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我對品牌沒有好惡,不要亂扣我帽子我只是對樓主你這樣的比較方式很感冒NIKON與OLYMPUS各有各的長處我還沒有獨裁到非要把某品牌說成神我也不會說O-MD一定可以拍出同樣的影片雖然E-PL1拍的可樂廣告也不錯但那與現時一般消費者的距離太遠,說不切實際並無過當樓上已經有人把D800影片的拍攝過程連結分享出來了毫無意外的是個大成本的製作(縱使它叫做“微電影”)在在的顯示你把這兩影片互相比較的基準偏差過大類似D800這樣的大製作影片,我可以告訴你還有iPhone的版本但這就表示iPhone在日常生活中的錄影表現就無比強大?若要刻意無視背後成本的話,M4/3也是有商用專業器材的M4/3接環也有電影鏡頭,不過那售價真的離一般消費者太遙遠連討論的文章也沒看過幾篇01上有人上傳過GF系列拍的小短片片中兩位帥帥的年輕人外加一位美少女也把南台灣的風光拍得很美,雖然不比NIKON的大製作但我覺得那比較像是一般消費者能達到的模樣至少還有參考價值且我完全不懂你這樣的比較是想要表達什麼是想表示OM-D很貴?還是D800很超值很強大?以我的觀點來說,OM-D的主打客戶群不會是錄影工作者基本上你這樣的比較文章,對於準備購入OM-D的人殺傷力也實在有限但客觀的來說,還是希望你用相近條件的影片來比較會比較妥回到你提出的問題點,那關鍵還是鏡頭的設計樓上也有人解釋了,這樣你能理解了嗎?建議還是了解原理後再批評也不遲藉由影片,可以顯示OM-D測試機配上該鏡頭錄影的表現但D800影片呢?能讓你藉由影片了解它多少信息呢?好比哪顆鏡頭拍的?手動還是自動?加掛的裝備?重點還是在於,你這樣的比較方式實在很無聊而花費精神回答你的我更是無聊...最後,請搞清楚OM-D的定位OLYMPUS沒必要花錢去拍影片,它壓根也沒講過要在電影業闖它只要搬出“目標客群”期望的產品就夠了很顯然的,你不是它的客群建議你把這篇放到NIKON版吧我相信即使拿道NIKON版,你得到的仍會是笑聲,而不是掌聲
不可能,我認為絕對可以比,OMD測試短片已經是目前網路上找到僅有的,要更好、更專業的影片?抱歉、沒有、找不到。這是誰的問題?這是Olympus自己的問題。=====================================================================當然可以比拿一台F1賽車在賽場上的表現,回頭過來批保時捷在市區裡面開的很爛,是要比什麼?這是[你自己搞不清楚狀況]的問題=====================================================================很多人回覆說你拿OMD那種不專業的測錄來跟D800專業團隊比,擺明借刀殺人,不、絕不是這樣的,而是OMD根本就沒有請專業團隊去拍這種宣傳的影片,大家反而去怪D800測試的團隊太專業?這不是很好笑嗎?好像班上考不好的學生去怪那個考第一名的學生太用功一樣?一點也不合邏輯啊。你們自己是Olympus的迷、粉絲,還叫別家相機拿出Olympus的得意作品,不是很奇怪嗎?一開始我還被你們唬到,覺得很抱歉,對對對是我的疏忽,後來我愈想愈不對,要拿Olympus的優點,你自己不會拿啊!你老佛爺啊?你們如果要澄清的話,那你們自己去找Olympus專業的影片啊,對不對,甘我什麼事啊?我是Olympus的愛好者了嗎? 我不是啊。啊Olympus為什麼不拍,你不要來問我啊!大家說對不對?=======================================================================那很好啊,你就慢慢等Olympus拍出一個專業的廣告再拿來比吧不過你也不是老佛爺Olympus不需要因為你想拿來比較就特地為你拍一齣邏輯,邏輯,一直掛在嘴邊真的有邏輯的人,不會拿專業廣告跟隨手拍來作比較被別人點出來還一直在那邊硬坳還[大家說對不對?],取暖文嗎?
拿D800與OM-D來談錄影,無視GH2 改機成avc-intra(All I-frame),或是改成long gop 不是很怪嗎?Vimeo上隨意找一下:http://vimeo.com/search/videos/search:gh2%20hack/st/9d6828aa/sort:newest/format:thumbnail從44mb到200mb的都有人用。老話一句,問題不是在OM-D或是D800,也不是手動/自動對焦的問題。而是29.7/25 fps 與24 fps的問題。VDSLR發展這麼久,只有panasonic/sony會在意用戶所在地的電源頻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