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這個是幾個網友請我幫忙做C-AF對靜物拍攝的穩定度測試(小壯、石大哥、Andy…等人)相機:E-M1X(廢話)鏡頭:300mm PRO F4沙雀FSB-8雲台+雞肉腳架靜置,快門線操作C-AF + 靜音L連拍(每秒18張)C-AF 靈敏度 +-0連拍140張,對著水豚月曆拍攝,裁切100%之後▲ 然後再用PS進行批次裁切▲ 裁切1377x1377像素▲ 共140張放置SAMSUNG三星 65吋 4K QLED曲面量子電視,逐張逐看檢查是否有脫焦的問題-在140張照片裡面,找到檔名P2220207、P2220225、P2220234這3張照片有脫焦C-AF在靈敏度正負零的情況下,對著靜物拍攝約略有2.14%的脫焦率如果無聊的話,這邊有140張原始裁切檔案可以看。(請點我去google空間下載)----未完待續。
補一下2/21 拿到的開箱照Q___Q ,晚點會把回覆的資料補到1樓去。P1010011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箱子 (也太多灰塵了 XD,傷眼不要介意啊QQ)P1010013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我很希望我拿到是9527的序號 (可惜差一點點) 星爺迷淚奔P1010014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原廠附了2顆原廠電池,但…… 那個貴死人的3000$多塊的原廠充電器居然也附了2個= =" 感覺可以賣掉1個來貼補一下P1010015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公司貨的配件P1010016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另一個被幼麒拿走了,這次代理商很佛心了送了2顆原電,所以總共是2+2 共四顆原廠電池P1010017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登登… 真身出現,方塊雞就是霸氣,我只能說閉著眼睛直拿橫拿感覺都是一樣的,可以很用力的握住他,紮實的感覺和以前的4/3旗艦非常類似P1010018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產地是越南製,自從移到越南後,比較少Q.C的問題出現了(拍手)P1010019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正面露出CMOS照,比較少人去討論在cmos塗AR塗層,我覺得有點像STC的內置感光元件濾鏡,有抗反射減少鬼影的效果,其實蠻重要的P1010021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機頂的配置,我覺得轉盤獨立一個B快門出來很重要,這樣就不用為了要用livecomp或livetime要轉到底才能用了…P1010024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P1010022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i/o 一覽,除了監視、麥克收音孔,還有hdmi及可以支援快充的TYPE-C,2小時可以充滿2顆原廠電池(讚)P1010023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新的整線器,有螺絲可以鎖緊固定P1010025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快門線孔的位置和MK2一樣,是在把手處上方P1010026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電池盒,1次可以放2顆,就算只放1顆也可以使用,如果元佑實業也能佛心再送一個卡匣就好 (許願中)P1010027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這次的螢幕肯定有抗指紋P1010029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在我髒髒的手摸個幾次之後,還是蠻乾淨的,看不太出來有指紋(還是有,要仔細看),這片LCD我在使用的時候,我覺得顏色很好看不曉得是不是錯覺,要再和MK2比較一下看看P1010059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既然,已經封頂了,記憶卡也給他封頂吧,讀寫比較不會灌水的Sony 299/300mb/s,一張我是用G系列,一張是新的TOUGH系列P1010061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看到這麼厚的說明書,不要感動,因為我一打開,就驚了一下……… 因為是各國簡易說明翻譯濃縮成一本,裡面沒有太多資料,還是得乖乖下載官方的完整說明書 ------- 外觀先開箱到這邊,我要帶小孩去洗澡了 (飛奔)
hkc6389 wrote:可以請Lowl...(恕刪) 這個必要性應該是不高,兩個產品線的層級有差,G9亮點是跳水的價錢,和他有4K 60p,他跟E-m1mk2比較會比較合適, G9是沒有辦法越級打怪的。
aliao wrote:對比E-M1 I...(恕刪) 我要找時間出來做同一個定點拍攝比較比較準,不過可以跟你說新機的色彩寬容度比較好,這是結果,換上新的圖像處理器還是會有差,Cmos上的新塗層也有影響。我在找時間公佈
kenny.chih wrote:其待鐘大的EM1X的...(恕刪) 新C-af TR用的起來的感覺,其實是完全幫他換了一套新的對焦邏輯在上面,所以是煥然一新的.敢說2019年開始,除了硬體發展之外,智能對焦會是趨勢,沒有跟上就會被拋下
lowlence wrote:首先,還沒開售 :...(恕刪) 期待之後詳盡的測試~能否請鍾sir也將以下條件加入測試選項(鏡頭使用300mm f4)~感謝(1)拍飛行中的鳥"當鳥進入畫面到準焦的速度","跟丟迷焦後再次對到焦的速度"(2)飛行中的鳥若後方是較暗的樹林時"第一次"的對焦速度(3)保護鏡前方若遍佈水珠此時的對焦速度鳥可以不要選白鷺鷥嗎?這樣看不出此台相機的能力~要求會不會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