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O家對於EVIL市場的挑戰

剛剛瀏覽了一些NEX的文章
還有NEX的sample照片
再稍微看了一下價格

以我的想法
簡單來說
這是場體積與光學跟電子的競爭
Sony的NEX因為採用APS-C所以在電子方面發展有優勢
高iso會強 動態範圍會比較好
但是因為片幅大 鏡頭體積在需要兼顧畫質的情況下就會有限制

而m4/3鏡頭可以做得很小 尤其在變焦鏡方面
又可以兼顧整體光學與畫質
但在反觀因為片幅小
高iso就會是很大的弱點

景深?我覺得喜歡拍淺跟拍深的人都有 所以我不覺得有啥絕對優勢

價錢?
這個問題討論到爛了
當然以台灣的價錢討論沒錯
但是如果以美國來說
EP1跟EPL1含14-42kit 早站在500USD左右甚至更低的價錢了
EPL1還有支援離機閃這麼優秀的功能
在NEX正式上市時
O的價格應該會更吸引人

然後就看到底是m4/3電子能力發展的快
還是Sony的光學能力發展的快
我個人是偏向要提高可用高iso比較容易些啦

所以話題又繞回之前的結論
沒有絕對的勝出者
只有選擇自己喜歡的系統這樣簡單而以
真希望不要再看到一直打趴來打趴去的....XD



Monte920 wrote:
半格機是早在1930年代從德國那裡就開始有了, 之後製造半格機的廠商不計可數, Olympus PEN只是其中一個而已.


舉PEN當例子,只是基於兩點:

1. 他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半幅系統。
2. Olympus是第一個把半幅機搞成SLR的,這跟目前的M4/3才有一個比較的基準點。

我的意思只是,這場可換鏡頭相機的片幅大戰,其實N年前就開打了,但是嚴格說起來,當年半幅機比較致命的幾個問題,其實在數位化的M4/3上已經改善許多了,至於片幅....至少我不認為景深是當年半幅機敗陣的主要理由,而M4/3的高ISO雜訊問題我不覺得有到完蛋的程度。

至少目前來說,就我自己用M4/3與全幅的感覺,在畫質上,其實沒有當年PEN F與135那麼大的差距,不是要閉著眼睛非說M4/3好不可,而是就我的角度看,我會為了好鏡頭去忍受不算完美的機身,但我不會為了一個每一兩年就顯得落伍的數位機身放棄鏡頭的選擇權。

當然啦,NEX以後也會有新鏡,但M4/3也會有新機身,不是嗎?NEX登場後,往後大概每一季就會有一款EVIL新機,如果每一季就要去想『我是不是該換系統』這樣的問題,拍起照會很痛苦的.....
Monte920 wrote:
之前有謠言說Nikon在發展2.5X的EVIL機, 剛開始聽起來有點失望, 現在反而希望它是真的, 只要機體和鏡頭能夠更小的話!(恕刪)


Nikon 要真出了2.5X的EVIL機,到時01的戰況應該會比現在慘烈上十倍吧.....
個人覺得
只不過出個NEX,M43根本沒必要擔心
機身小,鏡頭小不下來也是白搭
會看上M43系統的人,早就知道ISO、景深比不上APS-C片福
真的很在意的人,也不會遷就M43
既然會買M43,ISO、景深這問題就不是很絕對

至於機身越小會好? 我覺得不盡然
好比以前黑白手機時代,大家拼命做小手機
現在流行觸控螢幕,反而是一個個在比大 (HD2真的大到我的手掌快握不住)

目前而言
M43的大小(GF1),手感、體積算是蠻平衡了
只差P家在出個M43專用的TTL閃燈
再買個7-14就很完美了 XD
路過的鄉民 wrote:
現在流行觸控螢幕,反而是一個個在比大 (HD2真的大到我的手掌快握不住)...(恕刪)

其實還是拼命的在縮小
因為當年黑白機功能就只有打電話
現在手機有上網, 音樂, 照相, 錄影, 影片, 視訊, .....琳瑯滿目的功能
黑白機的年代要包辦這些功能, 要帶多少公斤的東西?
alphones wrote:
Nikon 要真出了2.5X的EVIL機,到時01的戰況應該會比現在慘烈上十倍吧.....


小弟非常好奇到時候片幅決定論的人會要怎麼講了....

我覺得改變片幅這個論點有點詭異

我們一般所謂的全幅,指的是35MM的全幅
但是4/3系統在自己的領域就是全幅
他的鏡頭和整個系統都是以此SENSOR SIZE為基礎去設計
就算OLYMPUS弄出APS-E或是35MM的相機,其鏡頭勢必要重新設計,OLYMPUS應該不會幹這種事

片幅不是絕對
某版友說"他的這個不一樣,在我看來是死棋 ... 一生注定比別人家小片幅"
APS註定比35MM小,35MM註定比645小,難道全部都是死棋嗎?

所以OLYMPUS要說服我們是,SENSOR較小,真的能做出比較小的相機和鏡頭吧~~
(我不覺得SENSOR小相機就會比較小,又不是縮小燈,但是SENSOR小,鏡頭一定可以比較小)
當初選擇e1時除了超音波除塵和考量光路角度的全新設計
另一個重點是符合我使用習慣的機身設計
右手持機身左手扶鏡身, E1是我最順手的相機

反觀CN的DSLR的外型至今依舊是底片機的思維...
鏡頭在中間, 左右兩側留捲片機構的空間

m43的出現我想已經對43有恨大的壓力, nex更是如此
但是我個人覺得數位相機很還有很大的創意空間
olympus只要有意經營這個市場應該不難找到方向
RhomboidX wrote:
我們一般所謂的全幅,指的是35MM的全幅
但是4/3系統在自己的領域就是全幅
他的鏡頭和整個系統都是以此SENSOR SIZE為基礎去設計
就算OLYMPUS弄出APS-E或是35MM的相機,其鏡頭勢必要重新設計,OLYMPUS應該不會幹這種事

片幅不是絕對
某版友說"他的這個不一樣,在我看來是死棋 ... 一生注定比別人家小片幅"
APS註定比35MM小,35MM註定比645小,難道全部都是死棋嗎?
...(恕刪)

我所謂的死棋是 ... OLYMPUS不能改變片幅,而大家也認為OLYMPUS應該不會改變片幅了

如此一來注定比別家片幅來得小

在自己的領域是全幅 ok
但user不會只是買"那個領域"的全幅
整體而言,個人還是覺得O家產品比較合自己味,價格嘛.....反正到哪都是錢坑,沒差!

不希望看見O家也跟人陷入低價戰,專心繼續端出好菜就好(好東西賣貴還可以考慮,爛東西賣再便宜可都沒興趣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