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M 4/3 還是大有可為

weikuangchang wrote:
20年看下來,4/3片幅的雜訊及ISO其實大有進步


我只說松下,我有第一台的G1到GH5,最新的我沒有,我只能說從ISO 400進步到1600吧,而且1600還要看狀況,如果你分析RAW檔,我分析過GH5和OM1的,只能說一樣,只有OM1的JPG處理有進步,但是別家一樣也在進步,可是沒OM1那麼神



單一CELL的大小看這欄,Pixel Size V=H (μm)

https://www.sony-semicon.com/en/products/is/security/security.html

SONY APSC的,不過這是黑白SENSOR,3100萬畫素
https://www.phase1vision.com/sensors/sony-sensors/pregius/imx342
https://www.phase1vision.com/userfiles/product_files/imx342lla_lqa_flyer.pdf

IMX609是NIKON Z9用的那片



APSC或是FF只要單一CELL大於M43的大小就贏M43了,要注意M43的比例是4:3,APSC和FF是3:2

最上圖IMX294 M43 SENSOR的大小有4.63,但是要注意畫素是多少
150-600這隻,已經進來了,就等鳥攝專家的試用分享⋯

不過我比較期待二代開賣
RogerF200

想要就入手,不一定有二代啊[XD]

2024-06-17 9:11
https://www.cool3c.com/article/211377
它站的開箱試用出來了可以參考看看。
不知道01這邊是否也有開箱文?

Ps:早上滑手機看到,分享而非推薦!有興趣的參考看看,最重要的,還是多了解自己的需求,切記!切記!
Wahaha214

O家我是在大稻埕旗艦店測試的,剛好年貨大街,路上一堆爛LED燈,一測就出問題

2024-03-09 19:05
aliao

謝謝分享!每樣東西都有它的強弱之處,善者,取其長,去其短!!

2024-03-09 19:05
我不是什麼相機玩家,用的只是O家E-PL5和E-PL7,也拍不出什麼了不起的照片,只是喜歡出門玩的時候帶一台輕便又有足夠彈性和表現力的相機,讓我可以拍到幾張手機拍不出來,但自己看了開心的照片,M43真的可以滿足我的需求,尤其是出差時帶個一機兩鏡也不致於讓我行李太重,所以一直在等待下一台讓我心動的M43 (原本最心動的是PEN-F,現在連二手價都還居高不下),但是我覺得我可能等不到了

M43最大的弱點在他用的晶片(包括CMOS sensor)吧!

版上在電子業的都知道,現在投片做個晶片的門檻和10年前完全不同,偏偏大家在機身上在意的功能,從Sensor的ISO要拉高,更多對焦點,連拍速度要更快,人臉和動物的辨識追焦,更好的影像處理能力,更高解析度及幀率的錄影,都需更先進的晶片,而這個領域,又幾乎都是要訂製晶片,所以一旦銷量拉不起來,開發的成本就沒辦法攤提,就沒辦法賣便宜,就更賣不好,在OM system從本家分出來以後,生存都是問題,更難做這樣大的投資

其實現在Fujifilm走的路線也是很適合M43,每次去日本出差到Bic camera都還是會去摸一摸PEN-F,只是它的電子部分真的是落後了,期待他能有下一代上市
Gunnar wrote:
我不是什麼相機玩家,用的只是O家E-PL5和E-PL7,也拍不出什麼了不起的照片,只是喜歡出門玩的時候帶一台輕便又有足夠彈性和表現力的相機,讓我可以拍到幾張手機拍不出來,但自己看了開心的照片,M43真的可以滿足我的需求,尤其是出差時帶個一機兩鏡也不致於讓我行李太重,所以一直在等待下一台讓我心動的M43 (原本最心動的是PEN-F,現在連二手價都還居高不下),但是我覺得我可能等不到了

M43最大的弱點在他用的晶片(包括CMOS sensor)吧!

AI這個世代要跟上不要錯過,堆疊CMOS不管是CNS都要十幾萬,OM-1在O家被嫌貴,O家預拍是日常已經用了不知道多少年視為理所當然,索家到現在A93才有預拍捧上天,N家Z9 Z8才有預拍只能拍JPEG,C家好像R6M2開始有預拍?O家的防手震超強是日常,索家A7R5才有8級防手震,N家ZF才有8級防手震,C家好像R5R6開始有8級防手震?

M43的好處是不會撞機,沒人看得懂我手上的鏡頭。

櫻花+蜜蜂
好像抹過頭了
猜猜ISO值是多少
OM SYSTEM OM-1 + M150-400mm F4.5 TC1.25x IS PRO 手持

800mm ISO40000 f/5.0 1/32000秒



800mm ISO51200 f/8.0 1/10000秒



800mm ISO64000 f/10.0 1/10000秒



800mm ISO80000 f/8.0 1/12800秒



800mm ISO102400 f/8.0 1/20000秒

OM-1 autoISO可用到25600,實際可用到102400,雖然不一定會用到,可是有AI降躁如果用到了就除躁,上面用LrC的AI降躁開80%。




OM SYSTEM OM-1 + 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II 手持
相機直出 相片品質 LSF 無裁切
縮圖改成1024*768

80mm ISO500 f/2.8 1/400秒 無裁切


80mm ISO400 f/2.8 1/400秒 無裁切


80mm ISO500 f/2.8 1/400秒 無裁切


80mm ISO400 f/2.8 1/400秒 無裁切


80mm ISO500 f/2.8 1/400秒 無裁切


80mm ISO640 f/2.8 1/400秒 無裁切



101
OM SYSTEM OM-1 + 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II 手持
RAW 輸出無修







OM SYSTEM OM-1 + 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II 手持
24mm ISO200 f/5.0 3.2秒 無裁切
[RAW點擊下載]
LR RAW 轉檔無修 live nd8


OM SYSTEM OM-1 + 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II 手持
24mm ISO200 f/5.0 6秒 無裁切
[RAW點擊下載]
LR RAW 轉檔無修 live nd16


OM SYSTEM OM-1 + 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II 手持
24mm ISO200 f/5.0 13秒 無裁切
[RAW點擊下載]
LR RAW 轉檔無修 live nd32


OM SYSTEM OM-1 + 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II 手持
24mm ISO200 f/5.0 13秒 無裁切
[RAW點擊下載]
LR RAW 轉檔無修 live nd32


OM SYSTEM OM-1 + 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II 手持
24mm ISO200 f/4.5 13秒 無裁切
[RAW點擊下載]
LR RAW 轉檔無修 live nd32

手持13秒可拍有點懷疑,所以總共拍了3張,是我的手很厲害還是相機很厲害



Gunnar wrote:
版上在電子業的都知道,現在投片做個晶片的門檻和10年前完全不同,偏偏大家在機身上在意的功能,從Sensor的ISO要拉高,更多對焦點,連拍速度要更快,人臉和動物的辨識追焦,更好的影像處理能力,更高解析度及幀率的錄影,都需更先進的晶片,而這個領域,又幾乎都是要訂製晶片,所以一旦銷量拉不起來,開發的成本就沒辦法攤提,就沒辦法賣便宜,就更賣不好,在OM system從本家分出來以後,生存都是問題,更難做這樣大的投資


Sony A9 II的連拍速度非常快,其電子快門可以達到每秒20張的連拍速度。

Sony A1的連拍速度非常驚人,其電子快門可以達到每秒30張的連拍速度。

Sony A93的連拍速度非常驚人,其可以達到每秒120張的連拍速度。

Sony A93 ISO 感光度
靜態影像:ISO 250 - 25600 (可擴展至 ISO 125 - 51200),AUTO (ISO 250 - 12800,可選擇上下限),影片:等同於 ISO 250 - 25600,AUTO (ISO 250 - 12800,可選擇上下限)

OM-1
ISO感光度(自動) ISO LOW(相當於ISO 80) - ISO 102400
預設上限ISO 25600
ISO感光度(手動) ISO LOW(相當於ISO 80、ISO 100)、ISO 200 - ISO 102400

Sony A93終於跟上OM-1的連拍速度每秒120張
你的信仰以為OM-1的連拍速度是多少呢?
索家目前只有A93跟上預拍

OM系列的相機中,2016年推出OM-D E-M1 Mark II是第一款引入預拍ProCapture功能的型號。

翠鳥 公鳥
OM SYSTEM OM-1 + M150-400mm F4.5 TC1.25x IS PRO 手持
1000mm ISO4000 f/5.6 1/3200秒 無裁切
1秒連拍120張 RAW 預拍
貼23張連拍大約1/5秒的時間
LrC 只有用了AI降躁然後輸出一氣呵成















































翠鳥 母鳥
OM SYSTEM OM-1 + M150-400mm F4.5 TC1.25x IS PRO
1000mm ISO3200 f/5.6 1/3200秒 裁切
1秒50張 張張重新對焦 預拍











































andrea5 wrote:
Sony A9 II...(恕刪)


M43比FF面積小了4倍,要做高速傳輸比FF容易多了,這也是為啥有的相機拍4K 60P就會切,因為SENSOR換MODE運作來提高傳輸速度
andrea5

連拍的速度畫素才是關鍵,OM-1也有4K60P也有10bit的影片格式,不過我拍片就是玩玩沒打算編輯後製,所以挑流量最低的4K 100M,回文只是因為1秒120張連拍還被嫌慢[嘆氣]。

2024-06-16 23:05
andrea5

EOS R7 30 fps 的電子快門連拍3250 萬像素。索家a6700連拍11 FPS能看嗎?在索家會被氣死,只有A93可以湊成OM-1一台的 8級防手震 預拍 120 fps功能。

2024-06-17 13:17
這次出門去玩,到了集合地點發現嚮導和鳥導手上拿的也都是OM-1
全隊三台相機都是OM-1,有種很不可思議的感覺
andrea5

可以手持拿大砲[讚],之前拍白尾海鵰有遇過OM SYSTEM OM-1 + M150-400mm F4.5 TC1.25x IS PRO,包含我的同樣裝備有4組,也是很不可思議的感覺。

2024-06-18 9:22
mahoro1046

不奇怪, 我旅行時, 在本地打卡時, 一樣遇到很多M4/3的用家, 不過少在論壇發言而已。其實我遇過最誇張的是大片幅底片機, 一定要上腳架, 機身比我的頭還大.....說明還是很多元化的

2024-06-19 16:52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