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還是在考慮進O家...但...

ycs0808 wrote:...冤枉路...

...又來了...那出清FF去換APS-C丶M43甚至只用手機的算什麼"路"?

器材會進步,想法會隨時代改變,器材要花不少錢去買,要用體力去扛,一般人使用
畫質可以看爽的也可以看實際(用途),往哪個方向去走算"冤枉路"這很難講!

對器材我只有一句話:"什麼都想要就什麼都要不到",大多數糾結就卡在這裡,無論
用哪個系統都得"捨",不想被任何廠商掐住脖子,最好就別妄下結論!一般常識:先從
預算比較低的下手嘗試,真的不行折價損失也低,假如因此能發現通常人的問題遠
大於器材問題的話,這個無價;
感謝澄清,我沒有到處攻擊,不用那麼敏感。

我雖然不是Olympus用家,但相信各家都有長短,我近期都想買新相機,只是剛巧看到那個新聞。
wilkay wrote:
感謝澄清,我沒有到處...(恕刪)

這類新聞很多,google一下,應該蠻多資料
但我不會說是『假』新聞,因為,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市場瞬息萬變,難說!

可,相同的事情也可能發生在其它相機廠,看這些年相機市場掉得多可怕
我倒是覺得,那些只專注相機業務的,恐怕反而更撐不久...

最近不是才有一篇iphone跟某全幅機的比較?相機的未來

不管選擇甚麼,真的先搞清楚自己的需求,買了,就好好的用,就這樣!
mahoro1046 wrote:
我覺得樓主可以先選喜...(恕刪)


感謝回覆!很高興您不是只推坑也相對的提出一些建議!感謝!

沒錯...FUJI很多鏡頭都很輕,但沒防手震也沒機身防震...我其實真的很想入手但我手真的很殘...

又如果想要機身防手震,就XH1...那就沒有輕便拉~雖然也只差個一百克左右...但防手震的效果差很多吧!

目前是用7D2,也用了一些沒有防手震的鏡頭...我知道我不行...雖然很不想這樣說...=.=

如果說到喜歡的鏡頭的話...O家的恆定不知道為什麼都讓我感覺很紮實耶?

說到價錢...F家真的是有點貴了...但我對他的中片幅很有興趣就是了!

snsevoltsuj wrote:
O家的機子跟鏡頭現在...(恕刪)


機子穩定真的很重要!聽到這個實在是很開心!

但如果可以我真的很想把宜蘭拍成荷蘭!

我也相信小片幅也能有好作品,也許辛苦點,但不會沒有,而我也知道我想要的是什麼。

01上真的太多聽到片幅就開始教育別人的人,像我之前有PO文問過有沒有哪位知名攝影師是用APSC的...馬上被教育...我只是想知道啊!

很感謝O家的各位耐心地回應啊!我想我是會入一台的,只是應該先以二手、輕量為主。

應該會是EM10Miii...吧...

ycs0808 wrote:
知道以後會上全幅,為...(恕刪)


這我也思考過了,但是鏡頭真的有重到。

當您需要坐飛機而不想把那些貴重物品放託運的時候您就知道了。

Hermitissimo wrote:
麻煩標題寫完整"傳 Olympus...(恕刪)


這倒是不知道耶!但...SONY收去好了...放個眼對焦下來...

歐對了,大家不要吵架啦!

話說我有三台135,AE1、EOS7以及AUTOBOY PRISMA DATE。

兩台APSC,450D跟7D2。一台SONY DSC-T700。

未來會不會再來一台任何系統任何片幅,答案是有錢就會!放著看也開心!

(DSC-T700真的超美,藝術品來著...但真的是完全被手機取代了...)

我想我很了解片幅了,也知道現階段以上那些要隨身帶著對我還是有一點點難度...絕對不是我懶!

當然也會想要數位FF,但這不是目前的目標,我也知道我之後會弄一台。

同理,當然也會想要數位中片幅...

總之,和平喔!
我的需求是記錄生活、旅遊隨拍
以這個需求為出發點

我真心認為O家是我最好的選擇
曾經短暫跳到富士
但是可能是我手殘
發現拍照成功率有下降

後來換回O家
才發現原來防手震幫了我很多忙
再加上防塵防滴的機身
只要帶它出門
總會有種安心感

而且放眼望去M43鏡頭群
跟機身的搭配性比較順眼
價格也是越來越平價

12-40 F2.8這顆M43變焦鏡皇
二手居然1.2萬就入手了
更別提75/1.8、12/2.0、25/1.4等等大光圈優質定焦鏡
價格都非常好入手

更別提還有12-100這種別的系統都沒有的鏡頭
防手震居然可以到手持8秒這種變態等級

現在出門就是EM5II+12-40+15/1.7
這套組合花35K
以旅遊隨拍來說,已經很棒了

另外LIVECOMP也很有趣
讓我能簡單拍星軌、螢火蟲
venvi wrote:
說到價錢...F家真的是有點貴了...但我對他的中片幅很有興趣就是了!

應該會是EM10Miii...吧......(恕刪)


對耶... 對耶...

我也正這樣想,不過滿手 FF 鏡頭也滿悶的,可能還是留下 A7 系列,有預算再買 GF,拍照是越大台越好沒錯,但是好玩樂的還是越小台越好
zero5302001 wrote:
全幅其實市佔率沒這麼...(恕刪)

其實騰龍1728跟2875兩顆大三元都只有550g,其實還可以接受,不會太重
定焦135的部分只能等副廠了
室內要維持一定的快門速度,iso一定都在2000以上,其實拍動態的小孩常常是這樣,所以還是要看拍攝的題材決定,全幅還是有高iso的優勢
kevin0921185 wrote:... 12-40 F2.8這顆M43變焦鏡皇
二手居然1.2萬就入手了...

靠...現在竟然這個價錢就有了(當年EM1+1240 Pro一起讓給友人了,換成更小支
一點的P家1235),這個造工與畫質可以用這個價錢入手...真不是用撿的可以形容了!

如圖富士我也有在用,它和索尼現在也都有恆定F2.8的標變鏡皇了,看看那個價位和體積,
這點倒是做到媲美FF(F4.0)了;在這個FF無反大軍壓境的年代,說沒去斤斤計較一下體積
價位那是騙人的,目前的感覺APS-C反而比較像是尷尬的存在,論焦段與防手震不如M43,
論畫質和FF相比一樣有段不小差距,假如價格便宜CP值很高(比如說EOS M系列)還可以
考慮一下,否則FF無反的價格也不斷下探...那危機感應該不會比M43少吧?若是如乳摸傳
言有一片30MP的Sensor(可用ISO降低也行),APS-C無反我大概就可以閒置了;APS-C還
把IBIS當寶在賣,M43差不多入門就有,效果不如高階,但小勝或打平其他系統有餘;

鏡頭大小與片幅大小呈正比,定焦還好變焦就差很多了,(不是有沒有)而是願不願意帶出門,
用久了自然會有差別待遇,出門在外狀況不明變焦就是方便無敵,不見得有那個時間空間用
腳變焦;至於中片幅機身是可以用無反來當誘餌,看看鏡頭去吧,標變就只有2X,光圈還大不
起來,沒慣用足瓦的燈與腳架...不妨再多想一下;除非特殊需求,我是把它們列入淘汰名單的,
只是我在這幾乎都不會多嘴去擋人財路或掃人家的興,幹嘛呢,想花大錢親身體驗就去吧,
何必掠人之美,器材這種東西太講理性很多都不用賣了.
ycs0808 wrote:
知道以後會上全幅,為什麼不現在就上,不用走冤枉路。
畫質和高iso沒得比。

那你幹嘛不直上「中片幅」呢?為什麼不現在就上,不用再走冤枉路
畫質和高ISO全幅沒得比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