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3

EPL1大家一起蓋大樓唷^^

樓上 我一直對Macro的倍數好奇
算出來等於135mm的兩倍是怎麼算出來的
50mm*2等效焦段100mm
倍數0.5是怎麼出來的
butterdada wrote:
Carl Zeiss...(恕刪)


哪家醫院這麼屌啊~
地板這麼高檔

還有照片裡的這個人,我好像認識耶^^"

希望我沒認錯人^^"

教官好^^"

你沒看錯
yes
涂教官大炳

還能有哪間醫院 當然是大愛醫院喽
少了望遠端的鏡頭,所以想增加個小望遠鏡頭,
但新出的MZD14-150覺得太貴買不下手,轉而改去買了MMF2+ZD40-150組合,
這樣等於ZD40-150用不到4000的價格入手,(MZD14-150的1/6不到)
目前M4/3鏡有MZD9-18,P家20 1.7,現再加上40-150應該夠用了,(出門一機三鏡)
MMF2還可以轉接原有的4/3鏡頭(12-60,50,50-200)....

E-PL1+MMF2+ZD40-150試拍.....






橫幅畫面裁成直幅...


回家看電腦後才發現有隻小螳螂在畫面中....橫幅畫面裁成直幅


kennywoochiu wrote:
樓上 我一直對Mac...(恕刪)


那是官方公布的規格,至於怎麼算的就不曉得了
olympus marco就兩隻
1. ZD35 F3.5 1:1 放大率,等效135MM就是2倍了 焦段:70MM
2. ZD50 F2 1:2 放大率 , 等效135MM就是1倍了 焦段: 100MM

m4/3的marco鏡 就 panasonic-Leica 45 F2.8 1:1 放大率!!
dieselkai wrote:
那是官方公布的規格,至於怎麼算的就不曉得了
olympus marco就兩隻
1. ZD35 F3.5 1:1 放大率,等效135MM就是2倍了 焦段:70MM
2. ZD50 F2 1:2 放大率 , 等效135MM就是1倍了 焦段: 100MM

m4/3的marco鏡 就 panasonic-Leica 45 F2.8 1:1 放大率!!

放大倍率的算法是
假如被攝物體實際長度是一公分,經過鏡頭投射到底片/感光元件之後的影像長度如果也是一公分的話
這顆鏡頭的放大倍率就是1:1
如果影像長度變成0.5公分,放大倍率減半
由於4/3的感應元件片幅長度為35片幅的一半,因此投射到4/3的影像視野寬度只有到35片幅的一半
因此同樣的鏡頭實際焦段(如都是50mm macro),會讓人覺得4/3拍出來的倍率比35片幅大一倍,因此才會有所謂的ZD 50mm macro的"等效"放大倍率為1:1的說法
不知道該怎麼形容 拍出來的感覺跟普通DC 差不多

功能這麼強大 畫質卻....白天拍 感覺普通沒立體感
晚上拍 高雜訊 對焦偏差大

外型強大 裝備一流 心臟卻不太夠力
威爾斯伯 wrote:
不知道該怎麼形容 拍...(恕刪)


你有O機嗎?

夜曝純淨度本來就是這一代O機的弱項 (原生ISO又是200)

至於白天畫質 這個不予置評了 我想這個部份主觀成份居多 O計向來在展現清透 通透感很厲害

說沒有立體感 這個我是感覺滿奇怪的
哈瞜大家好!!我剛買epl1的新手~還在努力學習拍照中

呵呵拍了今天早上的窗外風景順便加上我的美勞










還有請教一下,這算是大家在說的O記藍嗎?!

威爾斯伯 wrote:
不知道該怎麼形容 拍出來的感覺跟普通DC 差不多

功能這麼強大 畫質卻....白天拍 感覺普通沒立體感
晚上拍 高雜訊 對焦偏差大

外型強大 裝備一流 心臟卻不太夠力


對啊 我也覺得畫質不好 像DC拍的~

不過 我分不太出來什麼是DC 什麼是DSLR拍的呢?

我也有EPL-1

贊助兩張照片

寄件者 EPL-1


寄件者 EPL-1
http://www.wretch.cc/blog/newagefanlee
  • 15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