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在E-P5及GX7兩者的交戰下…最後我默默的選擇了…(1021更新)

拿到相機的隔天馬上就帶它上了武嶺,不過那天武嶺是偏溼冷的天氣,要下山時一片雲漂過來整部機身都沾滿水氣,頓時又覺得E-M5的防滴防塵很重要…(可是我在用E-M5一年多來都沒碰到這樣的狀況)

雖然E-P5較小一點,但單手持握的手感其實不輸E-M5多少,因為機身後面一樣有凸一塊可以讓你手指勾住的軟墊,只是E-M5的較尖、E-P5的較平緩,所以真的要單手持握還是E-M5的手感好些。

但較小巧的機身帶來的就是快速抽取的便利性。現在還在研究車載腳架要怎麼安裝會比較好,畢竟買E-P5就是要運用WIFI搖控的功能來進行移動時的多角度拍攝。

但今天有試著嘗試用了WIFI搖控,E-P5的WIFI搖控感覺可靠性不是很高,配上我的NEW ONE當機率還蠻高的…(甚至當到你就算切掉電源開關也關不掉),而且訊號也不強,距離大約3公尺而己影像就LAG到有點收不到訊號的感覺。

而且功能真的只有給你按快門的作用而己

但撇除掉這幾個小缺點,我認為E-P5在機身的性能上是有略微超越E-M5一些,夜間追焦的對焦性能、ISO6400的表現都是可圈可點,真的很難相信4/3系統過去在ISO800之後慘不忍睹的情況,只能說科技的進步真的是飛快的。


-




會喜歡上武嶺主要就是那邊的風景真的很美,看不膩的。


在這邊配上這種天氣騎車真的是人生一大享受

這張就是用WIFI搖控拍的,有這個功能其實多少還是蠻方便的(可以坐在位置上搖控大家的位置)

一起騎向偉大的山道吧


會選擇在下午的時候過去就是想補捉武嶺在日落時的景像


日落之後天天空真的燒的很徹底



而且很明顯的感受到E-P5的防手震又高上了E-M5一些,當然也能更容易的在夜間手持相機用低ISO紀錄

配上25mmF1.4的效果一樣很棒


夜間動態追焦的部份,當天的對焦點忘記設定所以都是中央點對焦,不過成功率一樣很驚人,而且對焦的速度在幾乎全黑的環境下也是很神速。

-

後記:
用到最後,真的還是覺得OLYMPUS的機子比較合我味道啊,尤其是那驚人的防手震。
畢竟我與一般的攝影玩家不同,他們用相機創造充滿藝術感的照片,而我則認為我屬於"紀錄者"的角色,我追求的是更輕易且成功率高的影像紀錄,對我而言能很容易就拍下成功率高的照片才是一部相機能帶給我的核心價值。

雖然WIFI的部份一樣讓我遺憾,但至少E-P5的綜合表現還是讓我很滿意的(少掉了EVF放進包包時也不用擔心那該死的眼罩被弄掉了)

但對一個"影像紀錄者"而言,E-P5絕對是很稱職的一部紀錄機器!
請各位讀者們支持"無視無理取鬧者"運動~簡單的說就是別去理會惡意回文的言論讓它們自動的消失!還給版面

PT-教士 wrote:
拿到相機的隔天馬上就...(恕刪)

羨慕啊....
樓主拍得真好

PT-教士 wrote:
拿到相機的隔天馬上就...(恕刪)


請問樓主~~

E-M5與E-P5兩機比起來,在高ISO1600-6400狀態下,哪一台比較優?

是否有相對的比較照片可以參考?

因為小弟是E-P3使用者,想提升一點夜間手持成功度,以及夜拍畫質

所以想在這兩台中選一台!

感謝

GOGOF wrote:
請問樓主~~E-M5...(恕刪)

E-P5高ISO測試

因為我沒有兩部機子同時拍的照片所以借了DPREVIEW的照片來用。

實際表現E-P5和E-M5其實真的不相上下,但就一般人最常碰到的功能來比較,E-M5有了防滴防塵及觀景窗,而E-P5多了1/8000的快門速度及效果更好的防手震,該怎麼取捨還是要看個人嘍!(尤其目前看很多E-M5的二手價位都比E-P5要低一些)
請各位讀者們支持"無視無理取鬧者"運動~簡單的說就是別去理會惡意回文的言論讓它們自動的消失!還給版面
EM5偏向專業感,EP55則是輕便造型也不差,雖然目前手上有EM5,不過等過陣子EP5又下來之後

應該會想收一台吧,光低ISO跟快門就夠了更不用提納VF-4造型,搭上17/1.8真的不錯看

低ISO爬文是比EM5出色,高ISO似乎差不了多少.
小小題外話

看完文章與討論 總覺得教士未來有機會繼續進攻EM1…

Hsin信 wrote:
小小題外話看完文章與...(恕刪)

噓…(有在想等以後久了撿EM1二手來用…)

不過要入手前至少也要等我買到75mm F1.8之後
請各位讀者們支持"無視無理取鬧者"運動~簡單的說就是別去理會惡意回文的言論讓它們自動的消失!還給版面
昨天車友結婚,對方邀請我去幫忙拍他的結婚迎娶儀式+迎娶。
手頭上只有3顆鏡頭→14mmF2.5 17mmF1.8 25mmF1.4 (沒錯!就是只有三顆標準→小廣角的定焦鏡)
不過還是硬著頭皮上了(因為我不是主攝沒有太大的壓力)

不過也順便驗證一下我對這三顆鏡頭的定位
14mm→輕巧隨身拍用,需要廣角時使用。
17mm→室內帶景記錄用,進入到狹小空間如房間時使用。
25mm→現階段大光圈人像鏡的唯一選擇但在室內或室外都很好用。

過陣子在補一管55mmF1.8及明年的終極目標75mmF1.7吧

-

E-P5在婚攝使用,因為今天的婚攝環境沒有複雜燈光,最多就是微光環境。在沒有輸出大圖的壓力下有些照片甚至是開到ISO6400(誤觸?)都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因為太專心在跟拍所以沒有注意到ISO的狀況。

但我平常都會預設2個模式去快速切換,一個模式是平常拍攝用,ISO固定在200,而必要時採用自動ISO的上限也設在ISO3200的堪用值內;另一組則是機動拍攝用,採自動ISO上限為6400,C-AF對焦及連拍…

就用這2組設定視狀況去切換還蠻順手的(以前用E-M5時養出來的習慣)。而鏡頭的選擇就是以自己預設好的模式下去切換(雖然有時候真的換鏡頭換的蠻趕的),但很高興的是三顆鏡頭都有發揮到的空間,也蠻欣慰(?)的,因為很怕自己買了17mm會不常用。

以下分享一些今天拍的圖,人物的部份因為礙於新娘要求所以沒有放上新娘照。











































-
(內容車牌皆後製過,某些有動態效果的照片則是有PS過)

-

拍起來幾個比較大的感想:
對焦的部份:E-P5的在反差大或光線夠的環境下速度很猛沒錯,但碰上白婚紗禮服有時候還是會遲疑個0.幾秒有點可惜,但還在可接受範圍。

可用ISO部份:如果沒有要製作大圖的話其實高ISO的表現己經很不錯了。

直出色調:這點是是我一直離不開O記的原因,感覺E-P5對色彩的詮釋又比E-M5在討喜一點?雖然都是同片CMOS拍出來的,但E-M5直出的JPEG有時候還是要自己在PS裡面調整一下曲線才能有自己想要的感覺,但E-P5卻在大部份照片的表現都能讓我很安心的直接使用而不用調整(單純個人口味問題)

景深問題:玩過朋友的5DⅢ+135L F2+35mmF1.4,說真的那種迷人的景深真的很難讓人忘掉,但就是太大又太重。而M43系統的景深先天就是比別人深,也許很難在某些照片用景深去製造氣氛,但在人物合照時深景深反而讓人不用太擔心景深過淺造成的人物失焦的情況,一來一往也算是功過相抵啦!

總結:
M43的機器就是被我定義成"記錄的利器",在今天算是有小小的使用到一下,真的不錯。
正如我正文所提的,我需要的是能輕易成功記錄下畫面的機器,E-P5在這點可以算的上是稱職的。

而景深深雖然真的很討厭(想玩景深時沒辦法輕易玩),但同時也增大了盲拍下的成功率,因為不用擔心快速記錄的時候突然因為景深太淺而讓背景糊掉或對焦點一個沒設定好就脫焦,簡單的說就是對焦點的容錯率提高了,這也大大的增加記錄成功率。


之後就會開始著手製作車載腳架要來活用E-P5那有點半殘的WIFI拍照功能,屆時在與各位分享這幾乎被人遺忘的功能使用心得吧
請各位讀者們支持"無視無理取鬧者"運動~簡單的說就是別去理會惡意回文的言論讓它們自動的消失!還給版面

PT-教士 wrote:
昨天車友結婚,對方邀...(恕刪)


多謝分享!!! 對我將來的採購很有參考價值~~~~
O家的顏色個人覺得對比比較強烈濃厚(跟C家相比)~~~相當有戲劇性~~~
不過有各問題想請教
您分享的圖(武嶺跟婚攝)不少都有點糊糊類似手振的感覺?
不知是否因為是01圖床??還是其他原因?? 可否請您比對一下原圖?? 感謝!!!
另外E-P5手持會不會累啊? 我拿E-P1覺得小拇指沒得靠蠻難久拍的~~~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