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有什麼好?特別是在許多當初的特點都已經逐步下放的現在?
首先,當然是手感,手感通常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但是E-3裝上50200將近兩公斤的重量,仍然可以單手像貓叼著魚般地輕鬆地「拿」在手中、完全沒有滑脫鬆動跡象,這時候,才知道什麼叫手感。
再來則是合金機身,別當那只是個噱頭,用來讓Olympus的高層在發表會踩兩下自爽而已,接上50200,甩個兩下,體驗重力及加速度所施加的扭矩下E-3幾近完美的剛性與穩定,想像一下銀環鏡的重量,才會明白E-3對機身剛性那看似過了頭的執著,其實是作為一個高階鏡頭平台絕對必要的條件,而配重平衡所帶來的手持安定性則是額外的驚喜。
雖然E-3的Liveview可翻轉螢幕不是唯一,LCD也不是特別亮麗,但是像這樣「插進土裡或高舉過頭」都能完全不受角度影響,任由你以各種姿勢握持相機、自由取景的爽快感,沒親身試過,真的難以言喻。
E-3的暗部對焦及階調還原能力,加上比起同視角他家鏡頭大上一檔的光圈,微光下依然準確對焦,從而保證拍攝動作不會受到現場光量的牽制以及出圖的品質,這一點,你從1:1放大看暗處雜訊的測試照是看不出來的。
E-3是台什麼樣的相機?它能上山能下海,無懼於大雪紛飛與大雨滂沱,能聚焦於最幽微之處,直現眼中最美的光影,即便掛載最沈重的鏡頭或配件,握在手中依然安定宛若大地上的磐石。
純粹就享受拍照這件事而言,E-3拿在手中,說真的,除了自己的技術,你夫復何求?
原因只在於早年買了台C40之後,對O家拍出來的照片愛不釋手
就算到現在還是常被朋友問說是哪台拍的,大家都不相信400萬的老古董能拍出這種照片(而且用這麼久還活的好好的)
一開始朋友也是推薦我買最多人用的450D,理由都是便宜大碗/鏡頭多
不過看了看各家機種後還是決定買E3(各位大大的照片太毒了XD)
一.頂級金屬機身,組裝紮實,手感一流(他牌的感覺都像玩具一樣,FF機質感也沒好到哪去,不能上太空^^)
二.確實有效的防滴防塵保護(看別人一天到晚入塵的文章,在O家基本上從來沒這問題)
三.優異的機身性能,
1.5連拍夠用,
2.5級IS超強,
3.翻轉LCD+LV,
4.11點業界最快又夠準確的對焦系統
5.雖說ISO只有800以下堪用,但基本上不管哪家超過800也只是能看而已,花大錢為了能看的照片太不實際了,買富士F100/F200還比較划算
6.重點就是優秀的光學品質及發色啦,,雖然沒幾支便宜鏡可買,原廠又貴的要命,但他真的能拍出你要的好照片,顏色飽滿不虛偽,立體感實足,銳利,一分錢一分貨騙不了人的,還不用怕升級時APSC轉FF的暗角問題出現
7.雖然只有1000萬畫素,但夠用了,比細節一點也不輸FF機,當然FF機的立體感表現真的很強不可否認,但價錢也很強,不過看過O家幾位高手的照片就能加強不少信心
8.品質夠穩定,很少在O家看到有小毛病出現
9.打鳥利器,43系統為人垢病的*2問題反而成為愛鳥人士的最愛,200變400,500變1000,,當APSC嫌不夠廣時,別忘了O家有12-60等效24-120,,11-22等效22-44,,9-18等效18-36,,,7-14等效14-28不輸FF機的廣角鏡頭,定焦鏡少了點,但也夠用了,不夠還有P家的25F1.4可用,,大家垢病的應該說沒便宜鏡頭才對
10.綜合上面總總優點,卻只花3開頭的價位就能入手O機頂級機身,C/P值真的太高了,找不到不買的理由,出門也是頂級機,爽度就是不一樣(別忘了一開始他是5-6萬等級的機身)
hermas wrote:
9.打鳥利器,43系統為人垢病的*2問題反而成為愛鳥人士的最愛,200變400,500變1000,,當APSC嫌不夠廣時,別忘了O家有12-60 等效24-120,,11-22等效22-44,,9-18等效18-36,,,7-14等效14-28不輸FF機的廣角鏡頭,定焦鏡少了點,但也夠用了,不夠還有P家的25F1.4可用,,大家垢病的應該說沒便宜鏡頭才對
問題在於Olympus原廠只出到300mm而已,而且ZD300f2.8大多數人都買不起,也沒有ZD300f4,ZD400f4.5,ZD500f5.6.......
等效22~44這個規格其實在推出的時候跟其他品牌比就已經落伍了,早先Nikon有18-35f3.5-4.5,但後來這支也不夠有吸引力,因為Sigma,Tamron都有17-35f2.8-4.......
我對3C商品有很強烈外貌協會的取向,當初會選E-300只是因為他的機構不同一般,機身造型特殊,而且從C-5050Z升級上來,就衝了E-300。很喜歡E-300機身上方的金屬質感,也覺得E-300出來的顏色很舒服,當時還以為每一家的相機拍起來都是那個樣子。E-300那時讓我最挫折的是暗部對焦、對焦速度、連拍速度、高ISO很囧、還有快門線還要外接把手才有。因此E-3一出來,不顧自己的攝影技巧是否到了該用這柄寶劍的LEVEL,就把她帶回家。

E-3機身真的帥,當初看到概念機就已經下定決心,實機比較沒概念機這麼流線,但是用料與質感都比E-300高滿多的(個人很直觀的覺得其他家的機身造型都很沒個性)。拿在手上很沉(這算是完全沒有偷斤減兩嗎? XD ),加了把手跟鏡頭真的可以練臂力,拿久也就習慣了。


對焦速度終於讓我可以追得上基隆港的黑鳶,我可接受的ISO已經拉高到400,加上防手震的規格,室內或夜間拍攝方便很多,防塵防滴真的很殺,下雨出門照像沒在怕的,外拍時下雨朋友急忙收相機的時候,只有我還是把相機拎在手上。去綠島的時候在船上被海水潑得全濕,下船二話不說就拿起水來洗相機,至今仍印象深刻(對我同事而言 XD )


翻轉式的螢幕真的很方便,拍低角度的景很好構圖,不用貼在地面那麼狼狽。

這是各品牌單眼的圓桌會議...

E-3是我目前玩過最好的相機,有了她之後有更認真拍照的趨勢,就算E-5上市,E-3仍然是一台很好操的機器,不會為了買E-5出掉她。使用E-3的過程,讓我學習到滿多技巧與知識,因為機身的性能較以往更強,讓我可以做更多的嘗試,這段期間,我覺的作品有較以往進步了(跟自己比)。這條路,本來就是不歸路,雖然不可能永遠不換機身,但現階段而言,她讓我分期分的無怨無尤呀...

天涯海角還要一起走下去喔...我的小老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