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M 4/3 還是大有可為

Wahaha214 wrote:
其實超廣角沒有2.8...(恕刪)


我也不是沒想過帶FF
但預算真的不想拉那麼高

收到23000也沒辦法因為接近出國日期
畢竟便宜二手可遇不可求
蝦皮還有開28000的...
現在臉書跟PTT也是有人在徵這顆
先收下來比較安心

超廣的話是想說要拍極光還是要有2.8
目前也是在想要不要再補一顆PANASONIC 9MM F1.7

P家跟O家都要開APP紀錄位置
然後再連線相機補地理位置...
真的有點麻煩
最困擾有時候APP根本沒紀錄地理位置....
Wahaha214 wrote:
其實超廣角沒有2.8...(恕刪)


我以前也是背nikon 80-200 f2.8 出國玩 現在年紀大了 揹不動了 帶12-100 出國剛好 畫質還不會差太多
然後 因為OM的穩定系統相當厲害 連三腳架都省了 確實做到一鏡走天涯 要是要打鳥 再帶個 75-300
達到 600MM ,全幅的你要是要涵蓋 24到600, 你要帶多少鏡頭 有多重有多貴??
PIPIKUMA
PIPIKUMA 樓主

大哥 我以前可是背nikon 80-200/f2.8的

2024-02-27 9:50
Wahaha214

我以前是17-40 70-200 F4外加一台攝影機,加起來也不會比小黑輕啊

2024-02-27 11:32
大有可為??還有什麼優勢??
有什麼好吵的~~開個玩笑,大家別生氣~~
套句廣告詞~~小孩子才做選擇,我通通都要~~
退休人士,不是專業玩家,全幅.apsc.m4/3.1吋.潛水相機.........有慾望.有喜歡的,通通買來玩,天天爬山揹一台上山拍照玩樂......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缺點~~沒有十全十美的相機和鏡頭,很多功能根本也用不到.也懶得用,拍的開心.好玩就好...
大家忘了01精神就是喜歡通通入手~~~別吵了啦~~
flody

P家本來打算留著,最後還是送人了

2024-02-26 19:48
Wahaha214

我有時出門是M43和GOPRO外加POCKET 3同時出動

2024-02-26 21:41
Wahaha214 wrote:
反而是O的鏡頭越賣越貴,那顆9-18據說鏡筒容易掛排線容易斷,還好我是買松下7-14,不過前面那顆大眼睛很難顧


和賺長焦不同
廣角段M43佔不了優勢甚至劣勢
唯卓20 2.8不用4000
副廠變焦也就20000
aliao

理論上是,實際上?

2024-02-27 16:46
flody

"實際上"

2024-02-27 20:25
其實你要說OM的防震厲害,要說是也是,要說不是也不是,FF對震動很敏感,高畫素更敏感,5DSR就有人被微震搞得很煩,我用FF以前安全快門那套都不能用了,CANON甚至有個設定讓你選擇要低於安全快門還是高於安全快門,我用RF 85選擇P模式,只要許可相機一定讓快門維持在1/200或之上,我的設定是高於安全快門一級。M43片幅小反而容錯率比較高,還有FF機身防震要強必須搭配更大的成像圈,M43只要鏡頭能涵蓋APSC的範圍就搞定

可能很少人有發現,其實機身防震會影響到畫面成像,比較多的結果是中央清楚旁邊糊掉,M43我就發現好幾次(我有大量照片做AB TEST,如果是鏡頭問題會每次發生,或是發生機率很高,但是我遇到的不是這樣,某M43廠商原廠的工程師就告訴我他比較信任機身沒防震的系統,因為少了個變數,但是方便性還是打敗了工程上的事實,應該說所有防震系統都會影響畫質,只是有沒明顯到讓你察覺),甚至因為機身防震拍到畫面有一邊的成像很怪,有點像是用慢速快門拍照然後旋轉相機,但是只有一邊有拖影,我碰到過一次
ROXSOUL wrote:
超廣的話是想說要拍極光還是要有2.8
目前也是在想要不要再補一顆PANASONIC 9MM F1.7


如果你能接受邊緣比較差那是可以,應該說你也沒選擇,除非買手動鏡
ROXSOUL

是阿,不然也只有老蛙能選

2024-02-26 23:14
flody wrote:
和賺長焦不同廣角段M43...(恕刪)


和副廠比有點不公平
flody

副廠很少M43鏡頭,因技術上成本就是省不下多少,難度係數差不多的鏡頭,寧可造成更大成像圈的版本

2024-02-27 10:53
Wahaha214

更小的鏡頭鏡片更難調整,至少我手上M43的光學組裝調整上的問題比FF還多

2024-02-27 11:27
是啊,但不是現在,當若干年後...5年,10年或20年,感光元件技術進步到一般人無法輕易察覺到m4/3和全片幅畫質的差距,就是m4/3大有可為的時候
lml640707

物理上注定不可能。同樣畫素密度FF畫素數量就是m43的四倍。即使相同相素密度下畫質可能相同,但FF資訊量是m43的四倍,在加入取樣數量後,結果肯定不同

2024-02-27 14:08
Wahaha214

不一定,如果FF的SENSOR有M43的MODE切過去就嘿嘿嘿,你以為SENSOR只有一個MODE? 錯了,你用的相機都有好多MODE可以切

2024-02-27 16:13
yellowflood wrote:
感光元件技術進步到一般人無法輕易察覺到m4/3和全片幅畫質的差距,就是m4/3大有可為的時候


很難啦,M43發展10年有了吧,APSC和FF在高ISO雜訊方面到現在也沒啥顯著突破,在這樣的平行進步下我才會說M43很難突破,因為你M43突破了人家APSC和FF也一樣跟著突破不是嗎? 而且廠商會在FF與APSC上多加研發,因為市場比起M43大多了,DJI可以把M43相機搞那麼小弄上空拍機,松下和O跟著搞弄個迷你VLOG機不也是有搞頭? 搞到DJI都比這兩家還厲害,O和P自己要去檢討

POCKET 3只用一吋就賣翻天了,單眼搞不過搞這有雲台的小相機不行嗎??

工業用相機應該也沒搞頭,人家C接環用很久了,鏡頭也多,要更高階應用是用F接環,松下夠聰明在工業上發展M43也是一條路,不過松下沒這樣做,松下也沒DJI那種超小M43相機

反正今天這局面是廠商自己搞出來的,真的玩完了倒楣的還是消費者

松下的L接環如果沒萊卡和SIGMA支持我看也是...................
其實加上過去Olympus的4/3
4/3片幅大概也快20年了

20年看下來,4/3片幅的雜訊及ISO其實大有進步
crane

真的~ 我覺得進步很大,我覺得高ISO雜訊 已經不是太大的問題

2024-02-27 15:55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