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m4/3發表, O家要發展兩條鏡頭路線嗎?

LCD + CCD 要取代OVF光學觀景窗,實在很難。

主要就是快門遲滯的問題。

測距連動的話,鏡頭的焦段勢必受限,看起來目前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啊 . . .
www.cycliving.com
Lanxlot5475 wrote:
LCD + CCD 要取代OVF光學觀景窗,實在很難..主要就是快門遲滯的問題...

這個問題就看看o家大人.會不會加碼"pre-recording"....要同步?.甚至超秒都是有可能的
不知135MM的主力大廠會不會跟進,做出RF的數位相機?
clp wrote:
說實話, 看到這個消...(恕刪)


個人有兩種推測

1. 單純的高低配置: 就像新聞稿所說的那樣, 高端以原系統維持, M4/3作為低端產品進軍DC市場.

2. 全面去反光鏡: 這大概是所有O家用戶最不樂見的狀況, 但對O家未來發展有巨大的影響. 先決條件有兩個

首先是EVF或LCD取景的性能足以滿足人眼的要求. 以現今電子科技的發展速度看來, 要滿足人眼應該不難. 至少比要克服因為反光鏡而衍生的各種問題(鏡後距離, 鏡頭設計, 機身大小等..)要來的容易.

其次是去掉反光鏡後的機身性能不能太弱, 至少在對焦速度上未來M4/3頂級機必須要能保持今天E-3的水準.
不過對這點能否實現個人持保留態度.....

單反相機問世至今已有不短的時間了, O 與 P這次的嘗試也許能帶給我們驚喜.....
我覺得m4/3是否能成功甚至取代目前的4/3系統的前提是:
LCD對焦究竟能否完全取代目前的光學觀景窗的功能?

在節省成本與輕量化的考量下,一部相機沒必要裝下兩個功
能一樣的不同機件,然而以我目前所使用的E520來看,雖然
LCD對焦提供某種程度的方便,比如透過LCD放大的功能進
行精準的手動對焦等等,但是LCD的成像品質與畫面遲滯的
問題是現今LCD對焦很大的致命傷,因此除非未來的M4/3
能夠推出功能強悍的全新LCD對焦機構,否則在可見的這幾
年裏光學對焦的功能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m4/3充其
量只不過是可換鏡頭的dc,應該也成不了氣候

再者,抽掉光學對焦機構與縮減鏡頭口卡雖然可以減少部份
機身與鏡頭的重量與體積,但如果單從這方面作改變將無法
帶來革命性的輕量化產品,要達到這個目的還需要全新的機
身電路結構與不同的鏡頭材料和光學設計技術的配合才能
夠達成.舉例來說,假如光學對焦機構重量為100g,對於
E420來說,重量可以從375g降到275g,減少的幅度似乎很
可觀,但是對E3來說九百多克的重量只能減少到八百多克,
就算E3的五稜鏡比較大,對相機的重量貢獻也沒有多多少,
真正造成E3沉重機身的來源應該是內部的電子元件與線路
配置.現在4/3系統相機沒有人會抱怨E420太重,但對E3的
重量就頗有怨言了,如果我們擴大比較的範圍,更可以發現
E3與D700兩者重量其實相差無幾,另外,O家的銀線鏡與
HG等級的鏡頭和C家或N家中高階鏡頭的重量也不分軒致,
因此4/3系統所謂的輕量特性,在中高階機身與鏡頭上完全
看不到優勢,所以只更改相機光學機構只能在初期看到輕量
的優勢,之後的發展很快就會碰到瓶頸,比如目前的4/3系統
,因此,真正要輕量還是要從機身電子線路與鏡頭光學設計
提出革命性的概念,使用更少的鏡片,設計出擁有銀線鏡光
學品質及標準鏡重量的新鏡頭以及擁有E3性能及E520重
量的新機身才是未來發展的關鍵,事實上,在其它的產品上
已經可以清楚的這樣的發展軌跡,舉例來說,第一代的行動
電話(黑金鋼)可以縮小到現在掌上型手機,其中一個很重要
的因素在於新電子材料的應用(如MLCC,晶片型電容器以
及電池的小型化)以及相對應的電子線路設計.而現在你我
眼前所戴的眼鏡也從早期厚重的玻璃變成現在的超薄鏡片
,甚至是隱型眼境.因此回到前面所說的,不論是4/3或m4/3
系統,如果要能存續下來應該在其系統的先天優勢下一併提
出全新的機身電子線路以及革命性的鏡頭光學設計才是真
正的發展重點
我個人猜測昨天宣布M4/3應該會激怒很多舊的4/3用戶, 尤其是專業的用戶, 因為擺明著就是這個4/3系統不穩定, 可能會被放棄, 現在Olympus 連 4/3, M4/3 那個系統未來能存活都搞不定, 你說這鏡頭和機身怎麼買法 ? 我覺得 Olympus 欠缺對舊用戶一個好的說法 !!!

不過假如 Olympus 想且戰且走, 想4/3, M4/3兩個發展, 順便搭 Panasonic 大財團的便車, 看那個系統大賣, 再下決定發展的話, 這樣用戶更不可能去投資, 想想10年內, Olympus 居然放棄了兩個系統(OM, 4/3) 有誰還會去相信 Olympus ????!!!!

Olympus 剛從 OM 改 4/3 真的也沒幾年, 因為銀鹽系統轉數位系統必須優化設計, 大家還可以體諒 Olympus發明 4/3, 奉勸 Olympus 真的要想清楚, 當年 Canon 改卡口規格, 就跑掉一堆人, 傷透了用戶的心, Nikon 到現在一直不敢改卡口規格, 但也造就出賣出最多鏡頭的世界紀錄, 難道 N, C 和自己的經驗還不夠嗎 ?

clp wrote:
我個人猜測昨天宣布M...(恕刪)


昨天傳出了令人震撼的消息~
的確是會讓許多o家舊用戶 震驚大於震撼
一開始還蠻擔心 是否4/3 會被邊緣化 然後 逐漸被 m 4/3 淘汰
但後來看了 報導的內容覺得
1. 會出m4/3 的確是商業考量 在全幅機的夾殺下 勢必要另闢一條血路
2. 目前各種資料看來 m4/3 應該還是主攻低階輕便機種 中高階機種應該還是以4/3為主
3. 以目前lcd取景的遲滯時間以及長時間取景感光元件過熱產生燥點的缺點是否改善
4. 改變接環後 新鏡頭的品質是否跟原4/3相同 目前也還未確定

我想 其實也不需要太過於悲觀
還是要等到m4/3實機出來後 才能知道







clp wrote:
我個人猜測昨天宣布M4/3應該會激怒很多舊的4/3用戶, 尤其是專業的用戶

我覺得啦!
Olympus 只是列席.... 應付一下,將來還是會專心在 4/3 跟 xD 的...

m4/3,那是將來 Panasonic 的發展重心吧!
特別是 14-150L O.I.S 這顆鏡頭,變成 m4/3 之後,會小到什麼程度... 很期待!
(或是會再推出 14-210 之類的 m4/3 鏡頭)

另外,規格若是開放...
將來 JVC 的 DV 也可以考慮支援 m4/3 鏡頭群啊!
網路發言嘛... 多是隨便說說!別太認真..
clp wrote:
我個人猜測昨天宣布M...(恕刪)

或許4/3剛出來的時候跡象還不明顯
但近期決定買4/3的時候就應該了解到4/3不會是個可長可久的規格
不是我在危言聳聽
當世界上DSLR銷量前三名的廠商都決定朝FF發展後
4/3要拿什麼跟人家比?
在DSLR的世界裡, 4/3畫質不如FF這個決定性因素已經不可能挽回了
不管想出什麼花招證明4/3還有用途
最後都會發現.......原來m4/3才是更適合這些花招的舞台
順著有版友說的方向

的確
對E3等級 - 100g 是沒差別太多
但對E420減個100g 的m4/3
再加上25那隻餅乾鏡 的確就是超殺的組合

所以我認為
M4/3 走向是取代高階DC的方向
藉由機身變焦﹝11個接點﹞ 超輕巧
取消五稜鏡 改用LCD的簡單操作模式
然後配合著開發低階版 便宜 輕巧的鏡頭
這樣的確是很藍海的做法

至於原先4/3系統
應該仍是走向高畫質 低ISO 更好表現的方向
畢竟M4/3就是走輕巧路線
裝個14-35 2.0等級的 就很不速配
而4/3走高畫質表現的 也是要搭配好一點等級的鏡頭

當然
如果M4/3 出個高階版
可以搭上徠卡的M系列 也是在眾家DSLR中 殺出一條血路

不過
我還是很相信O家的眼光
當初的防手震 LV等 也是在許多人嗤之以鼻的噓聲中登場
但是 現在可是用掌聲喝采唷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