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M43系統鏡頭使用心得


sss79818 wrote:
這顆我沒用過但從豆神...(恕刪)


好的,感謝樓主的指點,謝謝了!!
用心整理+美拍
感謝分享

看得又想買鏡頭了XD
sss79818 wrote:
大家好 小弟入M43...(恕刪)


Mark

我也買這牌子。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看完精彩的發文...又準備吃土了..
感謝樓主分享的超詳細
不小心又點到舊文, 不知道樓主現在怎麼樣呢? 好久沒有新文章了
另外要說的是, 樓主用M4/3拍的比我用FF拍的更好看, 關鍵真的是技術
mahoro1046 wrote:
不小心又點到舊文, ...(恕刪)


我也點了舊文,這篇分享的很棒,後來又有出幾顆鏡頭,不知道樓主有沒有試過,希望能在把後來出的鏡頭心得補完
sss79818 wrote:
Bigma 60mm F2.8
比較冷門的一顆鏡頭 很少看到


我有,怪異的鏡頭因為使用不同的對焦機制,拿起來搖會聽到聲音以為鏡頭壞掉了,銳利,比較遺憾的是光圈是2.8

松下20 1.7我有第一代,號稱餅神,M43最銳利的鏡頭(人家說的),對焦慢又吵,不支援AFC,症頭是使用自動對焦時右邊會脫焦,必須使用手動對焦(非個案),因為這樣被我冰起來,如果不拍風景還能用(拍風景在同一平面上要求左中右都要清晰)
看到前面有人問新鏡頭,補充樓主提到的幾支變焦鏡 (在下機身都P家,故鏡頭也都選P家,且幾乎都變焦,唯二定焦是DG 15和有點尷尬的14mm f2.5):

DG 10-25 f1.7
詳細評測站上吉姆林大大已經評測過了,就不贅述,僅分享使用感想:
個頭大,不說的話被當FF也是有可能,但搭配G9M2頗平衡;中央畫質全開就很不錯。
原先超廣角部分已有DG 8-18,後來為了家人婚禮才購入,不管重量的話私以為與DG 25-50是室內變焦首選,戶外出遊考量重量與焦段,個人還是DG 8-18加上DG 12-60(DG 10-25體重贏過DG 8-18加上DG 12-60)。

DG 12-35 f2.8
為12-35的三代版,和二代最大不同在於:
1.廣角端最近對焦距離縮短,放大率略升。
2.Flaring 根據網上評測較二代改善,但因為個人並無二代鏡,無從比較。
如果和DG 12-60相比強項是恆定光圈,弱項是焦段較短。
其實當初一直猶豫要不要買(手頭標準焦段已經有DG 10-25、DG 12-60),後來買的主因是室內需求與重量,室內雖遜於DG 10-25需拉點ISO,但同時帶兩隻娃時,重量還是要計較一下(DG 10-25體重贏過DG 12-35加上DG 35-100),私以為是室內變焦次選。
mahoro1046

[拇指向上][拇指向上]

2025-01-23 10:21
應該沒人分享過Leica DG Summilux 9mm f/1.7 Asph
作為我最近出勤率第一的鏡頭, 就分享一下吧。

首先是參數:
防塵防水滴耐寒設計
9.5cm 最近對焦距離
0.25x 最高放大倍率
重量 130 克
濾鏡直徑 55mm
135FF等效大約18mm視角

體積也不算大, 比15/1.7大不了太多, 這已經是我加了55-58濾鏡接環增厚的效果,
帶出去都沒有壓力。



隨便接上兩台不同顏色機身的樣子





用途上, 18mm視角不算太難用, 自拍也好, 拍風景也好, 在餐廳都可以發揮。
下面配幾張解毒照。

幾乎把整條街道拍下


可以拍廣闊的風景, 色彩不錯的說


室內也拍很方便


嚴格來說, 18mm始終還是有點不夠寬, 但是更寬會更難控制


在狹窄的景區也可以發揮


把建築物拍出一點張力




耀光控制不好, 邊緣色散也明顯



對我來說,
優點是輕便, 加上濾鏡也是140克, 中央畫質不錯, 放大率有0.25X 勉強可以拍些小東西, 對焦安靜迅速,
f/1.7在室內也勉強可以拉低ISO改善畫質, 全開也不怕景深太淺, 合照收到f/2.8, 通常都足夠了。
缺點是中央以外的畫質比較一般, 要光線條件好時才不明顯, 邊角彗差不好看, 拍星空不可以太高期望, 邊緣色散控制不好。

總結是, 如果不想帶幾百克的超廣變焦, 這支9mm真的很好用, 畫質不一定贏老蛙6mm和7.5mm, 但還是比我從前用的7-14/4好很多, 還勝在有自動對焦, 加一支自拍棍就可以自拍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