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要拍MD的半身照,135FF(俗名全幅)拿50mm標頭來拍的時候,富士的GFX跟哈蘇這些中片幅數位機身得用63mm才能拍出一樣的大小,那我們得說GFX等校焦距50mm只是為了要跟135FF一樣的視角嘛?那如果要用中片幅打鳥等效800mm就好,鏡頭會要多大隻?印象中以前Canon 7D系列出來的時候被稱為打鳥機,不也因為它APSC要x1.6所以同樣焦段的鏡頭在7D上面可以有加乘效果,怎那時就沒啥感覺有人在質疑這等效焦距的問題??
北方威尼斯 wrote:只是將後端的「底片」縮小能夠拍更遠的物體嗎? Olympus 鏡頭的 MTF,標註的單位是 20 line/mm 跟 60 line/mm,而一般全畫幅鏡頭的單位則是 10 跟 30。也就是說因為畫幅小的關係, M4/3 鏡頭的解像力,是一般全畫幅鏡頭的一倍。所以注重畫質的話,儘量避免轉接全畫幅鏡頭來用。
吉姆林 wrote:北方威尼斯 wrote:4/3鏡頭的焦距真的能等校其他片幅的鏡頭焦距嘛還是只有等校「視角」呢? 我的認知是等效焦距就等同視角,如有錯誤也歡迎指正 吉姆林回答得很好、很清楚。「等效焦距」裡的「等效」是「等同效果」的意思,這個「效果」就是指「視角」。1/2.3"、1/1.7" 片幅的數位相機就都標示「等效焦距」,方便習慣 35mm 底片系統的普羅大眾,沒人抗議過。4/3 系統延續這個業界慣例,卻老被拿來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