具相位對焦模組)的Kit來賣(這也算模組化吧)
根據 P 家有的具相位對焦的轉接環專利(5月初才公開的)
以及O家的結合相位對焦及對比對焦的雙重對焦演算法
兩個合起來(如果合得起來的話:P)

上面日本人的推測的確是可能的
但不用再多做一個相機系列就是了:P

甚至大不了O 家
也可以出把機身IS拿掉的東西 cost down 然後把機身變更小
願者上鉤 就會去買轉接環或是買P家鏡來玩
反正轉接環也可以內建光學防手振 還有傳說中的減倍鏡(解放廣角@@)
(這是P家專利涵蓋的範圍)







alphones wrote:



不是被遺忘,是...(恕刪)


是的,對我來說的確是不優之處
如果43要搞模組化,我第一個就想到
43沒把戲了,只能去尋找一個新把戲來沿用43鏡頭
我相信OLYMPUS絕對有想過放棄43系統
如果真的模組化了,得到很好很棒世界第一的技術
SO WHAT!? 專業機還是選擇CANON跟NIKON高階機種
擁有高ISO就有許多優勢
43系統要做的,真的不是搞這些新把戲
而是你之前講過的,把色彩等優勢發揮到最好
而且,模組化有機會防滴防塵嗎?(除非像RICOH鏡頭跟感光元件綁在一起)更別說耐撞擊。
對岸用的圖
是1991年就提出來的O家專利
http://www.freepatentsonline.com/EP0225408B1.html
歐洲專利EP0225408B1
美國對應案US4746990

應該是老梗 不一定會用的:)
不過我同意大大說的 防塵防滴的機子是很難用模組化弄的
多一處接點就多一分危險@@

hedevil wrote:
43系統要做的,真的不是搞這些新把戲
而是你之前講過的,把色彩等優勢發揮到最好


是沒錯,但是這兩者並不見得衝突啊…

如果只有模組化,但實際拍攝的品質還是原地踏步,那真的很讓人失望,我也不會因為模組化了就決定換機。

但如果提升圖像品質的同時,機體設計部份又能有新的設計概念,我不排斥這樣的改變,相機的升級方向有很多,更換感光元件是基本的,但除了換感光元件外,還會對機體作升級的,看來看去也就Olympus動作一向最大,E-1到E-3幾乎是能改的全改了,觀景窗,小改,對焦系統,大改,感光元件,大改,LCD,大改。

E-5要改什麼?乾脆就拆了吧…

至於Olympus幹嘛搞模組化?有理由嗎?有,最現實的問題就是,以4/3的規模,不可能跟著N,C兩家一樣機身兩三年搞一次升級,資源有限最好是借力使力。

機身最常升級的部份有那些?感光元件?對焦模組?還有嗎?很少了吧?

既然這樣,乾脆就從簡化到極限的M4/3機身出發:一個具有雙撥輪、防塵防滴、合金骨架的M4/3機身,觀景窗?全部電子式外接,相位對焦模組?作在M4/3轉4/3卡口裡,再猛一點,連感光元件都是另外加的,Ricoh GXR證明這根本是作得到的,Ricoh可以,Olympus沒理由不行。

這樣作幹嘛呢?你可以假日出門把所有模組全拆了,裝M4/3鏡頭當輕便相機系統用,外拍的時候把模組全掛上去當作專業機。

EVF的部份,我今年先給你130萬畫素,不夠沒關係,明年EPSON搞不好還有新貨色,我就每年出新版EVF,今年130萬,明年260萬,後年390萬,你覺得不夠用就換,覺得夠用錢就省下來。

對焦模組不夠用?先給你一組比E-3強一些的十一點對焦,明年出暗部對焦更強的改良版,後年出加上主動式紅外線對焦的第三版,讓你就算在暗房也能照對不誤。

感光元件?我就每兩年三年推出升級版感光元件。

這樣作感覺Olympus在死撈錢,但很可能是個雙贏策略:

1. 機身沒爛之前我們可以一直留著用,但性能依然可以不斷提升,這樣花大錢砸在旗艦機的用料與品質就有意義,因為這個機身你很可能用十年以上,升級當然不可能不花錢,但是跟相機的革命情感,以及不需含淚賤價拍賣好機身的爽度,無價。

2. Olympus可以喘口氣,不用每四年就搞一次機體大升級,反正搞也搞不過CNS,再說,明明機體設計很OK啊?改幹嘛?你要的只是AF跟Sensor升級,那我就專心在改善這兩個組件性能,輕鬆多了…

3. 因為基礎核心還是M4/3,所以研發資源沒有重複浪費的問題,我只要多一組人專心負責搞那4/3專用的混合對焦系統,其他的技術全都是4/3及M4/3共用的…

4. 4/3鏡頭繼續賣啊,不要怕,銀環鏡給他買下去,現在的Sensor先將就著用,兩年後等Fujifilm這個不爭氣的把三層感光元件搞定,你付個三萬給我,我幫你換成新的Sensor,保證讓你爽翻天…

(以上為設計對白,別當真哪…講的太像真的怕有人真以為Olympus要這樣搞了)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