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選擇困難症 EM1M2 VS Z6

我覺得O家EM1 ii的優勢

大概就是價錢、防手震、跟長焦段後的重量體積

看你原本的鏡頭焦段,大概就是一般街拍與標準焦段

若你還是維持原本的拍攝模式,我覺得選Z6就好

但若你是想嘗試換了O家的感覺,及想用用大光圈的PRO鏡與長焦段

也許可以換換看,對攝影也許會有新的境界跟感覺

跟Z6價差還可以再買鏡頭

但還是回到一句,看你拍攝的主題是甚麼

不過有人說找LX100ii用用看,還真的有點亂入...

interfoldbeer wrote:
開頭這樣下有點不公...(恕刪)


兩台我都有, 算是雙機流. M43用來拍廣角和生態攝影. Z6用來拍一般風景和人像.

看你的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系統. 能帶得出去的相機就是好相機.

M43很符合一般人的使用, 除非對畫質要求非常高, 不然以它的輕便性、鏡頭群和機身特異功能.
很多高階機身未必比它更適合帶出門.
朋友的目的是認識自己, 放下尊嚴, 不要計較, 知足得自在.

interfoldbeer wrote:
開頭這樣下有點不公...(恕刪)


雖然我只有單系統(M43,主力還是P家),目前看到有人從O(EM1,EM1II)跳Z6的,沒人後悔的。
跳A777或許還會有些抱怨(機身操作性,耐候性能,LCD表現不如EM1II),但Z6除了XQD會被拿來講,以及缺少EM1II特異功能之外(搭配12100這類超強雙防,Pro Cap, 深度合成,LC等等),好像沒有什麼可以嫌棄的了,加上您是原N家用戶,想不出不推Z6的理由,除非立場堅定只看O的好吧,否則到時候很容易動搖的。

至於M43的優勢當然還是輕便,以EM1II這種電子性能極強的機種,還能維持這樣的體積很強了,別忘了這台是多久之前的機子。

falco1190 wrote:...要是閃燈跟ISO能力可以改善,我馬上清光N家...

...想說言多必失不小心容易得罪人,所以乾脆刪掉算了...結果還是被falco兄逮到,
那就補充解釋一下吧;

引Joe Edelman的影片的確容易引起誤會,其實我是不太幹”出清”這檔事兒,我片幅是
從大用到小,長期下來實驗性質比較濃厚,除非絕對必要一直想追求更輕便或限制更少
的組合,所以各品牌各種不同的系統往往都是”共存互補”,不斷嘗試在體力負擔不太重
的情況下,如何讓拍攝題材更豐富更不受限制;所以43時代機身太大不大感興趣,後來
是M43無反出現才眼睛一亮,觀望了一段時間才入了第一台M43機身GF2,看也知道是
試水溫的入門產品;之後其他的無反系統也都有陸續入手嘗試;

至於M43的”閃燈系統”...不過就一支便宜的TT350O,這還是因為GX8拿掉內閃不
得已才去買的,後來發現接上Leica T109附的小閃燈竟然可以正常使用,出門大多就
只帶這支,但仍然遠不及GX7彈出式的方便好帶;其實晚上在用,即使內閃幾乎都是降
EV在拍的,拍個10人左右的小團體照完全沒問題!M43的可用ISO當然比不上APS-C
與FF,但是補燈的ISO 800會有多不堪用!?我用的還是非高階的舊機身;

當然,木眼是幸福的,輕巧沒負擔也很幸福,我自己花錢自己高興就好,若是不小心說錯
話惹到了誰...麻煩自動無視吧...在01不推直上FF是很沒水準的,這我自首.

Hermitissimo wrote:
...想說言多必失...(恕刪)


回了文才發現你刪了,理解您不想得罪人的心情,發現小弟反而自己多嘴了。

這邊多得是故意要得罪人的人拉,看文字知道您是謙沖的人,不過大家討論一下交換意見也不是吵架啦。

體力負擔這四個字真是有共鳴的,年紀大背不動一堆鏡頭,對相機的觀感就會完全不同,之前也因重量的問題,遺憾N家把CX整個砍掉。

N有N的長處、O有O的優點,重點在使用者的年紀體力、拍攝主題以及對照片的要求。您的感嘆我十分認同。

zeromicbb wrote:
不過有人說找LX100ii用用看,還真的有點亂入...

怎麼會呢? 街拍、標準焦段、輕便一次滿足

尤其習慣了全幅的淺景深和可用的ISO
這個時間點入手 M4/3 是傻子吧? 除非有長焦運動攝影的需求,或是對於 O 家有不捨的情懷 (我承認我就是 XD)

反正幾年來養了很多套系統,就一點肺腑之言而已

------

題外話

我有婚攝的朋友要出清他的 5D4 換 A7III
我問,為何要換系統? 他說,5D4 重而且可用 ISO 也不高{??},A7III 對焦快又準,轉接 Canon 鏡頭也不慢,他沒理由不換(???)
好吧,我就順便問他要賣多少,正好我也想升級,問了後才知道他開價比全新的 A7III 要多 12K,瞬間我就打退堂鼓了
falco1190 wrote:...發現小弟反而自己多嘴了....

這您客氣了...單純只是看了自己的回文覺得”講了沒X用”,那何必留著礙眼又容易
損到別人,所以只留著資深的外國攝影師當擋箭牌;

其實想想問題的真正癥結在於想要或需要,表面上看起來不一樣,但實際在心理層面上
是很難涇渭分明的;誰沒有好奇心或渴望?無論是 Holy Trinity or Holy Grail,拿實用價值
去分析根本牛頭不對馬嘴, that’s not an issue;

只是要超越需求花更多錢去”敗”...心裡難免還是會有隱晦的道德障礙,所以才需要上來
請其他人幫忙推坑勸敗,最好可以把想要合理化成需要,這樣開下去心中罪惡感會少很多;
通常會拿出來PK的幾乎都是抬轎或陪榜,心裡真正想的都是高規的;

其實,何必呢?假如沒礙到別人又沒拖累家人,想敗就去敗吧,勉強退而求其次還是瞧碗裡
看碗外,魂牽夢縈念念不忘,何苦咧?這十字架別推給其他人去背,自己想要就放手去買吧!
所以現在回想一下,之前回文的確有失當之處,有些網兄只是洞察這種心理狀態,不多囉嗦
順著心意推坑直上FF,或許這樣反而可以省下不少繞路費.
Z6 除了 XQD 外,Z 鏡那個精美的價格才是嚇到我的主因。50/1.8 賣這個價我以為是在買 1.4...

樓主當然可延用 F 鏡,但防手震能力馬上降到 3 軸... 個人是覺得差蠻多的,尤其拍影片...

不過老實說 O 與 N 有個共通點,就是未來不明,至少這兩家趨勢看來都是跌得比別人大,所以我本來就有的系統,我願意繼續用,也願意適度買新機或鏡,但要我重買一個新系統,我真的要考慮許久了...
歡迎來我的 Blog: http://www.masaru-vision.net
看大家的心得分享

那還是一句話解決好了

底大一級壓死人

不要再走回頭路

如果m43真的那麼好

那他怎麼會淪落到小眾品牌呢

一定有他的道理在

市場就是硬道理

艾賽韓德 wrote:
看大家的心得分享那...(恕刪)


底大一級壓死人這句話真的很中肯...
不管是照片還是重量還是價錢

我今年初買了M43
去年爬了一整年+歷年的新手推薦文或是心得文
發現一件事
預算夠的就是直接買全幅沒幾個會問
大多會問的都是預算不多就20~40k上下.甚至更低
也就是kit鏡組的價錢
頂多加顆人像鏡
這價錢不可能買得起全幅就不用討論了

就只剩APSC or M43
M43的kit鏡組大多跟APSC差不了多少
基本上還是寧可選擇APSC
會選M43的大多好像也是選最便宜的GF系列

畢竟都是靠別人推薦的+不想再多花錢升級鏡頭
所以大多沒有後續鏡頭升級的問題
但要是後續有打算升級鏡頭的打算
APSC真的不是很理想
只能往全幅鏡或是價錢接近全幅鏡的方向去買
這時候就顯得M43升級不需要花到太多錢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