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影下或是太陽下山後色溫約7000-9000K左右,用底片機拍攝會偏藍是很正常的事,以前用底片拍攝會準備LEE或是COKIN的色溫矯正鏡片或膠片,數位以後都用不著了,實在很幸福。樓主的片子偏藍的程度算正常範圍,應該不是店家沖片或掃描的問題(店家不會幫客戶矯正白平衡的),只是現在看慣了數位的白平衡,較難接受沒矯正過的底片色調。正片洗CIBA寬容度蠻小的,根據我的印象約在3-4格左右,亮部層次很好,顏色很飽和,但除非洗的師傅手工加減光,不然暗部很容易喪失。有興趣可以試試燈光型(Tungsten)正片,拿來拍室內還是會偏黃,因為家用鎢絲燈很多是2800K的,而Tungsten的基礎是3200K。
wingtseng1975 wrote:陰影下或是太陽下山後色溫約7000-9000K左右,用底片機拍攝會偏藍是很正常的事,以前用底片拍攝會準備LEE或是COKIN的色溫矯正鏡片或膠片,數位以後都用不著了, 沒錯! 不只負片, 正片在這種情況下更是偏藍的可怕! 如果要原片色溫正確, 一定要套矯正片 (可惜隨身機很難套). 不然等而次之, 就是自己在底掃的時候用軟體矯正回來.
對於底片特性的不熟悉、對於底掃的隨性亂掃,拍攝者根本不尊重自己底片作品,這篇根本沒比較價值。難得T3銘機一台、Ektar100也是好片一捲,拿在這種人手上真是浪費(不好意思我直話直說),如果不想花心思,只想拍了就隨便送沖,拿張光碟就上傳,我建議樓主還是繼續玩數位吧,T3便宜賣一賣留給其他玩家。
玩t3 可試著裝正片看看,洗好用lupe看看。你會發現數位相機從來沒看過的通透感和色彩飽和度。當然用好一點的底掃也可以看出差別。沖洗店的掃描是以洗照片為主的,解析和色彩層次不大好!兄的t3是否有些手振,除了顏色外,成像也不是應有水準。t3 是台好相機,一點都不輸單眼底片機,到現在還後悔賣了它,雖然賺了幾千元。
比爾蓋飯 wrote:對於底片特性的不熟悉、對於底掃的隨性亂掃,拍攝者根本不尊重自己底片作品,這篇根本沒比較價值 哇,不小心就被罵到了還好,我真的將T3便宜賣出去了.....不過EP1的表現讓我小小的失望,幾千元的Natura Black拍出來更有立體感耶很棒的分享,我繼續等~順眼+順手的隨身數位相機!!
強的底片隨身機我想有很多.. 如果能隨便一點用但質素又要高, 應該都是T2/ T3 / GR1S 之類..至於NATURA BLACK, 還好而己, 和CLASSICA同樣, 我覺得顏色好乾, 又太SHARP了..MINOTA 曾經有一部超貴隨身機叫T 甚麼的, 那部出來的片子很著迷的平的話MJU II 也不錯其他的很多操作上本身有缺憾, 例如LEICA 的便是..數位的, 要接受M4/3 WIDE 得很貴, 散景不足, 雜訊離譜三大問題.. 平時玩味是可以的, 難登商業世界但又有多少人要拿相機混飯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