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y2729 wrote:
會想用E-Px系列接...(恕刪)
餅乾鏡也沒有防震的
不過好像也不太需要防手震
不過O家的機身防震
我覺得只有在短焦距下比較有用
長焦段下,管你E-Px多優異的幾級防手震
也無用武之地啊....
也許還是要像P家那樣鏡身防手震
才會有良好的長焦防手震效果
好比O家原廠14-42的42端
光圈只剩5.6,防手震開了也幫助不大
室內光源,ISO800內真的相當難拍
光源更差一點的室內
連14端的3.5都不見得好拍
說真的14-42用於室內等低光場所
我完全感受不到防手震帶來的效益
甚至讓我一度懷疑,是不是買到無防手震的瑕疵品
因為原廠宣稱的幾級防手震與實際上的效益
是與想像中有不少差距的
不曉得有沒有人用過P家14-45的鏡身防手震
會不會比O家的14-42+機身防手震容易使用呢?
有時候看到有人說望遠老鏡接上O家機身
可以獲得幾級的快門補償
這是真的嗎?還是純屬推斷而已?
說真的,我覺得O家的機身防手震
開與不開感覺並不會差異太大
有時開了IS反而快門時間變更長
結果反而還是震了
是我的機身該檢修了?
還是本來機身防手震的性能就是如此?
E-P1 ISO800下
無IS,本人手持快門極限約在1/15秒
但比1/15秒更慢的快門
就算開了IS也幫不了我了...
這就是我在14-42上遇到的狀況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餅乾鏡也沒有防震的不...(恕刪)
幾級的快門補償這說法其實很籠統,
dpreview之前對於DC的評測也有防手震這一項,
例如:http://www.dpreview.com/reviews/canong9/page8.asp
像這樣子固定焦長和快門這兩個變數,
來比較防手震on or off在各快門速度下的成功率,
應該是比較客觀的方式。
鏡身防手震比機身防手震來得有效,
確實是有此一說,照理說量身打造的要比泛用性的裝置來得強才對,
印象中也有人做過相關測試,有興趣可以找找看。
開了IS應該不會影響快門時間吧,
應該是快門時滯變長造成的感覺。
長焦段對安全快門的要求本來就比較嚴苛,
偏偏一般變焦鏡望遠端的光圈都很小,
對手震的影響根本是雪上加霜,
狀況允許的話還是盡量用腳變焦吧。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不曉得有沒有人用過P家14-45的鏡身防手震
會不會比O家的14-42+機身防手震容易使用呢?
...(恕刪)
自己試過GH-1配14-140的防手震真的很強,以140端,對焦點超過3米以上到8米快門數1/10秒成功率幾乎100%(但不防人震)
相同條件下,若快門數1/2秒成功率則為50%
以上的經驗P家的鏡頭防震真是強大
而O家的機身防震重以mzd14-150鏡頭測試,不管是多少的焦段,快門數1/30秒的成功率也只達9成
1/15秒的成功率則為5成,明顯輸了P家的鏡頭防手震,以接老鏡來說有幫助是真的,但是P家機身不防震1/30秒以下就不想拍了
O家的防手震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已相同的操作而言很難達到100%成功而是以機率呈現,所以一旦啟動防手振,自己通常會仔細檢查,或拍兩張以上,以求安全
最後不管是哪一家的防手振,拍照的習慣與拿相機的姿勢還是最重要的,因為看過吉姆林大大所用的相機測評篇,大大所展現的成功率更是在小弟之上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