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底片的最佳品質不一定是最低ISO,網上可找找國外測試資訊。有些數位相機的最佳品質可是設在ISO400哦。就像5D MK II的最佳品質是ISO160。
小底片相機的鏡頭的最佳光圈值在設計變焦鏡上往往設在全開的時候,收一兩個光圈後就已經會有繞射干擾。這是宿命。為了畫質沒幾個光圈值能用。我是多年的O牌與C牌雙修者。幾年前就已經完完全全放棄O牌。目前只留著最早的E-1當展示品,還有一台E-M1當作騎重機的隨身機,就算在後箱中擺盪也不會感到可惜。
但,拍每張照片都只執著最佳畫質,會不會有點偏執?個人只有在剛玩攝影時才有這種習慣。好畫質不直接等於好照片。能好好敘述感覺的照片往往需要剛好適合的畫質。高畫質的追求卻常常限縮了創作的範圍呢。
蘇裕峰 wrote:
數位底片的最佳品質不一定是最低ISO,網上可找找國外測試資訊。有些數位相機的最佳品質可是設在ISO400哦。就像5D MK II的最佳品質是ISO160。
這是個好問題

http://www.photonstophotos.net/Charts/PDR.htm
EM1M2 真的是一枝獨秀~
蘇裕峰 wrote:
但,拍每張照片都只執著最佳畫質,會不會有點偏執?
這不是執著於最佳畫質,完全只是偷懶
個人只拍jpg,修圖也只用手機LR
真的執著畫質的話,
直接用全幅定焦拍raw不是更好?
純粹是效率的問題
能夠短時間達到我的需求
指定光圈、適宜快門、最低自動iso
拍完就手機修圖,上傳SNS
繼續之後的工作(行程)
東京到新宿有中央線快速可以坐的時候
誰會考慮山手線?
答案是: 不趕時間的人
急驚風遇上慢郎中
我的情況正是這樣...
A7R3 E1655F2.8G
(捨全幅鏡頭不用,就知道我有多懶)
40mm f2.8 1/30s iso320

流程是
開機 A mode, 檢查相片風格,調整最小快門: 慢
對焦拍照,檢視景深構圖有無手震與合焦,可~
開始邊吃麵邊修圖... 30秒-1分鐘之內完成
如果是EM5M3 1240PRO
景深更深 更適合拍食物
A mode 中長焦最低快門是1/80s
估計iso會到800,O記防手震那麼強,iso 絕對可以壓更低,
M mode 固定光圈 ,調整快門與iso,
只是,等到拍好麵都涼了...
如果是大師,想必在上菜前就會調好iso與快門,
隨著眼前的環境明暗的變動,
內心已有應對的最佳快門與iso
只是吃個麵啊大哥~
ISO很低,心也很累...
我們來看專家怎麼拍比較實際
Shooting with the Olympus OM-D E-M5 Mark III in Sonoma County
低光 A mode f1.8 1/80s iso200 -1.7EV

低光 A mode f2.8 1/60s iso3200 -1.3EV

低光 A mode f2.8 1/60s iso500 -1.3EV

白天人像 A mode f3.2 1/500s iso200 -0.3EV

白天 A mode f5.6 1/80s iso200 -0.7EV

逆光 A mode f6.3 1/250s iso200

蝴蝶 A mode f4 1/4000s iso200 -1.3EV

飛羽 A mode f4.5 1/2000s iso200




感覺就是一路A mode 到底
用-EV來壓iso壓高光
raw檔後期拉亮
所以吃個麵-1.7EV拍
回家開電腦拉raw出圖...
結論
跟個人的直出jpg省能源路線不合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