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DSLR 除了拍 Show Girl 之外,還可以救命呦!

BamBamBam wrote:
也就是說沒有用顯微鏡, E-330 =顯微鏡...其實中文翻譯也是這樣翻. 不知道為什麼你覺得需要顯微鏡.
也就是說$400 + 一條cable 可以做初步的cancer screen.


英文我不行,不過說 E-330 =顯微鏡 粉沒常識,
沒碰過相機的人才會說這種話吧?
E-330是機身,機身=顯微鏡?那能不能等於望遠鏡或狙擊鏡?
又4/3的哪顆鏡頭能當顯微鏡用?光源怎麼搞定?用內閃啊?
成像靠鏡頭,記錄靠機身,
光機身和鏡頭都分不清楚,我不用看原文也知道有錯了...

我猜是原本顯示用設備也很貴,
但這樣搞後只要用$400就能取代不知要多少錢的顯示器,很了不起了,
前面的那組不知道花多少錢還是功夫弄出來的,那個沒得省吧?
沒有簡單到" $400 + 一條cable 可以做初步的cancer screen ",
原作者看到這句應該會從椅子上跌下來吧...
excd wrote:
英文我不行,不過說 ...(恕刪)
呵呵 你可以看 #13...反正當時我看了就是這樣想了
它也不是接4/3 鏡, 所以你認為光纖鏡頭不可能有成相, 我是認為可以, 就這樣.

還是你一開始就知道有個顯微鏡是可以跟鏡頭一樣接在相機上?
顯微鏡原本就是鏡頭的角色啊!
但光只有顯微鏡要如何紀錄呢?
所以就會將相機接在顯微鏡上,拍下實驗的結果,只是以前顯微鏡上的相機是用底片,現在可以用數位且 Live View

待過實驗室的人看到這篇報導,第一個想法一定就是顯微鏡接在相機上的
只是沒想到顯微鏡已經可以做到如此輕巧了!
Olympus原本就是搞醫療的
如果O肯幫忙的話
相信這顆LED雷射顯微鏡頭不難實現
不僅偏遠地區
連一些規模較小的醫院也可以當作症狀快篩工具
蠻不錯的
不過實現在M4/3比較有體積優勢與前途XD
BamBamBam wrote:
還是你一開始就知道有個顯微鏡是可以跟鏡頭一樣接在相機上?


我想玩相機的人都知道,
如果有人說他用DC可以拍長時間曝光,
即使他沒有提到腳架,我們也知道他一定有用腳架或是其他架起來的設備。
如果有人說能用DSLR拍顯微畫面、內視畫面,
想也知道他有不知哪來的腸鏡胃鏡顯微鏡,並且搞定了轉接環或套筒。

會扯到E-330,應該是那是當時唯一有Live view的DSLR。
有DSLR才能轉接鏡頭,有Live view才能直接看。
換做現在的話幾乎現在的DSLR都能辦到了吧。
excd wrote:
如果有人說他用DC可以拍長時間曝光,
即使他沒有提到腳架,我們也知道他一定有用腳架或是其他架起來的設備。

說實在這兩個沒什麼關西......相機有內建 B mode 跟無Bmode可用
它只是在告知他DC 有 B mode 跟跟腳架有什麼關西? 你意思是長曝照片一定要用腳架

總之你#13 看過了就好, 沒看在這扯大家都知道我也沒辦法
很明顯我當時看就是我寫的那樣, 然後想錯了沒想到有個小到可攜帶的顯微鏡裝在上面帶著走.
或又可說, 我把顯微鏡想得太簡單, 一條cable 上有鏡頭, 成像用E-330看就可以了
跟你說什麼沒鏡頭可用, 然後用4/3 鏡頭當顯微鏡又是一回事.

BamBamBam wrote:
說實在這兩個沒什麼關西......相機有內建 B mode 跟無Bmode可用
它只是在告知他DC 有 B mode 跟跟腳架有什麼關西? 你意思是長曝照片一定要用腳架


雖然這離題了,
但我真的懷疑你不是玩相機的,
長曝一定要用腳架?問這個問題就漏餡啦。
"理論上",長曝只要有長秒數的選項或B快門,
再來就是鎖住ISO值,然後看他的雜訊抑制能力。
"實務上",就算35mm有防手震,也沒人有辦法手持拍攝曝光個一秒吧?
理論上長曝和腳架沒關係,
實務上沒架起來你根本別想搞長曝,
這就是用手拍照和用嘴拍照不同的地方。
講到長曝,拍過的人應該想都不用想一定是架起來拍的吧,
沒玩過的人可能第一次玩,才發現原來手會晃動,
就算二十萬元的全幅機皇,沒腳架拍個長曝還是不如一台架起來的DC。
不信你去試試看吧,拍過就知道這是常識了。
excd wrote:
雖然這離題了,但我真...(恕刪)
你沒看懂我寫什麼, 我寫"你的意思是想拍長曝相片一定要用腳架", 我沒用問號.
跟DC有功能可以拍長時間曝光兩個沒關西. 整天懷疑東懷疑西的讀清楚再回也不遲

很簡單的說, 有個人今天如果說我DC沒有長曝功能, 意思就是它的DC 快門不能用 B 快門.
還是他今天DC 不能裝腳架? 一直想把無關東西湊起來.
拿一般consumer相機去接顯微鏡本來不是新鮮事
不過以往都是靠轉接頭去裝在接目鏡 (eye piece) 上看
這個技術是直接接在接物鏡上 (objective), 這才是有突破性的地方, 也是新聞的焦點
還不只這麼簡單, 因為這個裝置還包含了激發 (excitation) 細胞染色用的光源 (通常是高能量雷射)
還有過濾被激發出 (emission) 特定波長的濾鏡 (共兩個, long pass and band pass)
這是螢光顯微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特別的地方
隨便拿一台顯微鏡來接是看不到這些特殊染色, 因為一般可見光波長混在一起, 能量不夠高, 光束不夠集中
emission spectrum 也需要適當的filter配合
全部把這些東西擠在一個鏡頭大小更是高明

My photography blog: http://sunnyeasy.wordpress.com/ My doggie blog: http://i
某大實在有夠會凹,不懂的東西謙虛學習,大家在對話中成長不是很好嗎?

講話那什麼態度,更好笑的是辯到最後被看出兩邊專業都不懂,基本的處事道理不懂的話就不要怪別人為什麼一直為難你。

說#13樓就這樣想,但我看#7樓時明顯還搞不清楚攝影器材和顯微器材中最基本的分別。microscope這字就一定得包含顯微功能,E-330或者任何一台單眼機身,都絕對不會有這種功能,因此直接說microscope=E-330這種論點是完全站不住腳的也沒有常識的,這樣的敘述就好比我們認為電腦螢幕上顯示的東西是螢幕"自己"產生出來的,而不是透過訊號傳給他呈現一樣。

如果你只是表達方式過於精簡以致於讓人誤會,那好好講清楚就沒事了,畢竟現在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通病,包包括我也會有,但你的文字邏輯明顯有誤,別人指出問題還這麼嗆,那就說不過去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