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YMPUS 50-200mm F2.8-3.5。當年OLYMPUS打著4/3片幅進入市場。有著焦距x2的優勢,但望遠變焦鏡頭卻沒有幾隻。但熱愛世界初這個名號的OLYMPUS,每一支鏡頭都是多年磨一劍的好劍。50-200mm一代鏡,就是一把越磨越利的好劍。這支鏡頭,在二代出來之後。沒有SWD的一代鏡被大量拋出。造成現在中古一隻價格也不過萬元初。比照當年三四萬的價格。這隻加上轉接環裝在新版OM機上簡直是CP高到爆表。一來是SWD在新版OM機上並沒有特別的優勢。二來比照新版的40-150 F2.8雖然在光圈級數上略差些,但多50mm的焦段絕對是能補足劣勢。唯剩下在對焦速度上,就鏡頭當然是遠遠不如新款PRO鏡頭。但對於像我這種只會慢拍的人,自然是沒有差異。在當初使用EM1時,其實很少帶40-150PRO出門,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重量。在拋掉M43系統後,重回E1後第一顆鏡頭就是這顆一代鏡,雖然整體重量跟EM1加40-150差不多但在整體平衡上是優於EM1的。只是別人都拿來打鳥,我只會拍小朋友。50-200的焦段,嚴格來說在近距離拍小朋友,很有難度...尤其是在E1身上,對焦真的是慢上加慢但只要能拍到,50-200的素質跟顏色。不會讓你太失望。這顆強調直入光線的4/3鏡頭,每次回頭看到照片都會不自覺多看兩眼。50-200搭上E-1,顏色整體感覺有一種真實感,比起S5 PRO拍出的人,感覺更有動感。彷彿可以感受到鏡中人在呼吸的空氣。這張是S5 PRO搭50mm F1.4拍的,雖然有另一種美,但是一種平面的美,彷彿是在看美術品一般,與E-1完全不同。所謂動的感覺,並非是移動,而是一種顏色的躍動就算拍靜止的物體,彷彿也能感覺到顏色在跳動這也是在E-M1上我所找不到的感覺,雖然E-1各方面都比不上現在的機種。但這種屬於他自己的格調,也是讓我一直帶出拍照的動力。我想,這也是許多E-1人,至今仍不斷帶她出門拍照的原因吧。
用戶名: wrote:OLYMPUS 50-200mm F2.8-3.5。當年OLYMPUS打著4/3片幅進入市場。有著焦距x2的優勢,但望遠變焦鏡頭卻沒有幾隻。但熱愛世界初這個名號的OLYMPUS,每一支鏡頭都是多年磨一劍的好劍。50-200mm一代鏡,就是一把越磨越利的好劍。 用戶名大形容得真好。雖然手邊相機的選擇多了,現在已很少用E1來拍人,但回頭看看過往E1為小朋友留下的身影,還是深刻動人。E1 + ZD 14-54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