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ustiH wrote:我也想到以前用OVF...(恕刪) 可惜這顆For 43的已經停產了,我手上這顆也是費了好一番波折才弄到新品的。在E-3對焦速度還不錯,拍1:1微距個人覺得MF加上移動身體會比AF快很多,所以機身越輕越好,搭EP-3加上RC FL-50R 補光實在不錯用,閃燈捕下去銳利度跟立體感會再往上拉起來,難怪生態老前輩都猛推閃燈....
hanklife wrote:多謝eulerche...(恕刪) 小弟拍生態還很嫩,從買這顆105 Macro開始拍還沒滿月.....以前有35F3.5 & 50F2.0的時候因為焦段問題,需要太貼目標很難拍攝,所以只能看看世界初的毒照....50 F2拍拍商攝很不錯,很容易把商品瑕疵拍出來....(照妖鏡)Sigma 105這顆成像品質也很不賴,價格又漂亮,還好在斷貨前有收到一顆新品(呼)不然就要買For Canon的來MF了(反正現在這顆也是在玩MF.......)E-P3 AF上的提升每篇開盒文都看得到,但是E-P3除了AF這個亮點外,在MF操作上也衍生了不一樣的玩法。在MF時他會放大輔助對焦,這點大家都知道,E-P3多了觸碰對焦,在MF模式下,觸碰對焦會變成只有按快門的能力,我在MF拍昆蟲時,會一直很專注在對將焦平面移至我要的物體上,這時候拇指摸一下螢幕就完成拍攝了,這樣的震動幅度會比按下快門時的機身晃動小。螢幕的即時預覽讓我可以很容易知道光圈縮的夠不夠,景深夠不夠深了,對於新手的我,光是搞定小蟲的對焦已經夠頭大了,還要顧一堆設定值,這次我覺得E-P3的輔助能力比之前的E-PL2好,E-P3的所見即所的的實力比之前的M43 O機都強。