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OM1與EM13差距究竟有多大?

我看完最初的介紹文之後
自己也有想過由 EM1.3 升級
但聽朋友的結論是 :
假如沒有拍鳥的需求
你有感的進步就只有介面真的好看了...........
所以我決定繼續快樂地用我的 EM1.3
docliu
docliu 樓主

看起來有同樣想法的不少,這樣的話,二手可能降不下來!哈哈

2022-08-24 9:54
個人是老 O 粉了.
花在 O 家的錢算一算真可觀.
由 4040,E10,E1,E3,E5,EP1,EM5,EM1,EM1 MK2 到新入手的 OM1.
我個人終於有種終於所有的性能都完備了,而這花了近 20 年的時間.

現代數位相機迄今仍不要過求的是:
對焦快,對焦準,連拍準焦度, ISO 純淨度.
直到 EM1 才稍看到領先廠商的尾燈,但還好遠的距離.
用到 EM1 MK2 我 ISO 才敢用到 1200,
而對焦仍偶會脫焦與迷焦.

OM1 將這些全補起來,且技術能力與他廠平坐了.
大 43 鏡在 EM1 有 75% 的戰力,在 EM1 MK2 有 83% ,而在 OM1 上有 95% 的戰力.
當我的 14-35 F2在 OM1 上的對焦是極快且準,可說與 M43原生鏡相當時.真的快哭了.
現拍鳥追焦與鎖定也很好用與先進.
在 ISO 的實戰無論 RAW 或 JPG 都可用到 6400 不是問題時( 實驗室的結果是不好,但實拍是另件事) .
終於這系統對我而言 - 完整了.

缺點,當然有:
動態範圍不夠大,
2000W 畫素的侷限,
自古迄今昂貴的售價,
這些有的可解有的等時間解決.

可惜,這一切來的太慢.
現相機市場幾僅剩高端與婚攝用戶,小廠與小系統很難生存.

希 M43 系統未來仍持續有 OM 與 松下投入資源開發,這才是用戶樂見之事.

但 OM1 所有的質感是退步非常非常多由原 95 分掉到 78 分吧.
無論轉盤/按鈕還有機身觸感全是大退步.
可惜.
咖啡珈琲 wrote:
個人是老 O 粉了.
花在 O 家的錢算一算真可觀.
由 4040,E10,E1,E3,E5,EP1,EM5,EM1,EM1 MK2 到新入手的 OM1.


小弟的第一台數位相機也是C4040,還為它配了原廠握把(閃燈架)及轉接筒、遮光罩,一心想把它當成F100的備用方案,它的畫質及操控介面(選單)也未令我失望,只是存取速度有點慢、對焦當然也只能靜物,但在當時一切都覺正常;至E1大全套購入,發覺在輪胎行想記錄一下胎壁型號可以瞄十幾次不中,就是無法合焦,開始懷疑人生...
O 家的自動對焦一直超弱. 比 ISO 的問題還大.
應是底片機時期後來只做傻瓜機系列,轉入數位又重做單眼系統後,對焦沒找外廠幫忙決定自個搞.
大 43 時期對焦速度普通,準度中上. 直到 M43 好不少,單點對焦還算準, CAF 時就很看天了.
猶記 E-M1 MK2 上市搭配 300F4 ,不少鳥友換這系統,結果太慘烈.
這些直到 OM-1 才解決,花了太久的時間了.

而 O 家的顏色最漂亮的時期就是 E1 ,那個飽和的藍真令人懷念.
咖啡珈琲 wrote:
這些直到 OM-1 才解決,花了太久的時間了.


比松下好了啦,松下的AFC也沒好到哪,不用PDAF先天不足另外還有對焦精度問題
咖啡珈琲

據說 Panasonic 的 S 系列將對焦調的很好. 但暫與 M43 無關. 若 P 家持續投入 M43 資源也許會下放吧…

2022-09-03 22:11
Wahaha214 wrote:
比松下好了啦,松下的AFC...(恕刪)

我覺得 P 社、O 社是半斤八兩~~QQ

看 P 社 S 系列的下一代機身會不會改進吧~~
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_Ob
EM1X的對焦呢?
不知道EM1X和OM1比是怎樣
Wahaha214 wrote:
EM1X的對焦呢?
不知道EM1X和OM1比是怎樣

當然是OM1強
EM1X 2019/01/24發表
OM1 2022年3月4日發表
兩者之間的科技差了快3年

不過對焦無法量化
就算是實驗室的數據也無法反映在實戰
光ISO值網紅的評測
可以說成OM1和EM13的高ISO值差不多
AutoISO值 25600 和 6400 怎麼會差不多
數學程度不好嗎?
附上RAW參考也許每個人的解讀不一樣

我買了只拍鳥
極端的拍攝環境一般人遇不到
拍人應該很簡單
反正我的說法僅供參考

大白鷺如果用EM13拍不好拍
頭和眼的比例太小了
想要眼睛清楚很難
E-M1X有AI鳥眼輔助自動對焦很簡單


E-M1X 也是AI鳥眼自動對焦 快轉到最後鳥飛走可看到對焦到背景
對焦靈敏度應該是0 沒上腳架直接擺在欄杆上拍的


OM1對焦像這樣
一樣是AI鳥眼自動對焦
對焦框大約是九宮格中間那塊
對焦靈敏度應該是0


O家的對焦一般說法和CNS有段差距
但是拍鳥這個框框裡
人可能佔了8成的因素

魚鷹
OLYMPUS OM-D E-M1 Mark III + M.Z.300mm F4.0 PRO + MC-20 手持
1200mm ISO2500 f/9.0 1/3200 無裁切


這張相片沒用過超長焦鏡頭的人
就算是靜態1200mm找不到鳥
飛行版的1200mm難度可能乘上100倍
還有一個會忽略的地方
一般認為高速快門不需要防手震
如果沒有防手震根本沒辦法固定魚鷹在畫面中
這個組合應該是7級防手震?(7.5?)
另一個重要的條件
這個條件因人而異
就是鏡頭的重量
以我來說手持大概小黑六的重量可控
超過一點點也可以
也就是超長焦的對焦
除了相機本身的對焦能力
相機的防手震
鏡頭的重量
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才有成功的機率

以這種巡弋的動作EM1-X追蹤的時間不能太久
解決的方法就是點放
不要從頭到尾按著快門不放
鳳頭燕鷗
OLYMPUS OM-D E-M1-X + M150-400mm F4.5 TC1.25x IS PRO 手持
756mm ISO250 f/5.0 1/2500秒 無裁切


這種相片EM1-X拍起來很簡單
水花濺起時對焦反應慢了一點點
所以受水花的影響慢半拍
鳳頭燕鷗
OLYMPUS OM-D E-M1-X + M150-400mm F4.5 TC1.25x IS PRO 手持
800mm ISO4000 f/5.0 1/2500秒 無裁切


OM1對焦的反應快
水花的影響很大
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機會拍到
鳳頭燕鷗
OM SYSTEM OM-1 + M.Z.300mm F4.0 PRO + MC-14 手持
840mm ISO1250 f/5.6 1/2500秒 無裁切


這種顏色對比低E-M1X很吃力
蒼燕鷗
OLYMPUS OM-D E-M1-X + M150-400mm F4.5 TC1.25x IS PRO 手持
800mm ISO4000 f/4.5 1/2500秒 無裁切


OM1比較輕鬆點 不過也不好拍
蒼燕鷗 甩水
OM SYSTEM OM-1 + M150-400mm F4.5 TC1.25x IS PRO 手持
800mm ISO1600 f/4.5 1/2500秒 裁切


有空去大稻埕旗艦店玩玩看
也許你的解讀和我不一樣
Wahaha214 wrote:
EM1X的對焦呢?不(恕刪)


沒用過omd其他系列,但是om1對焦速度很快,
實際對焦點比你選擇的匡大,單點實際上應該會對到九點的範圍依此類推,
這算是比較困擾我的地方,畢竟他的邏輯就是對焦在範圍內離相機最近的物體,
比如遠一點拍人偵測頭部會拍到講話的麥克風,臉都是糊的,希望韌體更新能改進一下對焦邏輯
mkwx wrote:
實際對焦點比你選擇的匡大,單點實際上應該會對到九點的範圍依此類推,
這算是比較困擾我的地方,畢竟他的邏輯就是對焦在範圍內離相機最近的物體


EOS RP也是這樣,對焦區域會比框選的大一些
至於會先對焦在近的地方這是正常,CANON的設計邏輯也是,CANON DSLR會先以中央對焦點先做計算,但是只要對焦區域有近的物體會以近的物體優先(用對焦點自動選擇功能時)

至於對焦會對到麥克風,如果是用人眼偵測,那演算法就沒很優化

我只是覺得拿OM1和EM1 III比怎沒拿OM1和EM1X比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