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

曾經拿全幅的請推坑E-M1


DannyHwang wrote:
真正會令人感動的其實...(恕刪)


你好像認為追求畫質就不能或拍不出感動的相片?

一是你認為em1的性能遠超一般FF單反?

為什麼那樣極端的2分法思維?

我的確是90%時間用最低的iso原生值拍,dslr 是,epl5亦然。在我家的顯示屏看有多大分別,的確表達不到,但你說我分別不大?我只好無言
inslight wrote:
你好像認為追求畫質就不能或拍不出感動的相片?

一是你認為em1的性能遠超一般FF單反?

為什麼那樣極端的2分法思維?


你可能得花時間把整串落落長的留言看完, 再花時間消化吸收, 然後再來決定你問的問題是不是問對人了?

我是不想為這種事辯解, 就像人家說的, 不需要向人解釋自己, 喜歡你的不需要, 不喜歡你的說了他也不信!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DannyHwang wrote:
全幅雖也有大光圈手動鏡可用, 但因為快門機構較大, 目前看到的case都是需要不低的快門速度才能不震動, 那已經不是人震的問題. 看A7R, 一般說法都是得用焦段兩倍倒數的快門速度才OK. m43就算我用沒機身防手震的GX1, Nokton 25mm/f0.95, 1/20秒也是非常安全的(大部分時1/10秒也有五成以上的成功率).


A7r 的確會讓人體驗到每張照片都怕震的那種驚悚感。
雖然他的動態範圍真的很廣,拉起 LR 來成就感一流,
色彩綿密到正負 1.5EV 都還很有料....

但 100% 開下去看,每次都懷疑有動到一點點,所以都是三連拍在照。

可是反過來想,不要把這 36MP 當主要用途...
縮圖下來印照片或放網上分享時,這些微震根本就「不存在」。
而那些沒有微震到的照片,張張都是 bonus 中獎。
突然間 A7r 就變的很有用了,而且是他獨有的有用方式。
(更別說少了那個反光鏡,已經比 D800 少個大震央....要知足惜福!)


而 E-M1 ,或許極端情形下不如全幅,
但對方在跟微震搏鬥時,你好整以暇的加一兩級光圈、後有防手震給你靠,
雙重保險下去,造就另一種全幅機做不到的玩法。
這就是跳脫片幅思維,隨兵器變化招式的人,才有的優勢。



小離題:

我沒有活在 135 片幅打敗 120 ,全面吃透透的時代。
但我相信我們只是在重覆那段歷史。
135 那時何嘗不會被中大片幅譏諷細節少?
但長期下來就會發現,雙方事實上都是成熟的攝影系統。
各有強項和罩門,只有使用需求問題而已。

到今天為止 135FF 還是不敢去跟數位機背嗆聲畫質,
但機背用者也知道不要來 FF 這邊亂咬。互敬互重。

m43 眾和 FF 眾互幹時,很多時候只是在做和以前一樣的事,
而 01 上有越來越多人已經跳離片幅思維,堪稱幸事!
-= 散仙 =-
雖然我之前只提供了個人的猜測,不過意外發現,玩很大的Lloyd Chambers也相同看法。




//以下為隨便翻
單純看那些在白天白平衡下精準控制的固定圖例,可能會導致某人覺得E-M5有很好的雜訊控制。
但是實際多拍點實際場景並且跟Sony RX100這樣的新相機作比較後,我認為E-M5的感光元件技術距離此時的工藝來講沒輸個兩年也有個一年,實際上他就只能是個iso200的相機,並且根據主體的色彩及光線的狀況看來,他甚至在iso200都有不能接受的雜訊。
//隨便翻完

雖然他這樣說,不過Em1出來他還是買了。
我覺得有些兄台過份激動了,愛之深才需要責之切,這樣的表現確實不是我要的,所以我還沒換新,至於問問題的,或者來這串討論看的人,就是希望得到更完整的資訊吧
其實你們真的可以買台sony rx100看看低iso會不會有類似的暗部雜訊,對我來講,把D7000的sensor切成m43的大小後,特性還是我要的,而5DIII的sensor就算保持原樣也不是我偏好的,如此而已。
fake802 wrote:
雖然我之前只提供了個...(恕刪)


Lloyd Chambers的後製幅度常常都很大(當然一部分是為了測試器材的極限)
不只大幅度拉曝光,為了把細節都逼出來也會強力銳化
差異性自然就被強調出來了

對後製幅度低甚至JPG直出的使用者來說,廠商所設定出來的影像風格/品質都還更重要得多

我覺得他買器材一部分是為了測試,不見得是他真的覺得值得買
他常常在罵Leica M,不過也是買得挺齊全的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來辦一個 用 EM1 的網聚好了

我會帶上 A7R XM1 EM1 及筆電現場拍, 大家交流.

不知有人要參加嗎?

地點 淡水 星巴克
星期天 PM 2:00
剛剛 又 試了一下發現, 只要用上色彩創作工具 則其他白平衡會不能調

也就是色彩創作工具無法跟其他白平衡色溫選項一起用....

富士 的XM1 可以 SONY RX1  A7R 也行...


差在哪,我想是靈活性吧..... 我在SONY  A7R RX1 裡可以調準確的自訂色溫2700, 然後往右鍵一按進入白平衡偏移狀態,所以可以藍中帶紅 藍中帶綠 藍中帶黃....
這點 EM1 好像無法做到... 還是有方法呢?
我在想...拍出有色階問題的會否機內的JEPG沒有設定好..因為預設是NF..需要自己設定到最好的SF(Super fine) jepg...
只是猜想..因為我用em-1 SF..沒有出現過色階的JEPG問題.. 另外A7R 3600像素的SENSOR能拋離EM-1是肯定的.不需要比較.
EM-1優勢是對焦.鏡群優勢(包括大光圈數量)及防手震... 至於A7..我只能說我用過後完全不會拍JEPG.原因是ISO1000開始就有嚴重的塗抹感...ISO6400簡直有油畫化問題. 當然拍RAW完全沒問題.
我換回EM-1最主要的原因是A7的暗位對焦真的沒很好,很多情況就是一直拉風箱. 而且那個EVF在暗的環境會跑出大量雜訊,想手動也難..相反EM-1比較沒有這個問題
同意 樓上所言喔

那是我第一晚拿回來時拍的, 都沒正確設定....

這兩天 越拍越爽....................


竟然 睡覺把它放在枕邊...邊摸邊睡.... 這叫 愛不釋手


這狀況只有第一次拿到canon 1ds時, 做過一樣的動作......


那種感覺又回來了!



EM1 真的是個好機子.....當你搞清楚那些設定後
l111210 wrote:
動態範圍是差不多,
不過畫面純淨度、階調細緻度、色階寬容度還是有段距離……

這些差距加起來,總體的視覺呈現還是有落差


一看到在#370樓有人用D700和O家相機來比較, 眼淚都快掉下來了, 當然這是相差了幾年的產品.反過來想, EM1如果拿到那個年代, 也不過才差個幾年, 不知會被受禮遇到什麼地步? 可是放在2014呢? 有些人就比較瞧不起了. 我的重點是, 人好像愈來愈不滿足, 照這樣下去大概也不會有滿足的一天. 我的要求不高, 可是也買了EM1, 不過那是為了要補某些場合E30/EPL1的不足 (可以請看我運動版的說明), 希望大家都真的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 好好地拿手上的相機來拍照, 另外也請不要忘記洗幾張出來看看就會知道我要說什麼.

關於D700和EM1的比較, 請1111210用另一個角度看一看, 你的那些圖都是以ISO當X軸,在很多情況大家都建議EM1可以把ISO降低二級和加大二級光圈來補償, 因此你可以用差二級ISO的數值再去看看這些圖, 結果也許就會不太相同了.
  • 4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