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E-M1 in Siem Reap (吳哥窟)

很有味道,覺得那邊是人文的味道重。順帶問問,去越南旅行大致去景點吃特色菜住宿(不是高級飯店咯)大致一人要花多少左右呢,我也好些去玩的。
PS四九零零 wrote:
這感覺我也有...那...(恕刪)

我後來再仔細看了一次文章裡面的照片

想到樓主大多是用12-40拍的,而且看得出來大多拉過曲線了

有沒有可能是12-40這顆的立體感比較沒那麼好呢?

我自己用E-M1+17mm F1.8這顆就算都不拉曲線還是覺得立體感很好

而12-40雖然畫質和色彩都無庸置疑,但怎麼看都覺得好像少了什麼

蓝色海王星 wrote:
總覺得部分照片過曝了...(恕刪)


我測光都是開在ESP,有些地方看起來爆掉是因為現場看就是這樣
參加旅行團的時間太緊湊,常常都沒時間考慮應該要怎麼拍,加上要抓住沒人時間點
只能快拍再說......
所以想盡量保留肉眼看起來的感覺
kasailong wrote:
很有味道,覺得那邊是...(恕刪)


嗯...沒有惡意, 但您是不是搞錯國家了....
吳哥窟 不是越南, 是在柬埔寨喔...

其實可以自由行, 到暹粒當地 再包一個三輪機車含司機,
想去哪就去哪, 待多久就待多久, 很方便.
當地消費非常便宜的.

樓大的照片拍得很棒, 風格小弟很喜歡,
已經加您flickr好友了喔... ^ ^

小弟覺得,
其實拍照的目的如果不是要賣錢, 或者要上雜誌去討好大多數人的口味.
特別是旅拍, 在這個大家都有單眼的時代, 其實單純的留下自己的回憶是最重要的.
按照自己喜歡的感覺去調整就好了, 不用想太多啦,
如果拍照時還要想一堆公式, 遮東遮西, 最後再修到和現場色調整個不同,
那不也成了走味的回憶了嗎.

Mzukio wrote:
我後來再仔細看了一次...(恕刪)



後來找了找 我曾經拍過兩次的景 差了大概四年
一張是E-3拍的
一張是E-M5拍的
雖然視角不同,不知道大家覺得哪一張比較有層次感







第一張是E-3+12-60 ISO100/12mm/F7.1/8秒
第二張是E-M5+17/1.8 ISO200/17mm/F7.1/4秒

高先生 wrote:
後來找了找 我曾經...(恕刪)

個人比較喜歡第2張...
中間水面反射光很明顯
這樣剛好切割了前景和後景

不過感覺色溫影響夜景照片比較大..
E-M5的那張天空看起來比較自然
ee770503 wrote:
個人比較喜歡第2張....(恕刪)


還記得E-M5出沒多久後,在因緣際會之下跟Olympus原廠的人聊過一次
日本人問我在E-M5擁有哪些Olympus的相機
我:C750、E-330、E-3、E-P1、E-P3
後來就問我用的感覺怎麼樣
我說:用起來完全不像Olympus會出的相機
日本人: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說:白平衡太準、高iso雜訊太少、連拍速度太快、防手震強度進步太多(有點忘了到底說了多少),尤其是E-M5的ISO6400等於我用E-3的ISO800
日本人聽完就一直笑......
我覺得這樣一路用過來,科技帶來的進步帶來更高的寬容度與更低的雜訊,所以在光影的處理比以前強太多了....
也許喪失了立體感,但是靠光影處理產生的種效果也別有一番風味不是嗎

然後比較起來 其實我自己更喜歡我刻意調整白平衡處理成冷色調的照片




高先生 wrote:
還記得E-M5出沒多...(恕刪)

白平衡鎢絲燈嗎??

比起燈火輝煌的感覺
我也比較喜歡冷色調的夜景
特別是城市的燈光..有種冷峻感,很棒
或許是調成冷色調後,天空也變藍
跟夜景蠻搭的,所以看起來特別順眼

ee770503 wrote:
白平衡鎢絲燈嗎??
...(恕刪)


是的 就是調成鎢絲燈

然後有人私訊問握機身設定,讓我受寵若驚
如果還有人感興趣的話可以參考一下
基本上我就是不想拍raw才買olympus
所以就是都直出jpg
通常的設定是 對比 彩度+1
曲線 亮暗部 各-3
色彩模式天空多的話選 i-ENHANCE
不然通常放在vivid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